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鶴玲
(浙江省平陽縣鰲江中學,浙江溫州 325400)
在物理新課標中,怎樣提高物理解題能力成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物理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實際,為促進學生自身發(fā)展,并為更好地培養(yǎng)物理人才提供更多的幫助。由于學生在物理解題中對物理基本概念的掌握與運用起來比較困難,所以怎樣培養(yǎng)和提升高中生物理解題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高中物理教學的當務之急。
物理的解題需要準確地掌握和運用物理概念和定義,學會運用一定的概念和定義去解題。因而,準確地掌握高中物理概念和定義,是提高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的基礎(chǔ)。如果不能準確地把握物理概念和有關(guān)的定義,就不可能正確解題。在教學中,應該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實現(xiàn)對學生全面物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例如力學中的位移、速度、質(zhì)量、能量以及功、力等概念都是解題的依據(jù)。在電學的內(nèi)容學習中,就要準確理解電磁學的基本要素。對這些概念認真研究與分析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基礎(chǔ),能夠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這些概念才能夠在解決物理習題時做到快速、準確。因此,讓學生對這些基本的概念深入研究與分析,使之在腦海中有著深刻的印象是培養(yǎng)和提高物理解題能力的關(guān)鍵。
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對于定義與規(guī)律之間的聯(lián)系要著重講授,把物理課本中涉及的規(guī)律、概念采用實現(xiàn)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印象。在解物理習題時就能夠準確找到題目的核心。例如:在電磁學題目中加入力學知識的內(nèi)容,習題的難度就會加大,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就要求學生學會利用已知概念去分析題意,找出解題要求。以電磁學施加給小球一個力,通過這個力使小球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小球撞擊另一個小球,使力傳導。這樣的題目解題首先要求學生對于電磁學基礎(chǔ)知識、公式熟練掌握,同時要求對力學知識的應用有一定的能力,學會運用綜合知識去綜合思考。
學會審題,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要求,是正確解題的第一步。要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就要引導學生學會審題方法,看清楚題目的要求。審題就是對題目中的各個條件進行認真分析,這是正確解出物理題目的關(guān)鍵,也是解題的第一個步驟,假如審題不認真,則題目答案就很難保證準確。在審題的過程中要把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與我們?nèi)粘Un堂中學到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銜接,在解答物理題目時首先要明確本題的關(guān)鍵與物理基本知識點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從而找到適合解題的公式、規(guī)律等等。一般情況下物理題目都是對物理規(guī)律的描述,學生要通過審題明確相關(guān)物理規(guī)律與物理量。在解題過程中,對物理相關(guān)概念、定義的分析是對物理規(guī)律所涉及的問題、現(xiàn)象的研究,物理題目就是在一定物理條件下,分析與變化的結(jié)果。所以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通過認真分析題目中給出的各個條件,找出個物理量,構(gòu)建物理模型,從而明確解題公式,才能夠準確、快速地得出最終答案。
我們在審題的過程中,腦海中不自覺地會呈現(xiàn)出相關(guān)的物理情景,這是解題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審題過程中當對題意理解模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深挖題意信息明確題目意思,從而構(gòu)建完整的物理圖像來幫助學生解題。通過畫圖,把物理情景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有助于正確分析、解決物理難題。
高中物理的解題方法很多,要根據(jù)不同的習題運用不同的解題方法,但從一般的解題過程來看,主要有如下幾種方法:
1.學會選擇物理公式和物理規(guī)律
基本上每一個物理題目都會涉及相關(guān)的物理公式,考查學生對物理公式以及適用條件的掌握程度。因此熟練掌握并運用物理公式、物理規(guī)律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巧妙利用題目給出的相關(guān)條件并與物理公式有效結(jié)合起來,在解題物理題目時能夠做到游刃有余。例如,在力的分解的習題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利用已經(jīng)學習過的物理公式和物理規(guī)律去解答物理相關(guān)習題。在學生解力的分解的習題中,必須要求學生首先學會力的正交分解法。在實際中,由于力的方向不同和作用力的不同,力的結(jié)果也不同。在解題中可以引導學生學會根據(jù)力的實際作用的效果,學會把一個力分解為兩個相互垂直的分力,把力沿著兩個選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這就是力的正交分解法。例如,當物體受到多個力作用,并且這幾個力只共面不共線時,其合力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解很不方便??梢砸龑W生學會建立一個直角坐標系,先將各力正交分解在兩條互相垂直的坐標軸上,分別求出兩個不同方向上的合力Fx和Fy,然后由F=false求合力。學生學會了正確運用正交分解法以后,就可以按照解題原理,按照這個步驟就可以正確解題。
(1)以力的作用點為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標出x軸和y軸。
(2)將與坐標軸不重合的力分解為x軸方向和y軸方向的兩個分力Fx和Fy。
(3)在圖上標出力與x軸或力與y軸的夾角,然后列出力Fx、Fy的表達式。F與x軸夾角為θ,則Fx=Fcosθ,F(xiàn)y=Fsinθ。
(4)列出x軸方向上各分力的合力和y軸方向上各分力的合力的兩個方程,然后求解。
2.在物理實驗與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每一個學科的知識能否正確理解與認識都是借助于實踐來檢驗的,物理亦是如此。多方面組織物理實踐與實驗活動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物理規(guī)律與概念的理解,對物理理論進行整理與歸納。把所學的物理知識運用于實踐,提高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物理學習的最終目的。
3.學會對錯題進行歸納
高中物理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與復雜性,因此熟練掌握物理技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課程內(nèi)容的安排也是由淺入深的。在學習高中物理時,每一個學生都會通過練習海量的物理題目來檢驗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靈活運用。物理考試也是學生學習物理過程中的必要途徑,每一份物理試卷都是在老師的精心準備與設(shè)計下完成的,把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等通過多種多樣的題目對學生進行考查、訓練。在考試結(jié)束后,學生可以把錯題進行總結(jié)與歸納,對于出錯的知識點進行重點分析,反復加強練習,避免在以后的考試中犯下同樣的錯誤。另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要經(jīng)常提及學生經(jīng)常出錯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回憶、鞏固。通過不斷訓練,把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逐漸理解、吸收。
解題能力是物理學習的重要素質(zhì),高中學生的物理解題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在幫助學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定理的前提下,通過物理習題的練習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學會發(fā)散思維,學會解題方法,學會審題,學會正確運用相關(guān)概念去正確解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
[1] 徐宏偉.對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高考:綜合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