吳友棟+查俊暉+劉田田+吳儲章+郭鎂鎂+歐陽勛
摘 要:為探索德國拜耳公司生產(chǎn)的殺菌劑桶混配方組合送嫁藥對水稻早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持效期,2016年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開展了田間藥效對比試驗,結果表明:40%嘧霉胺(施佳樂)+70%丙森鋅(安泰生)(843.75+281.25)g、mL/hm2組合、40%嘧霉胺(施佳樂)+ 肟菌酯 50WG(600+200)g、mL/hm2組合和肟菌酯·戊唑醇(拿敵穩(wěn))75%WG 225g/hm2處理,藥后30~40d防效保持在71.3%~89.69%。
關鍵詞:水稻;送嫁藥;病害;防效試驗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1-0058-02
1 試驗目的
通過試驗,明確70%丙森鋅(安泰生)和40%嘧霉胺(施佳樂)桶混配方組合送嫁藥對水稻早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持效期,以及對水稻的安全性及生長等的影響,為該產(chǎn)品的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2 試驗條件
2.1 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的選擇 試驗對象為水稻紋枯?。≧ice Sheath Blight)。作物為當?shù)刂髟酝淼荆贩N為深優(yōu)9566,全生育期117d,江西科源種業(yè)有限公司市售產(chǎn)品。該品種中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高感褐飛虱。
2.2 環(huán)境條件 試驗設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立新鄉(xiāng)中村村龍世欽家水稻田中進行。試驗田水稻于2016年6月23日播種,7月18日移栽,移栽密度18cm×21cm,折264 675蔸/hm2。移栽前每hm2施45%復合肥(江蘇中東化肥公司市售產(chǎn)品)300kg作底肥,7月25日每hm2施尿素(四川美豐化工市售產(chǎn)品)30kg作返青肥,8月20日每hm2施46%尿素150kg加45%復合肥225kg(廠家同上)作追肥。試驗全程只用殺蟲劑殺蟲,未用殺菌劑殺菌。各試驗小區(qū)的栽培及肥水管理等條件均一致,且符合當?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實踐。
3 試驗設計和安排
3.1 藥劑
3.1.1 供試藥劑和品種 40%嘧霉胺(施佳樂),70%丙森鋅(安泰生),肟菌酯50WG,肟菌酯·戊唑醇(拿敵穩(wěn))75%WG、三環(huán)唑(稻艷)75%WP、戊唑醇(好力克)43%SC由拜耳作物科學公司提供。
3.1.2 藥劑用量與編號 詳見表1。
3.2 小區(qū)安排 小區(qū)面積33m2,3次重復。
3.3 施藥方法
3.3.1 使用方法 采用二次稀釋法配藥,即先將藥劑加少量清水配制成母液,充分搖勻,再按所需濃度加清水配成藥液;然后采用噴霧法對水稻全株進行均勻噴霧施藥。
3.3.2 施藥器械 3WBD-16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工作壓力0.15~0.4MP,噴頭為單個空心圓錐噴頭,噴孔直徑1.3mm,流量0.65~0.88L/mim,臺州市路橋福達噴霧器廠市售產(chǎn)品。
3.3.3 施藥時間和次數(shù) 各處理于水稻移栽前3d(7月15日)施1次藥,共施1次藥。
3.3.4 使用容量 每hm2用藥液量450L。
3.3.5 防治其他病蟲害的藥劑資料 試驗從播種至收割未施用其他殺菌劑防治病害,殺蟲劑施用按當?shù)厣a(chǎn)習慣由農(nóng)戶在當?shù)刈再?,共施?次:第1次為移栽后16d(8月3日)每hm2施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九江市昌九農(nóng)化科技有限公司市售產(chǎn)品)300mL加80%烯啶·吡蚜酮(北京燕化永樂農(nóng)藥有限公司市售產(chǎn)品)300g噴霧防治四代稻縱卷葉螟與稻飛虱,第2次為破口抽穗期(9月6日)每hm2施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450mL加80%烯啶·吡蚜酮(廠家同上)450g噴霧防治三代二化螟與稻飛虱。
