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讀書有法
學而有道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天才背后都浸潤著辛勤的汗水,他們肆意瀟灑的每一個字都經(jīng)歷了千錘百煉的笨功夫。曾經(jīng)有人稱贊魯迅是天才,他回答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边@或許是對每一個好學之人的最好注釋。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漢】董遇
董遇,字季直,性格質(zhì)樸,不善言辭但很好學。
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時間讀書,“三余”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冬天沒有什么農(nóng)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時間。抓住這三個空余時間來讀書,肯定會有所收獲。
當然,董遇所處的時代與我們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環(huán)境和節(jié)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于抓緊一切空余時間來讀書的精神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北宋】歐陽修
北宋文豪歐陽修自幼就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
歐陽修根據(jù)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歸納出“計字日誦”讀書法,他曾精選了《孝經(jīng)》《論語》《詩經(jīng)》等10部書,總字數(shù)為455865字,然后規(guī)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的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歐陽修說:“雖書卷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的書籍就被他背熟了。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北宋】蘇軾
著名文學家蘇軾在《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自己的讀書治學的經(jīng)驗: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nèi)容豐富,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所以一本好書需要“不厭百回讀”,這樣即使“八面受敵”皆能應(yīng)付。
蘇軾就是用這種方法讀《漢書》的,他第一遍學習書中的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shù)遍之后,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nèi)容便熟識了。
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
——【南宋】陳善
南宋人陳善主張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把書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nèi)容實質(zhì);“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如果讀書不能讀進去,那就不能體會書中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高明的文學技巧;倘若讀書不能跳出來,思想就容易被書本束縛住,成了書奴、書呆子。陳善根據(jù)自己的讀書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的出入讀書法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讀書時既要認真鉆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yǎng),又要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溥幼嗜學,所讀書必手抄,抄已,朗讀一過,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
——【明】張溥
明代文學家張溥自幼就發(fā)奮讀書,他的“七錄七焚”讀書法強調(diào)讀寫并用,強調(diào)眼到、手到、心到。他所讀的每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其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里默讀。抄完后高聲朗讀一遍,然后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里燒掉,燒完之后再重新抄寫、朗讀,再燒掉。這樣反復(fù)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張溥以此苦讀成名,他給自己的書齋取名為“七錄齋”,代表作有《七錄齋集》《五人墓碑記》等。其實張溥的天資不高,他的成功靠的是踏踏實實的嗜學精神。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
——【明】顧炎武
顧炎武很會讀書,也很講究讀書的方法。他的“三讀”讀書法即復(fù)讀法、抄讀法、游戲法。他規(guī)定自己每年春秋兩季分別復(fù)習冬夏兩季所讀的書,即半年讀書半年復(fù)習,把閱讀和復(fù)習交叉進行,有效地增強了對書中知識的記憶和掌握。
在每次復(fù)習時,顧炎武面前放一本書,請別人朗讀同樣一本書,他邊聽邊默記。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默記的同朗讀的有出入,便馬上查書,立即糾正,再復(fù)讀幾遍。顧炎武讀書總是要動手抄錄,這種既動口又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讀書的效率。同時,他還提倡讀書人讀書要與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
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清】鄭板橋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讀書“求精求當”,“求精”就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即所讀的書要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p>
鄭板橋不反對博覽群書,只是強調(diào)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chǔ),多讀的內(nèi)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lián)系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讀書貪多不求精就會胸中撐塞如麻,而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里去,抓住要領(lǐng)。另外,在精讀中,鄭板橋還比較注重問。他認為“學問”二字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而唯有讀書好問,才會使“疑竇釋然,精理跡露”。
品書如進食,得其法,營養(yǎng)與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養(yǎng),或傷害身心。然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讀書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人、因書而變。所以我們要將前人經(jīng)驗篩選研磨,結(jié)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探索出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