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大學都各具特色,他們的名字、建筑、老師、學生甚至食堂阿姨都各有特點。但有這么一棟樓,在上千所大學里都叫同一個名字——“逸夫樓”。
無處不在的逸夫樓
在上大學之前,或許很多人都沒聽過邵逸夫這個名字,但在上了大學之后,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論你是清華北大的高材生,或是一些省級大學的優(yōu)秀生,你都會發(fā)現(xiàn)有這么一棟樓,它或是教學樓,或是圖書館,或是科技館醫(yī)務樓,或是文化藝術樓,但無論它是什么樓,它的名字都叫作“逸夫樓”。每個學生在第一次聽說這棟樓的時候,都會以為這是自己學校所獨有的,這就大錯特錯了。你只要拿出手機,點開地圖,搜索“逸夫樓”,你會發(fā)現(xiàn)密密麻麻的點遍布你手機上的地圖。這就是逸夫樓,無處不在的逸夫樓。
邵逸夫與“逸夫樓”
逸夫樓之所以叫“逸夫樓”,因為這棟樓是由香港電影大王、邵氏影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邵逸夫先生捐款建造的。從1985年開始,邵逸夫在中國大陸地區(qū)持續(xù)捐資辦學。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邵逸夫先生捐助內地科教文衛(wèi)事業(yè)的資金達25億元,捐助項目超過3000個,其中80%以上為教育項目,受惠學校超過千所。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會拿出1億多元用于支持內地的各項社會公益事業(yè),對于中國教育事業(yè)更是情有獨鐘。正如他所說:“國家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yǎng)靠教育,培養(yǎng)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見證一代又一代人青春的逸夫樓
20多年來,華中科技大學逸夫圖書館已成為一代代師生的集體記憶。已經退休的老教授回憶道:“逸夫圖書館是當時全校最漂亮的地方,學生們在這里讀書、戀愛。那幾屆學生只要拍畢業(yè)照,都以逸夫圖書館做背景?!?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2/27/qxlk201702qxlk20170216-1-l.jpg" style="">
武漢大學逸夫人文館,1994年在“武漢市改革開放以來建筑評比”中,被評為十大建筑之一。專家評議組成員之一、清華大學宋澤芬教授稱贊其為“全國最美大學校園里最美的一棟建筑”。這座武漢大學地標在2009年還獲得中國建筑學會頒發(fā)的“建筑創(chuàng)作大獎”。
作為一個電影人,邵逸夫先生拍過無數精良的電影,但他一生中拍過的最好看的電影,最令人難忘的電影,就是遍布中國的“逸夫樓”,這部“電影”遠比他所拍攝的任何一部電影都要精彩,都更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