4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4.1 氣象及土壤資料
4.1.1 氣象資料 施藥當天(7月15日)天氣為陰,微風,氣溫24.5~34.6℃;試驗期間多數(shù)為晴好天氣,氣溫24.1~38.9℃,雨水偏少,局部地區(qū)出現(xiàn)干旱災情。
4.1.2 土壤資料 試驗地為壤土,pH值5.3,有機質含量豐富,肥力水平較高,排灌方便,近年來實行“稻-稻-閑”耕種制度,田間化學除草,于移栽后7d每hm2撒施25%芐·乙WP(浙江美豐集團市售產(chǎn)品)375g,田間雜草較少。
4.2 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shù)
4.2.1 調查時間和次數(shù) 田間調查共3次,分別在藥后30d(8月14日),藥后40d(8月24日)和藥后50d(9月3日),記錄紋枯病發(fā)生程度。
4.2.2 調查方法 采用5點取樣法調查,每點定5叢,每處理共調查25叢水稻,統(tǒng)計水稻紋枯病病情指數(shù),計算防治效果。分級標準如下:0級:全株無??;1級:第四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ㄒ皂斎~為第一片葉);3級:第三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病;5級:第二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7級:劍葉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級:全株發(fā)病,提早枯死。
4.2.3 藥效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4.3 產(chǎn)品的質量和產(chǎn)量 試驗區(qū)10月31日收割,各處理分別收割、驗產(chǎn)(濕重),每處理隨機抽取10叢稻株進行考種,調查有效穗、實粒數(shù)、結實率和千粒重。
4.4 對作物及其他生物的直接影響 試驗期間觀察,試驗藥劑各劑量處理區(qū)對水稻及其他生物的藥害情況。
5 結果與分析
5.1 送嫁藥防治水稻紋枯病效果 由表2可知,不同配方處理的防效從高至低排列依次為處理5、處理7、處理10、處理4、處理3、處理6、處理8、處理2和處理9,以40%嘧霉胺(施佳樂)+70%丙森鋅(安泰生)(843.75+281.25)g、mL/hm2(處理5)防治效果最佳,40%嘧霉胺(施佳樂)+肟菌酯50WG(600+200)g、mL/hm2(處理7)防效次之,三環(huán)唑(稻艷)75%WP處理9防效最差。處理5藥后30d、40d、50d防效分別為89.69%、72.49%和49.25%,其40d和50d防效較30d防效分別下降了17.2和40.44個百分點,其他藥劑處理也出現(xiàn)了相同情況,說明上述藥劑對紋枯病的防效持效期達到了30~40d,超過40d防效快速下降。
5.2 送嫁藥對水稻病害田間藥效試驗產(chǎn)量分析 由表3可知,不同配方處理產(chǎn)量按高至低排列依次為處理5、處理7、處理10、處理4、處理3、處理6、處理8、處理2和處理9,分別較CK對照區(qū)增產(chǎn)37.79%、35.82%、31.35%、29.64%、28.48%、27.96%、25.55%、24.96%、11.65%,增產(chǎn)幅度均達極顯著水平。通過對各個產(chǎn)量形成指標進行分析,各處理對有效穗、每穗粒數(shù)及千粒重等指標均無明顯影響,其增產(chǎn)途徑主要是通過提高水稻結實率來實現(xiàn)。
5.3 安全性分析 該試驗各藥劑處理水稻生長安全,對天敵及有益生物未見明顯不良影響,并且對其他病蟲草等的影響不明顯。
6 結論
使用時,從防效上考慮,送嫁藥防治水稻病害建議每hm2使用40%嘧霉胺(施佳樂)+70%丙森鋅(安泰生)(843.75+281.25)g、mL/hm2、40%嘧霉胺(施佳樂)+ 肟菌酯 50WG(600+200)g、mL/hm2和肟菌酯·戊唑醇(拿敵穩(wěn))75%WG 225g/hm2處理,兌水450kg/hm2,于水稻移栽前3d噴霧,可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