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學園創(chuàng)辦者,著有《誰拿走了孩子的幸?!贰队變簣@那些事兒》等書籍)
面對孩子們的各種問題,父母常常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應對。
本刊特別邀請育兒專家李躍兒,
像美國名牌電視欄目《超級保姆》一樣,與家長和孩子親密接觸,
從鮮活的案例里發(fā)現(xiàn)親子問題,并演示出正確的解決模式。
遲到是家常便飯
星期一早上8點,老師在幼兒園門口迎接來上學的小朋友,熙熙攘攘,十分熱鬧。等過了8點半,小朋友們基本到齊,老師準備回班里上課,門衛(wèi)也將大門落了鎖。
當老師清點人數(shù)時,不出意外,默默又遲到了。老師嘆了口氣,先將班里孩子安頓好,正準備到園門口等默默,突然聽到外面有大聲爭執(zhí)的聲音。
我路過時,正好看到老師著急地往門口趕。我跟上她的腳步,說:“又去門口接默默?”老師點了點頭:“嗯,估計又被張叔堵在門外頭了!”
果然,到了門口,就看見默默媽拽著孩子的手正在和附近小區(qū)的住戶爭吵。
“說過多少次外來車不能入內(nèi),小區(qū)的路都被堵住了!”
“這不是特殊情況,我家孩子上學遲到了嘛!”
“你哪天不遲到,這都遲到一個多小時了,也不差這點兒時間?!?/p>
默默媽臊得臉紅紅的,于是扭頭把氣撒到默默身上:“都怪你這孩子,每天磨磨蹭蹭,起床穿衣都得花兩個多小時!”
老師見狀趕緊跑過去,攔開了爭執(zhí)的兩人:“默默早上好,大家都在等著你呢,快和老師進去吧!”
默默是一個5歲的小女孩,走起路來慢慢吞吞,似乎一點兒都不著急。
老師帶默默換了室內(nèi)穿的鞋和衣服,然后默默說要上廁所,老師便在外面等她??墒悄诶锩娲撕芫脹]出來,老師只好沖里面喊:“默默,好了嗎,時間長了,腿會不舒服哦!”
默默上完廁所開始洗手,她洗得很認真,同一個部位用水沖洗了很久。等默默一切都收拾完,已經(jīng)10點多了。
接下來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默默都做得比別人慢,等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大家都已經(jīng)拿好餐具坐在座位旁,她還在慢吞吞地洗手。
是默默不夠聰明,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比大家慢嗎?可是通過我的觀察發(fā)現(xiàn),默默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她的手工和畫畫都做得很好。難道她是天生的慢性子?可是當我看到她能又快又好地完成老師交待的手工作業(yè)時,我知道,默默愛磨蹭絕對不是性格的問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默默總是遲到,又在某些事情上總比別人慢呢?我決定做一次家訪。
強勢的媽媽,可憐的娃
周末,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到了默默家。原本舒暢開朗的心情,在默默家觀察了一上午后,變得壓抑沉重。
默默媽先是拿了紙筆給默默畫畫,交待默默:“只畫一個小時哦,一個小時后讓爸爸帶你下樓玩兒?!?/p>
默默爸不自覺地皺了皺眉,妻子給孩子安排任務也就算了,把他扯進去干什么!
然后,默默媽坐在沙發(fā)上玩兒手機,默默爸在屋里玩兒電腦,默默就在客廳的小桌子上安靜地寫寫畫畫。默默畫得很投入,我走到她背后一看,別說,小姑娘畫得還挺好,想象力豐富,而且用色大膽,于是我坐在她旁邊看她畫畫。
我和默默正在畫畫的世界中享受著,突然,被默默媽的一句話嚇了一跳:“行了,時間到了,別畫畫了,讓爸爸帶你出去活動活動,多曬曬太陽才能身體好!”
可是默默好像沒聽見似的,還在低頭畫畫。
默默媽有些不滿了,繼續(xù)說服默默:“寶寶乖,你得出去活動活動,媽媽都是為你好,你得聽媽媽的!”
看默默還是無動于衷,默默媽轉(zhuǎn)移戰(zhàn)略,到屋里叫默默爸:“別玩兒了,帶孩子出去玩兒,快點兒!”
默默爸不情愿地應了一聲。然后,默默媽半商量半強制地把默默抱到屋里,默默一離開畫筆,開始蹬腿哭鬧,默默媽較勁似地給孩子套上衣服,然后把褲子和鞋擺到默默面前,對她說:“來,自己穿,快點兒,別磨蹭!”
然后就看默默爸和默默兩人慢吞吞地往身上套衣服,一條褲子穿了能有10分鐘。默默媽上個廁所回來,看到默默只穿了褲子,又開始催促:“趕緊的,出去玩一會兒,中午吃飯前多活動活動?!?/p>
默默小聲嘟囔:“我能不能再畫一會兒,就一會兒,再畫棵樹行嗎?”
