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珍
【摘要】 目的:評價生長抑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在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時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消化內科收治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患者5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29例,治療組采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治療。對照組采用垂體后葉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治療。兩組均常規(guī)應用抑酸、補液擴容等治療。結果:治療組顯效率68.9%,有效率為96.5%,對照組顯效率為41.4%,有效率為68.9%,治療組顯效率及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平均止血時間為(5.7±4.2)h,對照組平均止血時間為(8.3±5.6)h,治療組平均止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再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血壓明顯升高、尿量明顯減少、腹痛、嘔吐等循環(huán)及消化系統(tǒng)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生長抑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在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時療效顯著,副作用較少,可作為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治療的首選,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 生長抑素; 垂體后葉素; 三腔二囊管;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療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6.0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6-0029-02
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是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死亡率可高達40%~70%,是肝硬化的主要死因之一[1]。這些患者因門脈高壓在急性出血時,往往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致嚴重失血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合并腹水、凝血功能異常,及時止血能挽救大部分患者的生命。急性大出血時采用急診胃鏡下套扎往往難度大。筆者所在科采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與垂體后葉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治療對比,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消化內科確診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58例,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2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經肝膽脾彩超、胃鏡確診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伴有嘔血、便血等符合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癥狀。男46例,女12例,平均年齡(45.6±6.5)歲。病因:乙肝后肝硬化34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丙肝后肝硬化8例,乙肝聯(lián)合丙肝肝硬化4例。其中初次出血20例,再次出血入院38例?;颊呷朐汉缶M行心電監(jiān)護,完善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肝功能、乙肝三對、丙肝抗體等檢驗,進行床邊肝膽彩超檢查。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組采用生長抑素(0.9%氯化鈉注射液24 ml+生長抑素6 mg泵入,1 ml/h)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治療。對照組采用垂體后葉素(0.9%氯化鈉注射液25 ml+垂體后葉素30 U泵入,1 U/h開始泵入,根據患者出血情況調整注入速度)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治療。連續(xù)用藥1~3 d。兩組均常規(guī)應用抑酸、補液、擴容等治療,根據失血情況進行輸注紅細胞及新鮮冰凍血漿。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1)根據治療前出血情況,觀察治療后24 h內止血情況。①顯效:6 h 內出血停止,無嘔血,黑便停止,生命體征基本平穩(wěn)。②有效:24 h內出血停止,無嘔血,黑便漸止。③無效:24 h后仍有嘔血,或黑便不止,甚至出現休克或病情加重。對比兩組患者顯效率及有效率。(2)比較兩組患者止血的平均時間,止血標準為患者停止嘔血,生命體征基本穩(wěn)定。(3)比較兩組止血后再出血率,以出血停止后又再出現嘔血,血紅蛋白又再明顯下降為再出血標準。(4)垂體后葉素可引起血壓升高、尿量減少、腹痛、嘔吐等消化及消化系統(tǒng)并發(fā)癥,有時需要下調垂體后葉素入量或者應用硝酸甘油控制血壓。觀察兩組患者血壓升高、尿量減少、腹痛、嘔吐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SPSS 20.0軟件包對所有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止血及再出血情況比較
治療組顯效率及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平均止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再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血壓明顯升高、尿量明顯減少等循環(huán)系統(tǒng)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腹痛、嘔吐等消化系統(tǒng)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病情兇險,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誘發(fā)肝性腦病,死亡率高、預后差,是肝硬化致命的并發(fā)癥。即使經非手術療法止血,復發(fā)率仍高,再出血死亡率更明顯高于初次出血[2]。因此處理緊急出血是搶救患者生命的關鍵。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三腔二囊管壓迫,內鏡直視下注射硬化劑、曲張靜脈套扎,噴灑藥物等,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等外科手術往往效果不佳,而且短時間內難以實施。