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輝志
每到春節(jié)臨近,關(guān)于春運的報道就鋪天蓋地而來,難以購買的火車票讓人揪心。其實,當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時期,也有過十分揪心的 “知青春運”。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發(fā)生在中國大地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將城市里千百萬初中和高中學生送到各地農(nóng)村。之后每逢春節(jié),知青紛紛回家探親,人員流動規(guī)模雖不如現(xiàn)今的春運,但也造成那一階段鐵路客運的擁擠,個中的艱難辛苦,知青們都難以忘懷。
比如上海城北的彭浦火車站原來是一個貨運車站,1969年到1970年,被臨時用作“知青列車”的始發(fā)站,在運送知青的高峰時期,幾乎每天都有一列火車,滿載剛從學校出來的十七八歲的青年,奔赴各地農(nóng)村,其中很多是到邊遠地區(qū)的,如黑龍江和云南。
知青此去是要在目的地安家,所以被褥、衣服和各種生活日用品都要帶上,每趟專列后面便是運行李的車廂。如此滿載而去的一趟趟知青列車,也就預示著未來知青返家探親時鐵路要面對的運輸壓力。
比如當時黑龍江國營農(nóng)場的知青,每年享有12天的探親假,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在春節(jié)期間回家探親,一來過年家人團聚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二來此時正值農(nóng)閑,請?zhí)接H假容易得到批準。
不過,那時回家探親是非常辛苦的事。據(jù)上海知青沈達文回憶,1970年他回老家探親時正逢寒冬臘月,外面冰天雪地,知青們裹著厚厚的棉大衣,坐在去場部拉燃煤的牛車上,晃悠了差不多一小時到達黑龍江鐵路線最北端的小鎮(zhèn)龍鎮(zhèn),在那兒坐火車到哈爾濱。那趟車是慢車,沿途停的站多,等到達終點站,大半天都過去了。由于在龍鎮(zhèn)買的是到上海的慢車通票,所以在哈爾濱車站轉(zhuǎn)車時必須辦理簽票手續(xù),即補足錢款后,換取一張由哈爾濱至上海的56次快車車票。
說到這56次車,許多上海知青一輩子都忘不了。春節(jié)期間,這趟車的多半旅客都是返家探親的京津地區(qū)和上海的知青,尤以后者居多,綠色的車廂里,“京片子”(北京話)、“津嘴子”(天津話)和“上海閑話”交織,非常有趣。
那一次沈達文運氣好,簽到的是座位票。如果拿到的是站位票,就要憑運氣或本領在車上找座位了;并非所有56次車的座位票都由哈爾濱車站發(fā)售,有一些座位票是留給沿途一些城市的乘客購買的。
等車啟動后,到各個車廂尋覓,總能找到個別空位;運氣好的話,那個座位全程可能都是空位,那就屬于你了。實在找不到座位,就要勤動嘴,逐個問有座位的旅客此行的目的地,或憑他們的地方口音判斷他們是否會在中途某地下車,然后站在他們座位旁候坐。因為火車要運行兩天,即便半程有座位,也比一路站到上海強。
其實即便有座位,旅途亦是相當辛苦和難熬的。首先,長時間坐著不動,和對面座上的人腿碰腿,難以伸展,就讓你難受得要死。其次,到了晚上,只能坐著睡,肯定睡不沉,很多時候是似睡非睡,或不斷醒來,而睡不好覺也讓你感到異常疲乏。再有就是食物,火車上有時并不能保證有盒飯和熱水供應。幾十個小時的坐車,吃不好,加上休息不好,每次探親路上都讓人精疲力盡。
不過,那時的知青們都年輕,挺得住。他們總能想出辦法把自己變得舒服一點。比如,有的人鋪一張報紙就睡在座位底下,也有人等夜深了,車里沒多少人走動時,就臥倒在座椅之間的走廊上。還有些個子小的人,爬到行李架上去睡覺的,雖說比較危險,但也顧不了那么多了。這些人給留在座位上的人騰出空,讓他們也好平躺下來。到了下半夜,車廂里人們東倒西歪地睡覺,地上也躺滿人,此時想要到車廂兩頭去上廁所,就得在躺倒的人身體之間見縫插針找“落腳”點,并要越過重重障礙。
每到停站的空隙,知青們就下車,活動一下筋骨,到有水龍頭的水槽那兒洗把臉,看看站臺上有沒有賣食品的手推車,買一些東西填肚子。車廂里人多又密不透風,空氣渾濁,能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也讓人神清氣爽,所以這十幾分鐘對于他們來說是相當寶貴的,有人戲說這是監(jiān)牢里的人出來“放風”。
由于春節(jié)期間從黑龍江回上海的知青太多,后來幾年,鐵路部門在此期間增開了一輛由龍鎮(zhèn)直達上海的臨時列車。這趟車稍微慢一些,主要是因為它是臨時客車,時不時要給別的快車讓道。它經(jīng)常會在一個小站停下,幾分鐘后就會有另一輛火車從旁邊軌道上呼嘯而過,過后車才重新啟動。
臨時客車從龍鎮(zhèn)出發(fā)后,沿途不斷有知青上車,快到哈爾濱時就差不多坐滿了,以后上車的知青要費很大勁找座位或等空位。好在都是知青,大家互相體貼和幫助,有座位的人不時起身站立,讓沒座的人坐一會兒,就這樣一路到上海。
知青們回老家,都要想辦法帶一些東北的特產(chǎn)回去給家人,如黑木耳、榛子、黃花菜,能買到黃豆更好,但這些東西有時也不好買。還有的知青實在沒東西可拿,就帶了幾個當?shù)睾谕恋乩锷L的特大個馬鈴薯,每個都七八兩重,讓家里人看了好驚訝。
探親結(jié)束返回農(nóng)場,又是另一種盛況。這時每個知青的行李包都塞得滿滿的,主要是食物和日用品。南方人從小吃米飯長大,而農(nóng)場一日三餐都是面食加玉米碴子,雖說待久了也習慣了,但還是饞米飯,時不時總是想吃一口,所以行李包里總裝有一些大米。
農(nóng)場雖然養(yǎng)豬養(yǎng)牛,但平日卻很少吃到肉,頓頓都是蔬菜湯,知青們就揀些能儲存得久的咸肉和香腸帶去農(nóng)場。那些年各地物資都匱乏,上海還算是比較好的,尚能買到一些副食品。有一種南京產(chǎn)的香腸比廣式香腸便宜,知青們就買許多帶回農(nóng)場。休息日,幾個人聚一塊兒,煮上一鍋米飯,外加一塊咸肉或香腸,那就是神仙過的日子。
那時上廁所用的衛(wèi)生紙和洗衣服的肥皂,都得憑票限量供應,上海也不例外,而農(nóng)場里這些東西更是“緊俏”商品,所以知青們的行李包里也少不了很多日用品,無論吃的、用的,其中大部分都是父母親省下來給他們的,百萬知青也牽動著百萬父母的心。
因為人人都大包小包帶東西,所以返回黑龍江的知青列車行李架上,都塞得滿滿的。每次車廂的門一打開,人們爭先恐后地上車,就是沖著行李架去的;先上去的人會將車窗打開,讓家人經(jīng)窗口往車里傳遞行李包。很快,行李架就會被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行李包所占滿。帶著親人的祝福,知青們開始了新的返回農(nóng)場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