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新興縣第一中學 (527400)
胡意榮
教學反思: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廣東省新興縣第一中學 (527400)
胡意榮
教學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和實踐的對話,是這兩者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又是理想自我與實現自我在心靈上的溝通.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因此自我反思是教學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教學理念是行動的靈魂,它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tǒng)率作用,本人經過多年長期的教學實踐,逐步形成了“人是可塑造的,教育就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的教學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fā)展的人,有尊嚴的人,不能重認知,輕情感.把知識傳授凌駕于育人之上,我們不能在課堂上“目中無人”,只注重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記憶、理解的掌握,而不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感體驗.正如蘇聯(lián)教育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們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邏輯的教學過程,但它給積極情感的食糧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學生的苦惱、恐懼和消極情感,阻止了他們全力以赴地去學習.”說得多好??!在我們的教學理念中,應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對象,關注其實就是最好的教育.
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只有運用數學思想和方法才能把數學的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提高數學素質.而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轉化與劃歸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煉出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函數方程思想、數學建模思想等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由此,讓學生先經歷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然后提煉數學思想和方法,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1)教師首先自己要熱愛數學
教師工作的確很忙,如果我們整天忙于日常教學工作,而不去做教學研究的工作,那么我們的教學方法就不會得到提高,專業(yè)自然得不到發(fā)展.所以教師首先自己要熱愛數學,這樣我們就會珍惜時間,平時做好積累工作,如寫教學后記、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記下來,等節(jié)假日空閑時,進行反思、研究與整理.長期堅持下去,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水平就會得到提升,教學成績也越來越好.教師對數學的熱愛也日漸加深,由教師的熱愛進一步感染學生對數學的喜愛.
(2)教學先要研究學生
本人教學中十分注重對學生的研究.不要錯誤地認為天天和學生在一起就是對學生很了解,實際上,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的研究就十分重要.為此我們要通過學情的了解,確定整體適當的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活動,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也應針對學生在某一方面存在的較普遍的問題開展研究工作,與同科組的老師一起研究解決方法,對學生中客觀存在的學習差異問題,則多采取因材施教,個別輔導的方式,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學好數學.
(3)數學課應該是“靜與思”、“活與實”的和諧統(tǒng)一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主張表面熱鬧,過分活躍作秀式的課堂.數學學科有自身的特性.數學特別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解題,所以數學的課堂應該是“靜與思”“活與實”的和諧統(tǒng)一,學生真正思考問題應是數學課堂的靈魂所在,課堂也因思考而精彩,所以在備課過程中我會花很多時間去思考如何設計問題,如何讓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如何將問題加深與拓展,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無論對錯都給予鼓勵并幫助分析錯的原因.同時教師應率先垂范,遇到困難復雜的公式推導、定理證明、問題解答時,也要工工整整,規(guī)范地一步一步板書示范,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學風,頑強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念.只有這樣的數學課堂才是既高效又樸實無華,學生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數學課.這樣的數學課也常常讓學生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學習的效率自然不言而喻.
(4)數學課堂也是充滿情感的
在我們的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是課堂的總目標.它的核心是人的發(fā)展,這三個目標既是互相聯(lián)系又是相互促進的.它們是一個整體,正如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只有當知識變?yōu)閭€人信念,變?yōu)槿说木褙敻?,從而影響到他的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時,知識的獲取過程及深化過程才能成為智育的要素.所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
本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十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是我們對一堂課是否滿意的一個標準.這是關系到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足不足的問題.其實,數學課不一定非得冷酷無情,它也可以有詩情畫意.如:在數學概念無窮小量的表述中用一句“孤帆遠影碧空盡”的詩句來形容,即可令學生興趣盎然、余味無窮.再如,數學老師都有一個同感,數學課學生往往“一聽就懂,一做就不會”.此時我們常開玩笑說這是“見時容易別時難”,要學好數學就要與數學“長見長思長相依”,學生自然會“會心一笑”,繼而會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其實,只要我們用心去學習、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為此我們堅持要求自己必須用“心”教學,既要教書,更要育人,努力讓自己的課堂永遠把育人放在首位.
(5)數學課應成為師生共同發(fā)展的舞臺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能把課上好,學生喜歡,教學效果就好.同時,教學過程也是一個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教學中本人十分注重課堂的生成性發(fā)展機遇,每當有學生提出不可預知的問題或新解之時,我不會因為要完成目標任務而去武斷地壓制學生,而會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充分表達他們的想法,與學生共同去探討、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這樣的課堂往往會使師生茅塞頓開,浮想聯(lián)翩,妙不可言,達到師生心靈的共鳴和思維的共振.正是這種生生不息的變化、發(fā)展,才使得我的數學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在本人從教的三十多年中,教學工作并非一帆風順,也曾經走過不少彎路,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體驗.比如,教學中的重結果、輕過程現象.在教學中,為了趕進度會有輕視知識的發(fā)生過程,僅僅展現教材上的現成結論.從而忽略了結論中精彩的思維過程.這樣做表面看起來課堂效率很高,講的又多又快,走了捷徑.其實不然,就認識活動而言,學習過程必定是思考的過程.子曰“學而不思則罔”,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所謂真正的擁有知識,就是對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方面是暴露學生各種疑問、困難和矛盾的過程,同時也是展示學生聰明才智、個性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方法只能使學生知道知識的表面,而不知道知識的原理.學生所學知識印象不深,掌握不牢,沒有進一步發(fā)展和提升的后勁.所以過程是至關重要的.再如,教學中的重解題、輕實踐現象.教學中存在著一切向考試看齊的現象,上新授課時只注重于考試考題相關的問題,其它的內容則不重視.特別是對來源于實踐生活的數學知識背景、數學知識的閱讀與思考、課后的數學實踐活動要求等往往被忽視.而熱衷于總結設計各種題型來強化訓練學生,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違背了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中國有一句古話“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實際上,數學知識是人們從實踐活動中得來的,離開了實踐活動數學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就會淡漠,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