藥物治療包括一般對癥處理,血容量恢復,包括輸注同型濃縮紅細胞、新鮮冰凍血漿,早期降低門脈壓藥物應用,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應用。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根本原因為門脈高壓,通過降低門脈高壓,可減少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為降低門脈高壓藥物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3]。每一種治療方法都有其優(yōu)越性和一定的弊端存在,這要根據患者的即時病情選擇不同治療方案[4]。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是垂體后葉素靜脈滴注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垂體后葉素含縮宮素和抗利尿激素,其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中的作用主要通過抗利尿激素發(fā)揮作用,可通過收縮內臟血管,減少門靜脈血流量,降低門靜脈及其側支循環(huán)的壓力從而控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止血率約40%~60%[5]。但其作用選擇性較差,常影響全身血流動力學,可引起血壓明顯升高及尿量減少,并可收縮冠狀動脈,甚至導致心肌或腸系膜梗死,可出現腹痛、嘔吐、心悸、胸悶等癥狀,副作用大[6]。三腔二囊管作為一項傳統(tǒng)的止血方法,在門脈高壓性上消化道出血方面有其獨特的療效。以往因為使用較高的食管壓力和胃底拉力,同時因為患者的恐懼心理,造成三腔二囊管應用失敗率較高。但最新研究表明,目前應用的三腔二囊管套管柔軟[7],在插入患者體內的時候極大降低了刺激性,同時有研究表明在食管氣囊充氣量較之傳統(tǒng)的要減少,胃管引力也較傳統(tǒng)的降低[8],因此患者的耐受性較高而效能并未降低。本研究同樣是應用質地柔軟的三腔二囊管,充氣量及壓力稍偏低。
生長抑素是近年來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新型止血藥物,它可以迅速減少內臟血流量,尤其是為食管胃底進行供血支持的奇靜脈[9],而且能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這對于出血的胃底食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無疑也對止血有利[10-11]。由于生長抑素的高度選擇性,故在常規(guī)劑量下不會引起冠狀動脈強烈收縮而產生心肌缺血等反應,而且不伴全身血流動力學改變,故短期應用幾乎沒有嚴重不良反應[12]。本研究中應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顯效時間短,顯效率及有效率明顯高于應用垂體后葉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治療,平均止血時間短,再出血發(fā)生率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于并發(fā)癥,生長抑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治療,沒有發(fā)生血壓明顯升高的并發(fā)癥,尿量明顯減少發(fā)生率極低(3.4%),較對照組明顯低,而腹痛、嘔吐等消化系統(tǒng)并發(fā)癥同樣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生長抑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的并發(fā)癥少,而且效能明顯高于垂體后葉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
總之,本研究應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在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效果顯著,副作用較少,可作為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治療的首選,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田艷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不同保守治療的療效比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7):136-137.
[2]劉新民,池肈春,馬素真.胃腸及肝膽胰疾病鑒別診斷學[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03:131-135.
[3]姚運河.肝硬化門脈高壓癥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現狀[J].中華全科醫(yī)學,2009,7(2):766-767.
[4]樓樂清.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誘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8):44-45.
[5]陳旭峰,向正國,李科軍,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4例[J].臨床醫(yī)學,2010,30(3):100-101.
[6]張啟確.思他寧與垂體后葉素加三腔二囊管聯(lián)用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療效比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23(5):725-726.
[7] Erden A,Idilman R,Erden I,et al.Veins around the esophagus and the stomach:do their calibrations provide a diagnostic clue for 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J].Clinical Imaging,2009,33(1):22-24.
[8]倪德生,胡勝軍,林恒軍,等.生長抑素聯(lián)合三腔二囊管治療門脈高壓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臨床觀察[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7,19(4):246-247.
[9]劉壯.生長抑素與三腔二囊管聯(lián)合去氨加壓素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9):52-53.
[10] Beales I L.Regulation of gastric function by gastric releasing peptide[J].Gut,2002,50(6):897-898.
[11]黃國敏,馬明遠,莊志浩,等.三腔二囊管聯(lián)合自制食道囊上注吸管在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中的應用[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3,25(9):554-555.
[12]丁偉,張囡囡,李惠靜,等.生長抑素治療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6,33(5):850-851.
(收稿日期: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