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寓言故事常常作為題目材料出現(xiàn)在高考作文中,其實,充滿哲思的寓言故事也是寫作時可以充分利用的素材。如若考生能夠抓住寓言故事的要義,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將其靈活地運用于作文中,必會使文章增色不少。下面,我將介紹幾種運用寓言故事類素材的方法,供同學們參考使用。
方法 {故事新編 以“新”取勝}
一些經(jīng)典寓言故事比喻巧妙,寓意深遠,早已為人們所熟知,然而,考生將寓言故事當材料使用時,如果對其主旨挖掘不深,只簡單地選取直接使用的方法,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會給人留下材料陳舊、刻板的印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考生需要從新的角度、不同的側(cè)面對寓言故事類材料進行深入思考、重新解讀,使寓言故事盡可能地為我們文章的主旨服務(wù)。
【案例示范】
霧霾來襲,伸手不見五指。一只饑腸轆轆的青蛙外出覓食,因霧霾太大而不幸迷路。他在一口廢棄的枯井邊唉聲嘆氣時,被井底之蛙聽到了,井底之蛙向他友好地打招呼:“朋友,下來吧,這里空氣新鮮、食物豐富。”井上之蛙聽了,輕蔑地說:“誰跟你是朋友,坐井觀天,不自量力!”井底之蛙揶揄道:“你在上面能看見天?你在上面能呼吸新鮮空氣?你在上面能捉到蟲子?”井上之蛙被觸到痛處,聲音明顯小了許多:“至少,我比你見多識廣。”“哈哈,得了吧,我以前跟你一樣也是生活在井上的,只是不堪霧霾侵擾才跳到井里來的?!本字懿恍嫉馈>现芴ь^看了看霧霾籠罩的天空,猶豫再三,最終還是縱身一躍,跳進了井里。
——優(yōu)秀作文《霧霾下的新寓言》
【技巧點撥】在這篇文章里,作者以敏銳的觸角,選取了當下人們關(guān)注的熱點話題——霧霾來襲?!熬字堋背鲎浴肚f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边@是講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本是比喻見識狹窄的人,然而,作者巧妙構(gòu)思,將老寓言進行新解讀,以故事新編的形式,帶給人們獨特的思考。故事的結(jié)局和寓意發(fā)生了變化,也更符合文章的核心立意。這樣,與時俱進的寓言故事,獨辟蹊徑,新意迭出,發(fā)人深省。
方法 {拓展論證 以“理”取勝}
寓言故事常常用假托或擬人的手法編造而成,其中常寄托著深刻的道理和教訓。在這一點上,寓言故事充分呼應(yīng)了高考作文“思想深刻”的要求。在考場作文中,許多考生青睞議論文這一文體,這就更加要求考生在“靈活運用材料充分說理”這點上有較為深厚的功力。結(jié)合文章立意對寓言故事的內(nèi)涵進行深入挖掘,對觀點進行充分論證,是寓言故事材料運用于議論文中以“理”取勝的關(guān)鍵。
【案例示范】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所有的動物相約去攀登金字塔,看看大伙之中誰能成功登上塔頂,開始的時候,成千上萬的動物都精神抖擻地向頂端進發(fā),但是由于道路的漫長與險阻,堅持下來的動物越來越少,最后,到達金字塔塔頂?shù)闹挥袃煞N動物,鷹和蝸牛。
成功地登上金字塔,是每個動物都心馳神往的,然而,金字塔卻只選擇了鷹和蝸牛。也許,故作聰明的人會說:“鷹天生就具有卓越的飛行本領(lǐng),它登上塔尖輕而易舉?!辈唬阒豢吹搅伺_上一分鐘的精彩與輝煌,卻沒看到臺下十年功的艱辛和汗水。你可知道,鷹從蛋中鉆出來,到翱翔于藍天,它曾歷經(jīng)多少生活的磨難?有過多少次經(jīng)歷死亡邊緣的體驗?
蝸牛呢?它走得太不容易了,以至于每一步都會留下清晰的足跡;它走得太默默無聞了,以至于別人都忽視了它的存在;它走得太無怨無悔了,以至于只有孤獨與寂寞陪伴始終!就是憑著這種堅韌不拔的毅力,這種踏踏實實的作風,這種孜孜不倦的執(zhí)著,蝸牛獲得了成功。
可見,無論是鷹還是蝸牛,在成功的背后,它們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如果說,誰的成功更值得驕傲與自豪,我想,一定是蝸牛。因為,蝸牛的起點與鷹的有著一段驚人的差距。蝸牛的爬行比鷹的飛行艱難得多,因此,它的精神也就更可貴。
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做鷹,但每個人都能做蝸牛。如果你是一只鷹,就趕快展翅高飛吧,藍天等著你。如果你不是,那么,就踏踏實實做一只攀登金字塔的蝸牛,從現(xiàn)在開始!
——優(yōu)秀作文《鷹、蝸牛與金字塔》
【技巧點撥】作者在“要想成功,要么展翅高飛,要么踏實前行”這一立意的指引下,選取了“鷹、蝸牛與金字塔”這則寓言故事進行說理。因為議論文對語言的基本要求是明晰無誤,因此,作者直接陳述寓言內(nèi)容,緊扣材料,抓住鷹和蝸牛的特點,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細致的思考與分析,充分拓展其內(nèi)涵,并加以論證。文章以“理”取勝,有說服力。
方法 {靈活構(gòu)架 以“巧”取勝}
考生若能在寫作時洞察寓言故事中的深意,準確遷移寓言故事的內(nèi)涵,用或簡潔或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出來,定會使文章不落俗套、意蘊豐富。
【案例示范】
“云雀遇到雄鷹,便向雄鷹請教:‘雄鷹叔叔,你為什么飛得那么高呢?‘不,不!雄鷹謙虛地說,‘離藍天,我還差得遠呢!”
劉備他爹把上面這個故事給劉備講完后說:“別覺得咱們是皇帝的遠親,比下有余,就自我感覺良好。咱們家已經(jīng)窮得叮當響了,要比上而知不足,要謙虛,要重振咱們祖宗的雄風,要越飛越高!”
……
劉備臨死時,把他爹講給他的故事講給阿斗聽,并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登基后直接成了雄鷹,但你一定要謙虛,要向上看,記住,你離藍天遠著呢!”
——優(yōu)秀作文《劉備那些事兒》
【技巧點撥】作者構(gòu)思精妙,在文章首尾巧妙地運用了“雄鷹與云雀”這則寓言故事,將其中的意蘊遷移至文章的主線“劉備那些事兒”中,巧妙地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形式靈活新穎,內(nèi)容豐厚深遠。
名師有話說
參考這些方法,考生可以避開素材寫作的俗套,重新挖掘寓言故事類素材的內(nèi)涵,將人們耳熟能詳?shù)脑⒀怨适掠贸鲂乱?、用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