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會萍 楊學龍 劉志明
摘 要:目的:分析研討兒童牙外傷后家長的應激處理調(diào)查狀況。方法:對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來我院就診的兒童牙外傷患兒家長,隨機抽取80位家長納入研究中,向家長發(fā)放問卷調(diào)查表,并將調(diào)查結(jié)果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進而得出研究結(jié)論。結(jié)果:(1)母親和父親對兒童牙外傷后所采取的處理方式也存在明顯差異(P<0.05);(2)從學歷上來看,家長高中及以下學歷與大專及以上學歷對兒童牙外傷后所采取的處理方式也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jié)論:兒童家長對兒童牙外傷方面的知識掌握程度較低,因此,需加強此方面的宣教,進一步提升家長對兒童外傷后的應急處理能力。
關鍵詞:兒童;家長;牙外傷;應急;處理
此研究將80例兒童牙外傷患兒和其家屬納入到研究中,其目的在于調(diào)查兒童牙外傷后家長的應急處理狀況。具體報告如下:
一、資料及方法
(一)一般資料
對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來我院就診的兒童牙外傷患兒,隨機抽取80例納入研究中,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此項研究,80例兒童平均年齡為(8.3±1.1)歲。
(二)方法
調(diào)查對象為兒童家長,給予外傷全脫位牙應急處理相應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內(nèi)容包含、家長個人基本狀況、兒童外傷全脫位牙發(fā)生部位及嚴重程度、家長對外傷全脫位牙應急處理方式、方法。
調(diào)查方式:發(fā)放問卷給患兒家長,由家長分開單獨填寫并進行回收?;厥蘸笮铏z查調(diào)查表填寫狀況,若存在漏題等狀況,則判定為廢卷。此研究中80份問卷均屬于有效問卷。
(三)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19.0軟件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X 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分別采用(n,%)、(±s)來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jié)果
(一)基本狀況
此次共發(fā)放問卷80份,回收80份,問卷有效率為100%。調(diào)查問卷中,46例由父親填寫(57.50%),34例由母親填寫(42.50%)?;純杭议L,按照學歷分類,高中及以下共52人(65%),大專及以上共28人(35%)。
(二)家長對兒童牙外傷后應急處理狀況
從父母性別上來看,母親和父親對兒童牙外傷后所采取的處理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P<0.05)。詳見表1:
從父母學歷上來看,高中及以下與大專及以上學歷程度對兒童牙外傷后所采取的處理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P<0.05)。
三、討論
牙外傷是頜面部外傷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而牙全脫位則是指牙齒因外傷造成從牙槽窩中完全脫出的狀況,屬于最為嚴重的一種牙外傷[1-2]。全球范圍中,牙外傷存在較高發(fā)病率,好發(fā)于兒童,大約有25%左右的兒童在學齡期均發(fā)生過牙外傷[3],對其家庭和兒童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此研究從家長性別和學歷程度進行分析后得知,不同性別在兒童牙外傷發(fā)生后其處理措施也有所差異,究其原因可能和男性、女性思維方式存在差異有關。而家長學歷高低,對兒童牙外傷后應急處理措施也有所差異,我們研究提示學歷越高,家長對牙外傷狀況也就更加重視,口腔保健的意識更強,但學歷較低的家屬則相對較為缺乏此方面知識,需進一步加強兒童牙外傷及相關口腔保健教育宣傳力度、擴大受益人群覆蓋范圍。綜上所述,家長普遍對兒童牙外傷方面的知識掌握程度較低,因此,呼吁政府通過學校和醫(yī)院聯(lián)合加強此方面的宣教,進一步提升家長對兒童牙外傷后的應急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曾欣,趙霞,欒曉玲等.青島膠州市部分小學老師牙外傷知識和處理方法的調(diào)查[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6,26(10):639-640.
[2]曾曉莉,張立霞,李存榮等.上海市12歲兒童家長對外傷全脫位牙應急處理認知的調(diào)查[J].口腔醫(yī)學,2015,35(6):480-483.
[3]王崢.健康教育對兒童年輕恒牙外傷治療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8):45-46.
通訊作者:劉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