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士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清代·高鼎)。春天吹拂,草長鶯飛,綠柳搖曳,翠煙如織,那是一幅何等優(yōu)美的春天風景畫卷。
的確如此,那“長堤曲沼萬垂絲”的柳樹風光,早成了詩人點綴春天的題材。你看,唐代杜甫的“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顯示了春天的無限生機。白居易的“一樹春風萬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詩人通過寫春風柳條,描畫了初春時節(jié)萬物復蘇、生意盎然的景象。唐代楊巨源的“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痹娙斯P下的柳樹雖剛剛吐出幾顆嫩黃的柳眼,卻已報告春的蘇醒。唐詩人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睂⒋沽鴮懗衫w纖婀娜的美人,把春風比作“剪刀”,想象奇特,給人以全新的感受。
柳不僅將大自然點綴得如詩似畫,也與人們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屆清明,民間常在屋門或瓦檐插上柳條,有些姑娘則折柳編冠,以示珍惜青春,正如俗語所說“清明不插柳,紅顏成皓首”。柳常用來擬女子,如歐陽修的《長相思》:“花似伊,柳如伊,花柳青春人別離,低頭雙淚垂……”女子秀眉細長如柳葉,稱“柳眉”,如王衍詩《甘州曲》:“柳眉桃臉上勝春”、白居易的《長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垂淚?”女子腰身若柳條柔軟,稱“柳腰”,如韓屋寫道:“柳腰蓮臉本忘情”。
柳與“留”諧音,“絲”與“思”諧意,民間有折柳贈別之俗,以柳絲依依來表達“留戀相思”,《詩經·小雅·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吟唱。隋朝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顯露了離別的傷感。而唐代楊巨源的“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則如一幅“灞陵送別圖”。北宋歐陽醉翁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绷髀读藢偃说钠诖?。明代陸娟的《代父送人還送安》詩:“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到江南?!痹娙艘粧咚托性娭谐S械膫袣夥?,寫得歡快明朗,表達了對友人的良好祝愿。
柳,細枝萬千,清麗瀟灑,無不勾起人們的游思。神州賞柳佳處多,著名的如杭州西湖處處垂柳成蔭,尤其是春天,柳絲拂堤,黃鶯啼鳴,更富詩意,“柳浪聞鶯”為西湖十景之一。濟南大明湖沿岸植滿柳樹,每逢春天,翠柳拂水,春色滿堤,詩人贊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揚州瘦西湖沿堤廣植柳樹,翠柳含煙,湖碧柳綠,春意盎然,“長堤春柳”是揚州瘦西湖的名景之一。甘肅平涼柳湖公園沿湖植柳,柳葉青翠,特別是“柳絮飛時花滿城”的“晴天飛雪”一景名聞遐邇。江西南昌西湖有一亭,為明代徐樟所建,亭旁湖畔垂柳成行,每當春臨南昌,柳絮飛揚,宛若輕煙,景色格外迷人,“徐亭柳煙”為南昌一景。
柳能改善空氣質量,稱得上是大氣“清潔工”。據(jù)測試,1公頃柳林,每天可吸收1噸二氧化碳,同時放出900公斤氧氣。柳樹對氟化氫、氯氣等多種有害氣體具有較強的吸收力,1公頃垂柳每天大約可吸收氟氣3.9公斤。柳樹對汞蒸氣很敏感,當空氣中汞蒸氣增加時,柳葉上出現(xiàn)斑痕,起著預警的作用。柳樹還具有吸收灰塵、消減噪音的作用。此外,柳具有一定的藥用功能,早在戰(zhàn)國時期,醫(yī)學家扁鵲用柳葉熬膏治療疔瘡腫痛。三國時華佗用柳枝治療骨折。祖國醫(yī)學認為,柳葉、柳枝、柳皮等皆可入藥,如柳葉具有清熱、透療、利尿解毒之功用,可治痧療透發(fā)不暢,白濁,療瘡癤腫等。
眼下,又是綠柳垂堤時節(jié)。何不趁此時光,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去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