默默媽說:“什么時候都能畫,你下午睡醒覺可以接著畫,現(xiàn)在你的任務是出去玩兒,挺好個事兒,這孩子怎么這么磨嘰呢!”
就這樣,在默默媽的催促聲中,默默穿衣服穿了半個小時,然后一臉不情愿地跟著爸爸下樓了。
家里只剩下默默媽一個人,我覺得是個好時機,可以跟她好好談談。
“默默媽,默默做事這么磨蹭,你看著是不是很著急?”
“是啊,你說我這嘎嘣脆的性格,怎么生出這么慢性子的孩子,也不知道像誰?”
“默默媽,默默并不是慢性子的孩子,她在感興趣的事情上很投入,也很迅速,只是在你催促她的時候,用磨蹭表達她的不情愿。”
“大李老師,你的意思是這些問題都是我造成的?”
“可以這么說,孩子做事的節(jié)奏和大人的節(jié)奏是不一致的,不能要求孩子配合大人的節(jié)奏做事情。另外,你頻繁地催促也讓孩子感到厭煩,她在逆反的情緒下,做事情的積極性會降低,速度自然會變慢?!?/p>
“大李老師,那我應該怎么辦呢?”
“尊重孩子做事情的節(jié)奏,不催促,另外適當給孩子一些鼓勵,讓她有動力有興趣去做事情。你可以試試?!?/p>
起床大作戰(zhàn)
第二天,又到了叫孩子起床的時間,默默媽先是敲了敲門,然后推門進去,看到默默還在睡,便從衣柜里找出默默要穿的衣服,放到床上,然后拍了拍默默,叫她起床。
默默把小身子窩成一團,臉埋在枕頭里,顯然不愿意出被窩。
默默媽沒有再催促,知道默默已經(jīng)醒了,只是不愿意起床,就說:“媽媽今天準備了一些小禮物,你可以帶到班上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你不想起床看看媽媽準備了什么禮物嗎?”
看默默還是沒有反應,默默媽走到客廳,故意大聲說:“哇,好別致的禮物啊,要是有誰送我這個禮物,我一定很開心!”
果然,沒過多久,默默揉著眼睛從屋里走出來,說:“媽媽,到底是什么禮物,我也要看!”
默默媽獻寶似地從懷里掏出一幅畫,是根據(jù)班里老師和小朋友的合照用電腦制作成的卡通畫!默默歡呼了一聲,把畫捧在手里,穿衣服的時候速度明顯快了很多,因為她著急到幼兒園和小伙伴們分享!
默默媽偷笑了下,沒想到叫孩子起床原來會這么容易。
下午回到家,默默想要畫畫,默默媽說:“默默,你今天畫多久都行,媽媽不會催促你,但是媽媽要提醒你,畫畫時間太長對眼睛不好,要適當起來活動活動,知道嗎?”
看默默點頭答應了,默默媽就放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默默畫了一幅畫,意猶未盡地想再畫一幅,這時想到媽媽的囑咐,便喃喃自語說:“我要活動活動,對眼睛好!”之后起身去屋里叫媽媽陪她下樓玩兒。
晚上,默默媽把默默抱在懷里:“默默,你今天表現(xiàn)很好,不用媽媽催促就能主動做事情,媽媽很高興。明天早上媽媽送你上學,你能和今天一樣表現(xiàn)得這么好嗎?”
默默躺在媽媽懷里,說:“媽媽,沒問題,我會動作快點兒的,老師說明天早餐有我喜歡的豆沙包,我千萬不能錯過?!?/p>
默默媽很開心:“默默,媽媽會早點兒叫你起床,一定讓你吃上豆沙包!”
對于孩子來說,她做事有自己的節(jié)奏,她的看法和大人不一樣,可以花非常多的時間做一件事,因為這是她眼中的正事。所以,父母常常不能理解,為什么起床要花半個小時,刷牙洗臉都要磨磨蹭蹭。要想讓孩子動作快起來,光催促是沒用的,要多鼓勵、多刺激孩子的興趣,孩子的習慣會慢慢改變。
孩子經(jīng)常磨蹭,上學遲到怎么辦?
1.多表揚孩子而不是催促。比如,當孩子很快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可以說:“你做得真快!”這樣做的好處是,如果寶寶做事很拖拉,被你這么一說,他自己會不好意思再磨蹭。
2.改變孩子要循序漸進,不能過于心急。心急的媽媽會讓孩子有心理壓力,產(chǎn)生焦慮感,會打破孩子做事的節(jié)奏,反而讓孩子更慢。因此,媽媽要降低自己的期待值,一次改一點兒,慢慢改變孩子磨蹭的習慣。
3.給孩子一點兒期待。做事磨蹭,還有一點是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沒有興趣。如果家長能幫助孩子找到一個興趣點,讓他覺得有好玩兒的東西在等著自己,這會給他一種刺激和激勵,讓他不自覺地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