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得很大,很靜。
她來了,不是攜著風(fēng)搖著樹喧鬧著來,而是靜靜地靜靜地,沒有預(yù)約,飄飄灑灑,鋪天蓋地。下得越大,越安靜,像柳絮因風(fēng)而起,像鵝毛悠然落地。她不會像雨水那樣肆意流淌,也不會在檐下點點滴滴地訴說。
她來了,喜愛地將春的絢麗、夏的燦爛、秋的幽情擁入懷中。自然的一切默默地享受著她綿綿的愛撫,山林中的茅屋,冰河上的拱橋,公園里的假山,街邊的樹……都頂著厚厚的絨帽,溫暖而恬靜。
她來了,這個冷美人身著一襲素衣,像梨花開滿玉樹,盡顯婀娜姿態(tài),雖然不是濃妝艷抹,但她的樸素恰恰成全了這個世界的多彩。
看,她正安靜地做著自己的事,悠閑自在。
貼在臉上,瞬間化成一絲驚喜;跳上睫毛,調(diào)皮地窺視著眸子里那個精靈的影子。天空雖是灰色的,但并沒有把陰郁帶給人間:孩子們在雪中翻滾嬉鬧,打雪球,堆雪人;“小紅帽”在雪地上踩出兩行歪歪斜斜的腳印,“小藍帽”在旁邊也踩出兩行“車轱轆印兒”;爺爺拉著雪爬犁,像河邊虔誠的纖夫;小孫子坐在爬犁上揮著小鐵鍬,像是在平靜的水面上劃著快樂的小船。
當(dāng)白日的喧囂和浮華散去,朦朧的燈光透過玻璃窗,折射出童話般的彩色世界。雪花從路燈的光里簌簌飄落,站在雪地里仰望天空,伴著落英的聲音,整個人仿佛蕩漾在梨花雨間。夜在雪的襁褓中像熟睡的嬰兒,安詳而柔和,讓人感覺不到天寒地凍,反倒覺出一絲暖意。
也許是出于嫉妒吧,午夜的“大煙兒炮”攪亂了夜的靜謐,沖撞著,叫囂著,無孔不入,肆無忌憚地蹂躪著無辜的雪花,綁架著雪花去封山堵路。一改溫柔本色的雪花瞬間變得潑辣起來,借著風(fēng)力變幻出“銀蛇”“長劍”,你看,就連屋頂上的雪檁子也如玉城雪山般展示出傲人的棱角……這些景致是那個“獨釣寒江雪”的披蓑之翁難以領(lǐng)略到的??!
風(fēng)沒有讓乾坤扭轉(zhuǎn),之后一切歸于平靜。待晴日,紅妝素裹,千里如畫。
北大荒的雪?。]有芬芳,也要開放;沒有彩妝,也惹人青睞。她有過孤獨和彷徨,卻用純凈、包容、大度和傲氣編織成一條厚重的哈達,獻給廣袤的黑土地,因為她的目標(biāo)是春天!
作者簡介:吳一兵,男,中學(xué)教師,黑龍江省北大荒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以詩歌、散文居多,散見于《黑土情》《北大荒文化》《北大荒日報》等報刊,以及“濃情黑土地”網(wǎng)絡(luò)平臺。詩歌《花間意》曾獲得“蘭井·嘉熙地杯”全國詩歌大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