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芳,高杰,李丹丹,劉燕燕(河北省大城縣林業(yè)局065900)
金絲小棗采收、烘干、晾曬技術(shù)
張玉芳,高杰,李丹丹,劉燕燕
(河北省大城縣林業(yè)局065900)
金絲小棗的采收時期與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有密切的關(guān)系,且對它的貯藏性有很大的影響。若過早采收,不僅果實的大小、質(zhì)量達不到最大程度,而且果實內(nèi)部營養(yǎng)成分達不到要求,色、香、味均欠佳,達不到它固有的優(yōu)良性狀和品質(zhì);采收過遲,果實已經(jīng)完全成熟,接近衰老階段,失去其商品價值。紅棗的采收應以完熟期采收為宜,此期特征為果皮紅色加深,果肉開始變軟,含水量下降,近核處果肉變成黃褐色(糖心),果柄退綠轉(zhuǎn)黃,這時果皮出現(xiàn)皺紋,色澤紫紅,果肉呈金黃色,用手掰開可以拔出糖絲,這是金絲小棗突出的特征,此時是采收的最佳期,時間在秋分節(jié)前后。也可在采前5~7 d噴1 500~2 000倍40%乙烯利催落。
2.1 烘干的好處1)小棗烘干能極大地降低采后漿爛果率,提高貯藏性能。2)節(jié)省時間、精力和場地,18~24 h可烘干一批。自然晾干需15~20 d。3)提高產(chǎn)品等級和質(zhì)量。4)提高制干率。5)可提早上市。
2.2 烘干方法工藝流程:分級→清洗→裝盤→加熱→排濕→均濕→出房→晾曬→包裝。
2.2.1 分級金絲小棗采收后,根據(jù)棗的大小、成熟度進行分級,同時把其中的漿爛果、傷果、枝、落葉等雜質(zhì)清除掉。
2.2.2 清洗把經(jīng)過分級后的金絲小棗放入清水池內(nèi)清洗干凈,以提高烘烤后的棗果品質(zhì)。
2.2.3 裝盤和入烤房把清洗后的小棗裝入棗篦子,厚度以兩個棗為宜。然后放入烤房中的烤架上。
2.2.4 加熱棗裝入烤房后,把通風口關(guān)嚴,點火升溫。在4~6 h內(nèi)溫度升高到50~55℃(用手摸感覺微微發(fā)熱時為35~40℃;棗上有微皺紋時,微微發(fā)燙時,棗的溫度為45~50℃),棗溫到50℃時水分才大量蒸發(fā)。果面凝露消失后進入下一個階段。在升溫的過程中要注意經(jīng)常抖動棗篦子,以利于棗受熱均勻。
當棗果出現(xiàn)皺紋時可出烤房,在陰涼處陰干,這樣出來的棗果和自然晾曬的色澤差不多。
2.2.5 晾曬出烤房后的棗要放在遮蔭處或房屋內(nèi)晾曬,不要被太陽直曬,否則棗果面發(fā)黑,影響棗果品質(zhì)。堆放的棗厚度不能超過1 m,每平方米放1個草把,以利于通風。紅棗存入10~15 d后,至果肉里外硬度一致、稍有彈性為止就可裝箱進入市場。
小棗采收后,須分類晾曬。選地勢高燥、向陽的地方搭箔,箔距地面20 cm。將棗在箔上攤5~10 cm厚,每天用木耙摟7~8次,特別是11:00~14:00,太陽光強,要多摟幾次。這樣曬出的棗色澤均勻,不出陰陽面,日落后堆壟用席蓋好。第二日露水干后再攤開曬,這樣3~5 d后改為晾曬,即早晨攤開,11:00堆集,14:00攤開,傍晚收壟封蓋。10 d后當含水量降至28%以下,皮紋理細淺、手握有彈性時,可將其裝入席桶蓋好,每天通風3~4 h。蔫棗以翻箔和倒箔為主(用木锨將棗堆底部的翻到上面來,把上面的翻到下部去)。雨水多的年份易霉爛,要多曬少晾;雨水少的年份要早并箔,以防曬太干。僵爛棗要先堆在箔上,每天揭席通風,不用攤開曬,注意不要堆的太厚,以免發(fā)霉。
棗在晾曬中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不要把剛采收的棗在地面上堆大堆過夜。2)晾曬要均勻并隨時分級。3)雨天要及時封蓋棗堆,以防雨水滲漏。4)連陰天時要注意檢查堆內(nèi)溫度,以防堆內(nèi)溫度過高而變質(zhì)。小棗晾曬到用手抓起一把,攥時頂手,松開后能還原為度。此時把棗掰開,肉與核能分離,含水量約在30%以下。水分過多,貯藏和運輸過程中易霉爛;水分太少,棗皮皺紋深,肉質(zhì)硬,失去彈性。
10.19440/j.cnki.1006-9402.2017.02.041
郵箱:zhyf4157@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