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麻麻233
女兒已經(jīng)兩歲半了,愛跑愛跳愛唱歌。就是這么靜靜地看著她,我都覺得心里有大大的滿足。有時候,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你在鏡子里看到童年的自己。
看著孩子玩鬧快樂的背影,我會忍不住想:“在我小的時候,背后會不會也有這么一個人,靜靜地看著我,愛著我呢?”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小的時候因為爸媽工作忙,所以基本是爺爺奶奶把我們姐弟三個帶大的,我媽說“我都沒有給你洗過一次澡”,也不知道媽媽是夸張地這么說,還是她想把養(yǎng)育我的功勞全部讓給奶奶。
雖然現(xiàn)在很多理論不提倡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爺爺奶奶給了我最快樂的童年。我人生最初的記憶,是在奶奶的背上,她背著我喂豬做飯,天氣很冷,但是奶奶的背很暖,這種溫暖時至今日我依然能夠記得。自己當了媽媽之后,在養(yǎng)育孩子的煩瑣中,越發(fā)能夠體會奶奶當時的不易。我們姐弟三個年齡只隔3歲,所以基本上奶奶都是背上背一個,左手右手各牽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應該很小開始就成為家里的勞動力,但奶奶卻從不要求我們幫她分擔家務,在農(nóng)村長大卻不會插秧不會種菜不會挑水,現(xiàn)在想想,當時的我們多么不懂事呀。
小時候沒少惹奶奶生氣,但她從來沒有打過我們,實在氣得不行,她就把門一關(guān),第二天又像沒事人似的早早起來做家務,我從來沒見過她生氣,也沒見過她流淚,所以小時候,我總覺得奶奶不會生氣,或者她只要睡一覺就好了。但也許在緊閉的房門后面,奶奶只是把眼淚留給自己。
奶奶走的時候68歲,這實在不是一個高壽的年紀,她沒有享受一天她應得的幸福和安樂,所以每次想起奶奶,就像有一堵墻重重壓在心上,有傷心難過,更多的是自責。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多么希望可以回到奶奶身邊,對她說一聲“我來幫您吧”。
奶奶就像一棵大樹,而我卻像一棵小樹。小樹慢慢長大了,大樹卻不再參天蔽日,而是不堪風雨地倒下了。
我經(jīng)常會幻想,奶奶如果活到現(xiàn)在,應該75歲了,剛剛邁入花甲,一頭銀發(fā)但是身體卻矯健得很,她那么愛美,一定會喜歡跳廣場舞的。我教她用微信和我視頻,教她刷淘寶買買買,她應該很快就能學會這些新技能,因為年輕的時候,她就非常好學。
冬天給她買最暖和的羽絨服,夏天給她買最舒服的涼鞋,她嫌棄我買的款式不夠好看也沒有關(guān)系。再帶她吃遍所有好吃的小吃。每天下班一打開門,迎來第一句就是她的“你回來啦,今天怎么這么晚???”
幻想雖然是幻想,也不是沒有辦法成真,只是我把服務的對象換成了我媽。斯人已逝,活著的人要好好活著。
套用蔣雯麗的一段話:“對于某個已經(jīng)逝去而你卻無法忘懷的親人,我想說我今天好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僅僅是為了有朝一日我們天上見,而是為了今天,我們與父母、伴侶、子女以及自己更好地相處、相見?!?/p>
【素材運用】近乎“溺愛”地默默包攬所有家務,滿心歡喜地靜靜看著“小樹”長大,奶奶盡其垂暮之年,將她的愛不求回報地延伸到孫子孫女的身上,這是多么偉大的愛!我們身邊一定也有一位這樣的“奶奶”——你生病了,她忙前忙后地細心照料;你成長了,她小孩一般地笑逐顏開。眼里看到的全是你,心里牽掛的總是你,親情之愛是我們成長的后盾、永遠的天堂。
【適用話題】祖孫情;行孝;付出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