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就
(廣西象州縣石龍鎮(zhèn)推廣站,545801)
摘 要 通過將影響花生增產的因素作為根本出發(fā)點,結合現(xiàn)階段花生種植的現(xiàn)狀,包括病蟲害頻繁發(fā)生、種植密度不合理、機械化程度較低等,嘗試從改善生產條件、優(yōu)化良種布局、防治病蟲害、確定種植密度和加強日常管理這幾個角度論述花生的增產技術。最后對花生增產技術的推廣提出幾點看法與建議。
關鍵詞 花生;增產技術;推廣
中圖分類號:S344.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08
花生,也叫落花生、長生果、泥豆等,是我國一種產量豐富且被廣泛食用的堅果。因其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營養(yǎng)物質,有助于人類的身體健康并能夠有效延緩衰老,因此也受人們的喜愛。而花生也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在其果仁當中提取的油脂可被用于提取食用油或作為潤滑劑、淬火劑等。我國也是花生種植大國,研究促進花生增產技術能夠有助于提升花生的產量和品種,推動我國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壯大。
1 影響花生增產的因素
1.1 花生的生長特點
作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花生從播種到開花只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但花期卻是需要2個月以上,同時每一株花生基本都會開上百朵花,經過授粉之后子房柄會不斷伸長之后下垂至地面,最后在地下完成結果。一言以蔽之,花生的生長特性就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花生只有在黑暗潮濕的環(huán)境下才會慢慢形成飽滿的果實,假如土壤出現(xiàn)板結,子房柄無法深入其中,那么子房將直接枯萎在土面上,因此花生需要種植在沙質的土壤當中,并配合多次培土和中耕。
1.2 傳統(tǒng)的種植方法
目前,農民尚未形成大規(guī)模的花生種植規(guī)模,并且經常出現(xiàn)各類花生品種混種等情況,同時在傳統(tǒng)的種植方法當中,農戶可以通過翻整土地等方式使,土壤處于疏松柔軟的狀態(tài),進一步改善土壤的質量,但對于花生尤其是種子發(fā)芽時期的溫度控制、水肥施加等重視程度較低,尤其是在防治病蟲害工作當中也主要以噴灑農藥等化學處理方式為主,因此導致花生種植長期面臨著低產和低質量的問題,
2 花生種植的現(xiàn)狀
2.1 病蟲害頻繁發(fā)生
病蟲害始終是影響作物生長的一大因素,在當前的花生種植當中病蟲害情況頻繁發(fā)生,主要有黃花葉、芽枯和葉斑病等病害,而此類病蟲害具有發(fā)病時間早、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嚴重影響了花生的產量和品質。為了根治花生病蟲害,在傳統(tǒng)種植方法的影響下,農戶習慣噴灑毒性較強的農藥,這樣雖然能夠在短時間消滅病蟲害,但殘留的農藥滲透進土壤和果實當中,一旦人體食用將會對身體機能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不僅如此,頻繁的農藥噴灑也使很多病蟲對農藥產生了免疫力,殺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解決病蟲害問題是實現(xiàn)花生增產的一大關鍵步驟[1]。
2.2 缺少合理的種植密度
在現(xiàn)階段廣西地區(qū)的花生種植產區(qū)當中,農戶對于花生種植密度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概念,導致花生的種植密度不合理。過于稀疏的種植密度將造成土地、日光等資源的浪費,影響花生的高產。而種植密度過小則容易導致花生的生長空間過于狹小,尤其是在開花期花朵層層疊疊不僅阻擋花生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且導致空氣難以正常流通,同樣會對花生增產造成一定的阻礙作用。而不同的花生品種對于種植密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在實際種植中,農戶往往采用同一種密度進行種植,未能充分考慮花生的實際生長需求。
2.3 機械化程度較低
目前,雖然廣西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科學技術水平也已經上升至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農業(yè)現(xiàn)代化、機械化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建設當中,但在許多經濟條件落后的農村地區(qū),花生種植的機械化程度仍然偏低,加之許多農戶文化水平偏低,對新型機器的使用方法、原理等不了解。因此,仍然有絕大多數(shù)的農戶依靠人力完成播種、除草和收獲等工作,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花生的種植效率,導致花生種植遲遲無法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增產[2]。
3 促進花生增產的技術研究
3.1 改變生產條件
