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華
(雞西市雞冠區(qū)人民法院,黑龍江 雞西 158100)
論婚前贈與財產(chǎn)關系的法律處理
孔慶華
(雞西市雞冠區(qū)人民法院,黑龍江 雞西 158100)
對于婚前贈與財產(chǎn)關系,我國法律尚沒有明確而直接的規(guī)范。因此,探討研究這些財產(chǎn)關系的法律屬性,提出糾紛解決的對策,無疑對司法實務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試對婚前贈與的有關法律問題進行分析,明確婚前贈與與彩禮相交叉的兩種情形,指出男女雙方共同出資籌辦婚禮之花費不屬于婚前贈與,以期于司法實務有所裨益。
贈與;婚前財產(chǎn)關系;彩禮
婚前贈與財產(chǎn)關系包括男女戀愛期間發(fā)生的財產(chǎn)贈與關系和為準備結婚而產(chǎn)生的財產(chǎn)贈與關系等,在法律上的表現(xiàn)形式和定性歸屬多種多樣。對于這些復雜的財產(chǎn)關系,我國法律尚沒有明確而直接的規(guī)范。因此,探討研究這些財產(chǎn)關系的法律屬性,提出糾紛解決的對策,無疑對司法實務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婚前贈與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四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指男女在婚前交往期間,為了增進彼此感情,或者為了用金錢打動對方,因而贈送給對方財物(金錢和物品),或者為對方支付花費(如旅游花費)。第二種情形是指在男女婚前交往期間,在看望對方親友時出于禮節(jié)而帶給對方親友的禮品,或者為了增進與對方親友的感情而贈送給對方親友的財物,以及對方親友送給男女某一方的財物。第三種情形是指為了籌辦結婚,備置婚后共同生活的物質基礎,男女雙方的親友或者一方的親友贈送給二人的共同的財物。第四種情形是指為了籌辦結婚,備置婚后共同生活的物質基礎,或者為了表示祝賀,男女雙方親友或者一方的親友贈送給男方個人或者女方個人的財物。
以上四種情形,雖然同為贈與合同,但是合同的主體并不相同。第一種情形,贈與合同的贈與人和受贈人是戀愛中的男女雙方。第二種情形,贈與合同的贈與人和受贈人,一方為戀愛中的男方或者女方,另一方為對方的親友。第三種情形,贈與合同的受贈人是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二者是共同受贈人;贈與人則是男方的親友或者女方的親友,主要是父母,次為兄弟姐妹等。第四種情形,贈與合同的受贈人是準備結婚的男方個人或者女方個人;贈與人則與第三種情形相同。
以上四種情況下,贈與的財產(chǎn),如果是贈與個人的,那么就歸個人所有,無論受贈人是男方個人還是女方個人,亦或是男方或女方的某個親友。如果是贈與男女雙方的,則應屬于雙方共有財產(chǎn),且屬于共同共有。如果受贈財產(chǎn)用于籌辦結婚,那么構成共同花費;如果受贈財產(chǎn)用于備置婚后共同生活的物品,那么構成共同共有財產(chǎn)。
以上四種情形可以歸為兩類,第一種和第二種情形歸為一類中,主要是為了增進感情而進行的贈與,是一種無條件的贈與,即便日后雙方?jīng)]能結婚,也不予返還。第三、第四種情形歸為一類,主要是為了籌辦結婚而進行的贈與,這種贈與以結婚為目的,應被視為附解除條件的贈與,一旦結婚不成,贈與合同就應當解除。而贈與合同一旦解除,贈與財產(chǎn)就構成受贈人的不當?shù)美?,應當返還給贈與人。當然,在實務中,區(qū)分為增進感情而進行的無條件的婚前贈與和為籌辦結婚而進行的附條件的婚前贈與,并不容易。
以上四種情況,筆者認為都應當按我國《合同法》有關贈與合同的規(guī)定處理。但是如果屬于彩禮范圍的,應按照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條的規(guī)定處理。
實際生活中,還有一種情況極需引起注意。那就是,在戀愛后期,雙方為了準備結婚,男方或者女方將個人的財產(chǎn)拿出來用于購買婚禮用品,操辦婚禮事宜(如酒席、司儀、樂隊、花車等花費)、購買結婚物品或者購置婚后共同生活物品等。這些花費,如果屬男方或者女方親友出資的,屬于對二人的贈與,是附條件的贈與當無疑異。但是,如果是二人自己出資的,在性質上如何認定?對于這個問題,有人認為仍然屬于附條件的贈與。筆者認為這種認識并不恰當,因為這些花費是由個人出資,用于男女雙方共同的事業(yè)(結婚),所購買的物品,除非雙方另有明確約定,將構成二人共同共有的財產(chǎn)。如果將這種花費認定為贈與,將出現(xiàn)自己贈與自己的情況,這顯然與贈與不符。筆者認為,無論男方出資多少,女方出資多少,甚至是一方全出而另一方分文沒出,只要是男女雙方經(jīng)協(xié)商以個人所有的財產(chǎn)出資的,而又沒有明確約定屬于贈與或者屬于個人花費的,這些出資應構成二人的共同花費。由此產(chǎn)生的利益(如婚禮服務、共同使用購買的物品等)應當由二人共同享有,由此產(chǎn)生的債務也應當構成共同債務,由二人共同承擔(例如,男方或者女方向他人借錢來籌辦婚禮,二人為舉辦婚禮而共同欠下禮儀公司的費用等)。如果事后二人結婚不成,其共同花費如果還有剩余價值的(如購買的物品沒有使用的),應按出資比例在二人之間分配;如果共同花費沒有剩余價值,而且雙方還對外欠債的,雙方對債權人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此項債務在二人彼此之間應當平均分配;如果共同花費既有剩余價值,又存在共同債務,應當綜合考慮積極財產(chǎn)和消極財產(chǎn)兩項內容,在二人之間公平分配;對外,二人對債權人仍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傊@是男女二人為了共同的事業(yè)而進行的共同“投資”行為,其法律屬性類似于公司共同發(fā)起人的責任或者合伙關系中共同合伙人的責任,但絕對不屬于贈與關系。下面,筆者將舉一個具體案例予以說明。
