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寶玉
我家住在莊東頭,父母家住村西頭,而我上班的學(xué)校只需出我家院門,上馬路向東即可,但我每日早飯后卻要從莊里繞一趟,到父母家探望一次,有時太忙,便和他們招一下手,算是向他們問安了。
有一日清早便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我騎著電動車,頂著雨衣剛要出門,妻對我說,別去二老家問安了,莊里路不好,老人們能理解的。我遲疑了一下,但還是決定去一趟。莊里的路是一條土路,泥濘不堪,當(dāng)我跌跌撞撞到達父母家門前時,卻發(fā)現(xiàn)父親母親已經(jīng)站在院門的廊檐下等我呢。母親說,玉兒啊,下次這樣的天就別過來了。我笑說,沒啥。母親又叮嚀我路上當(dāng)心。我答應(yīng)著離開了。在路上,我心想如果我不去父母家,他們二老肯定還會站在那兒等我,他們不見我是不放心的,而我,也只有見了他們才心安。
從那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我每天去上班的時候,都要路過父母家一趟。有時二老依在門檻旁曬暖嘮嗑,有時二老佝僂著腰在屋前的菜園里拾掇菜蔬,有時他們便等在門口,渾身上下收拾地整整潔潔,他們這是要去趕集,但為了等到我,才推遲沒走,我走近時,便和他們招招手,他們也會向我招手回應(yīng),然后各自忙乎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這一形式成了我們莊的一景。鄰居們在我父母跟前好一陣子夸我,又羨慕他們養(yǎng)了一個好兒子。我父母親的臉上則溢起幸福的笑容,我想那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
對我來說,和父母招手有著儀式般的意味,只有完成了它,我才能感到心中踏實,這一天才真正開始,這一天的心情也似被祝福了一般,歡躍興奮,有了一種明亮溫暖的感覺。其實,父母健在,對于一個子女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養(yǎng)育成人,雖然沒有大的作為,但也能以一技之長養(yǎng)家糊口,這對于一個本就窮困的農(nóng)家來說,已經(jīng)是莫大的榮幸了。而今,他們漸漸步入老境,邁向生命的邊緣,親情對他們來說愈加珍貴,而作為他們唯一的兒子儼然成為他們生活的核心。對外人來說,那一個簡單的招手并不算什么,但是對我的父母來說,那便是親情的問候,是力量,是溫度,支撐他們把生命延續(xù),在風(fēng)雨中溫暖他們的羸弱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