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滴雨水會認為自己造成了洪災。當一個惡行的鏈條足夠漫長,長到處在這個鏈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人都看不到這個鏈條的全貌時,這個鏈條上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理由覺得自己無辜……而所謂人性的覺醒,就是從自己所隱身的角色中抽身出來,恢復成獨立完整并需要為自己一舉一動負責的人,在更廣闊的天空下,看到雨滴如何匯成洪水。
——作家劉瑜
人無媚骨何嫌瘦,家有藏書不算窮。能耐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妒是庸才。
——學者馬識途的兩副對聯(lián)
70后覺得80后“不靠譜”;80后認為90后“非主流”;90后認為00后“二次元”。每一個時代都有鮮明的特點,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華為CFO孟晚舟與清華學子對話
別人都要生二胎,我爸媽不用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有了小兒子——手機。
——江蘇第二屆全國少兒詩會大賽,常州費東小詩《手機》獲一等獎
一個達成一致意見的社會,就是一個衰老的社會。現(xiàn)場那樣聽崔健的老歌迷,很有可能面臨要為孩子買房的難題。如今的90后青年,不可能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指望一無所有還能泡妞。他們中的大部分,依偎在電腦前玩游戲,依靠父母的資助來買房,他們雖然無力應對現(xiàn)實,但卻早已認清現(xiàn)實。和1986年的青年相比,2016年的青年,早已顯示出老成之相。
——新京報文章《時代與歌迷一起老去,只有崔健還孤獨地站在那里》
有人問我人的最大弱點,或人的劣根性是什么,我說就是享受著電腦之便利卻瞧不起比爾·蓋茨,品嘗著蘋果之美味卻挑剔說喬布斯吸毒。容得下成千上萬個平庸乏味,容不得一個半個創(chuàng)新冒尖,恨人有,笑人無。至少在這一點上,很多活著的人早就死了,而且腐爛發(fā)臭。
——現(xiàn)任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
國學熱看上去是傳統(tǒng)文化熱,這是好事情,但是如果做得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F(xiàn)在外界對老子和孔子的很多宣傳,并不是真實的老子和真實的孔子。老子的《道德經(jīng)》在很多人眼里成了一種時尚,可很多人根本沒有研究過老子,甚至都不懂老子。
——復旦大學教授裘錫圭
生活貧苦的時候講究吃好喝好,但現(xiàn)在生活好了都提倡減肥,中國文化也是這樣,只有做減法才能顯示出其筋骨和力量,做君子不做小人,要多做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人?!白鼍?,不做小人”,這也是中國文化做減法以后的結論。
——文化學者余秋雨
西方衰落、中國崛起、恐怖主義、系統(tǒng)危機、民主失調(diào)、“地震”頻發(fā)、網(wǎng)絡監(jiān)控、共享經(jīng)濟、社會風險、巨大革命。
——西班牙語版《外交世界》月刊主編伊格納西奧·拉莫內(nèi)特提出的“世界新體系的十大特征”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