1996年7月,原告梁某與被告劉某經(jīng)人介紹相識,開始建立戀愛關系。1997年12月雙方協(xié)商后,開始對被告朱某所有的、兩被告共同居住使用的、坐落于某市三元區(qū)工業(yè)中路159號的房屋一套進行裝修,至1998年6月左右結束。裝修期間因雇傭工人、購買材料等共花費23 000元左右。其中,原告梁某出資18 158元。后來,梁某與劉某終止了戀愛關系。梁某向法院提起訴訟,稱是為了二人今后結婚之用,才在未與被告劉某辦理結婚登記的情況下,出資裝修房屋,現(xiàn)終止戀愛關系,請求判令二被告共同返還裝修出資款18 158元。針對原告梁某的起訴,二被告辯稱,裝修房屋屬實,但裝修只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不是為了與梁某結婚用房。裝修房屋是梁某自愿的贈與行為,梁某無權要求返還。同時,劉某不是房屋所有人,不應當作為被告,不應當承擔責任。
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原告梁某以結婚使用房屋為目的,出資18 158元裝修房屋,該部分出資已形成對房屋的添附,增加了房屋的價值。朱某作為房屋所有人,取得該項利益并無根據(jù),且與梁某的受損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因此梁某與朱某之間形成不當?shù)美畟?。原告梁某要求被告朱某返還裝修出資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被告劉某不是房屋所有人,只享房屋的使用權,并未取得裝修部分的所有權,因此原告梁某要求其共同承擔返還義務,于法無據(jù),不予支持。被告關于該項裝修出資系原告贈與的主張,因原告出資裝修是以結婚后使用房屋為條件,故被告的主張缺乏充分的事實根據(jù)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1]
對于本案,有人認為,“本案中,原、被告之間就爭議房屋裝修部分的主張,實為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即雙方基于未來婚姻關系的贈與行為;婚約解除后,由于該贈與合同生效條件已不存在,則原告有權以不當?shù)美埱髾嘁蟊桓娣颠€贈與財物?!盵1]但是,仔細考察法院的判決,顯然法院并沒有采納附條件贈與合同這種主張。筆者認為,本案裝修房屋的花費,不屬于梁某的贈與行為,而是梁某與劉某為了籌辦結婚而共同支出的共同花費,朱某在事先肯定是同意二人使用此房作為新房,并同意裝修的?,F(xiàn)二人終止戀愛關系,不能結婚,不能將此房作為新房。朱某作為實際的受益者,以不當?shù)美颠€,是應當?shù)?。同時,劉某對共同花費也應當承擔責任,由于案例本身沒有交待清楚18 158元以外的部分是誰出資的,現(xiàn)僅就梁某出資的18158元,劉某也應當承擔一半的返還責任。劉某與朱某構成不真正連帶責任。因此,本案中,法院判決朱某于判決生效后15日內返還梁某裝修出資18 158元是正確的,判決駁回梁某要求劉某承擔返還責任的訴訟請求,則是不正確的。
在法律性質上,彩禮也屬于一種婚前贈與。但是因為彩禮是基于習俗而產(chǎn)生的,同時往往具有被迫性,無奈性,而且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又已對其單獨作出了特別的規(guī)定,因此,彩禮并不在本文所討論的婚前贈與之內。本文所討論之婚前贈與,主要是基于培養(yǎng)愛情、基于親情、基于禮節(jié)等產(chǎn)生的,大多屬于自愿的范圍。但是,在實務中,二者往往也有交叉,需要我們加以注意。
彩禮習俗來源于古代,但今天的彩禮習俗與古代已大不相同。在古代,彩禮主要是送給女方家庭的,婚后女方歸屬男方家庭,且是大家庭,很少單獨立戶,很少與父母分開生活。但是今天,往往是男女雙方結婚后就與父母分開生活,這就需要置備一定的物質基礎。因此今天的彩禮,在很多地區(qū),已經(jīng)演變?yōu)槟蟹礁改富蚰蟹狡渌H友,為了籌辦結婚和購置婚后共同生活的物品,而贈送給男女雙方的共同的財物。這種性質的贈與,實際上與前面所說的第三種婚前贈與相同。對于這類性質的財產(chǎn),筆者認為,最好是結合最高人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的規(guī)定和《合同法》關于贈與合同的規(guī)定而綜合處理。那就是:(1)贈與人在贈與財產(chǎn)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任意撤銷贈與,贈與財產(chǎn)的權利一旦轉移完成,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2)雖然贈與財產(chǎn)的權利轉移完成,但是,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這時男方請求女方返還贈與財產(chǎn)的,應予支持。(3)贈與財產(chǎn)的權利已經(jīng)轉移完成,并且男女雙方已經(jīng)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未同居生活或者贈與財產(chǎn)而造成贈與人生活困難的,離婚時,贈與人請求返還的,應予支持。(4)贈與財產(chǎn)的權利已經(jīng)轉移完成,并且男女雙方已經(jīng)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同時也不存在未同居生活或者造成贈與人生活困難兩種情形的,贈與財產(chǎn)按婚后夫妻共同共有財產(chǎn)處理。離婚時,考慮到財產(chǎn)的來源,可以給贈與人一方適當多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六條規(guī)定:“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chǎn)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chǎn)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xù)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guī)定處理?!?/p>