促進花生增產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改變生產條件,由于廣西花生種植區(qū)域大多集中在山區(qū)丘陵地區(qū),土地較為貧瘠,保水保肥能力不足,特別是部分種植區(qū)水土流失現(xiàn)象嚴重,因此需要結合當?shù)氐膶嶋H種植環(huán)境,對生產條件進行改造。如果是土質較為黏的花生地,則需要通過深翻、深刨并利用泥地壓沙、沙地壓泥等方式改善土質,將活土層進行加厚處理。另外,需要在種植區(qū)附近種植防護林或喬灌木植物,一方面涵養(yǎng)水源,避免發(fā)生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增加土壤的保墑作用;同時,配合施加鉀磷肥料和有機肥料,在地面不太平整的花生種植區(qū)整地和修挖排水溝,做好花生種植排水工作,避免因積水而導致花生根系浸泡腐爛而導致花生減產、品質低下。
3.2 優(yōu)化良種的布局
根據(jù)不同的花生品種需要進行合理布局,使用與之相配的種植方法。例如,若種植區(qū)土層較厚、肥力較好,可以種植粵油45等花生品種;若種植區(qū)具有較好的排水性且肥力保持中等偏上水平,可以嘗試種植優(yōu)質高產的花生品種;若種植區(qū)土質貧瘠,水土流失嚴重缺乏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則建議種植抗旱耐瘠的晚熟型花生品種;若種植區(qū)經常會發(fā)生病蟲害,則建議種植具有較強適應性和抗病性的花生品種,如桂花22號等[3]。
3.3 有效防治病蟲害
前文提及過,在現(xiàn)階段的花生種植當中,常常受到病蟲害的困擾,對實現(xiàn)花生增產造成了巨大阻礙,因此需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結合病蟲害發(fā)生的客觀規(guī)律,利用行之有效的預防和處理措施切實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例如,對花生葉斑病,可以按照國家制定的標準要求嚴格按照比例配置藥劑,每隔10~15 d噴灑1次,總次數(shù)不超過3次,總數(shù)量不超過100 kg。此外,可以配合使用生物手段和物理手段,如安放黃粘板誘殺病蟲或設置防蟲紗網等等。
3.4 確定種植密度
合理的種植密度能夠有效促進花生實現(xiàn)增產。因此,在種植過程當中,農戶需要根據(jù)花生的具體品種合理調整種植密度。例如,對于春播的中熟型品種如粵油45等,若種植區(qū)土壤肥力較好則建議9 000穴/667 m2,若種植區(qū)土壤肥力較差則建議12 000穴/667 m2;對于中熟型的花生品種如桂花22號等,若種植區(qū)壤肥力較好則建議7 000穴/667 m2,若種植區(qū)土壤肥力較差則建議
9 000穴/667 m2左右。另外,根據(jù)實際的種植情況,適時進行補苗工作;同時,在此期間還還需要及時進行松土、除雜草等工作,確?;ㄉ軌蛴谐浞至己玫纳L條件和生育空間[4]。
3.5 加強日常管理
花生在種植期間還需要加強對其的日常管理工作力度,在花生的幼苗生長使其需要進行清棵蹲苗處理,也就是對主莖的生長進行有效抑制,以促進側枝能夠實現(xiàn)茁長發(fā)育,同時增加有效花和飽果率。而當花生處于結莢時期時,需要進行深鋤培土,以便大批果針能夠順利入土,使莢果能夠得到膨大發(fā)育。另外,需要在種植過程當中定期做好除草工作,避免因雜草過度生長而導致花生的養(yǎng)分流失。
4 花生增產技術的推廣
4.1 加大科研力度
鑒于花生增產技術能夠有效提升花生的產量和品質,為廣大種植戶實現(xiàn)創(chuàng)收。因此,我國農業(yè)技術研究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花生增產技術的科研力度,努力吸納先進的科研人才建立專業(yè)優(yōu)秀的科研團隊,共同努力完善該項技術并解決技術難題,為花生增產技術的全面推廣奠定堅實穩(wěn)固的基礎。
4.2 做好宣傳工作
各級政府部門和農技站需要積極做好花生增產技術的推廣宣傳工作,可通過邀請專家學者在當?shù)亻_展試驗田,通過真實運用花生增產技術,讓農戶直觀清晰地感受到增產技術的重要性和巨大優(yōu)勢;同時,聯(lián)合花生種植大戶積極組織農戶學習花生增產技術,如指導農戶挑選高種優(yōu)質花生品種,幫助農戶合理進行良種布局等。而國家和政府也需要加大對花生增產技術推廣的重視力度,一方面積極投入宣傳資金,用以印發(fā)有關花生增產技術的宣傳圖冊等,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安排有關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講解具體的技術操作方法,以便其真正熟練掌握花生增產的關鍵技術。
5 結語
花生因其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始終作為農業(yè)生產當中至關重要的一大組成部分。研究花生增產技術能夠有效解決當前我國在種植花生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有助于提高花生的產量和質量,幫助農戶實現(xiàn)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鑒于花生增產技術具有諸多優(yōu)勢,我國科研人員需要加大對該項技術的科研力度,爭取攻克所有的技術難關;同時,各級政府也需要加大花生增產技術的推廣力度,讓更多農戶認識到增產技術的重要性并能夠熟練將其應用在花生種植當中,確?;ㄉ鷮崿F(xiàn)增產增收。
參考文獻
[1]趙婷,鄭向麗,徐國忠,等.試論花生的增產技術及其研究進展[J].福建農業(yè)學報,2015(3):490-497.
[2]張新友,湯豐收,王保華.河南麥套花生增產技術研究與推廣[J]. 花生科技,2016(4):1-5.
[3]翁伯琦,林代炎,羅旭輝.花生高產優(yōu)質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進展及其對策思考[J].花生學報,2016(S1):185-194.
[4]鄭亞萍,王才斌,黃順之,等.花生連作障礙及其增產措施研究進展[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5(3):384-388.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