依據(jù)這一規(guī)定,在婚前,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chǎn)贈與另一方,在贈與房產(chǎn)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xù)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guī)定處理,也就是,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但是“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jīng)過公證的贈與合同”除外。
那么,這里的“房產(chǎn)”是否可以視為一種彩禮?對此,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并未明確規(guī)定。理論上有人認為,此處的“房產(chǎn)”應作廣義的理解,包括作為“彩禮”的房產(chǎn),也就是基于彩禮習俗而贈與的房產(chǎn),也包括彩禮習俗之外的婚前贈與的房產(chǎn)。[2]而房產(chǎn)一但作為彩禮,那么,當事人一方贈與房產(chǎn)變更登記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同時,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條仍有適用的余地,即,如果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或者雖然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同居生活而現(xiàn)又提出離婚的;或者婚前給付房屋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且現(xiàn)又提出離婚的,出現(xiàn)這三種情形,即使已經(jīng)辦理了房屋產(chǎn)權變更手續(xù),房屋也應當返還。如果不存在婚姻法司法解釋(二)所規(guī)定的三種情況,那么,婚前贈與的房產(chǎn),將作為受贈人的婚前個人財產(chǎn),即使在婚后,也是只屬于受贈人個人所有。
婚前贈與行為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財產(chǎn)處理形式,因其與情感密切相關,與交往的男女雙方及其家庭親友密切相關,故其復雜因素眾多,非一般贈與所可比擬,因此僅用我國《合同法》中有關贈與合同的規(guī)定來處理婚前贈與關系,顯然是不全面、不完善、沒有針對性的。因此,有必要總結實務經(jīng)驗,提出直接的、有針對性的立法規(guī)范,從而更好地處理婚前贈與財產(chǎn)法律關系。
[1]王振民,吳革.婚姻家庭糾紛指導案例與審判依據(jù)[M].法律出版社,2011:3-5.
[2]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案例解讀婚姻法司法解釋(三)[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17.
OnPropertyRelationshipofDonatioAnteNuptias
Kong Qinghua
(Jixi Jiguan District People’s Court, Jixi, Heilongjiang 158100, China)
There is no clear and specific regulation about the property relationship of ante nuptias in China .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judicial practice to study the legal attributes of the property relationship and find out the policies to deal with those problems. We discuss relevant legal problems concerning donatio ante nuptias and point out that the cost of co-financing a wedding by both men and women does not belong to a Donatio Ante Nuptias.
nonatio; property relationship of ante nuptias; betrothal gifts
ClassNo.:D923.9DocumentMark:A
宋瑞斌)
孔慶華,一級法官,雞西市雞冠區(qū)人民法院。
2096-3874(2017)12-0099-04
D923.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