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九英
摘 要:為了發(fā)揮教師評價的終極目標,教師和校方都要做出適當?shù)卣{整,特別是針對農村中小學的教師評價,更應明確評價的目的性,不能盲目的從數(shù)量化來評價一個教師教育實踐的好壞,要講究多元化,對評價的結果展開全面的公開化。
關鍵詞:教育 評價 發(fā)展
教師是民族發(fā)展的靈魂,是公共服務職業(yè)之一,在早期的人類社會中,就有教師的這種職業(yè),但早期的教師只是將自己的經驗交給其他人類,直到孔子的出現(xiàn)才正真的成為了一種謀生的職業(yè)。教師是一種神圣的職業(yè),他深入人心,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豐富的知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的進步,教育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教育方式也越來越多,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我國農村,信息閉塞,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學校的基礎的教學設施不全,與城市學生差距比較大,而且農村的學生比城市的學生多,對教師的需求量也比較多,很多教師都是民辦教師轉正,在就職前沒有受過教師方面的專業(yè)教育和訓練,有的學校工作人員比較少有的教師還要身兼數(shù)職,就連修善座椅板凳、學生們的膳食,包括吃穿住行都是教師的工作,這也讓農村教師們感到身心疲憊,其他的事情多了,在教育上花的時間就少了,導致農村與城市的教育水平相差甚遠,所以,農村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下面將重點針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評價手段進行分析。[1]
一、評價的指導思想
教師是一種評價的職業(yè),是一個評價者,評價學生,評價同事,但同時他們也在被人評價,而他們也正需要這樣的評價,才能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工作情況。教師評價是對教師的工作的一種價值評判,通過對教師的評價可以讓教師們多了解到自己教學方面的不足和優(yōu)勢,對自我工作的認識加強,促進教師在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多多學習進步,也可以跟其他在自己不足的方面比較優(yōu)秀的教師多學習、溝通,學??梢詫⒚恳晃唤處煹玫降脑u價做一個檔案管理,這樣可以讓每一位教師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記錄教師的成長過程,這樣也就自然而然的讓教師在專業(yè)發(fā)展上不斷地進步。為什么要對教師做出評價,歸根結底還是希望能夠調動教師對自己事業(yè)的積極性,激發(fā)教師的工作水平和精神熱情,在競爭中也可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工作熱情,適應國家對教育方面發(fā)展的需要。[2]
二、評價的原則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的學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求知,所以說教師培養(yǎng)學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將學生成績的好壞作為對一個教師的評價標準是不對的,而且一個學生成績的好壞也要看多方面的因素,與性格、心理因素、健康的身體等多方面有關,如果一味的把對教師的評價放在學生的成績上,會讓教師們把其他可能影響到學生一生的東西落下,嚴重影響學生的成長,所以這樣不僅打壓了教師的積極性,還容易讓教師在教學方面對學生帶有情緒化的教學,這是不科學的方式。
三、教師評價的具體措施
1.將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
在農村中小學學校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采取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對一個教師的教育好壞的評價,雖然看上去一目了然,方便了排位,但是這種結果也是比較局限性的,這種數(shù)量化的評價方式有利也有弊,教育的好壞不能只看片面,是比較復雜的不可以用數(shù)量化來評判的,單純的把評價數(shù)量化,往往會忽略教師在品德上的教育,其實開展教師評價是為了促進教師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不足就要及時的改正,不能一味的去看終結性的評價。所謂總結性的評價也就是在一個時間過程結束所做出的評價,比如期中、期末考試,單純的這種評價方式往往也沒辦法控制在過程中發(fā)生的錯誤,所以在問題形成時就要發(fā)現(xiàn)問題并想辦法矯正,這種方式就叫形成性評價方式,將兩種方式相結合便更能發(fā)揮利用評價手段來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2.教師對評價的意識和自我評價
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有一個和諧的氛圍,要讓教師清楚的意識到評價不是為了批評,而是為了讓教師更加全面的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更好的推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程,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心態(tài)是至關重要的,在評價中不管是學生對教師做出的評價,還是期中、期末考試對教師做出的評價,直接影響到教師的福利薪資待遇或者是職務的升遷,所以,有時候這種評價往往帶有功利性,教師有時候會忽視評價對他們的工作的可發(fā)展性影響,這樣只看中結果的趨勢會直接影響教育的水平的下降,所以我們要提倡評價的可發(fā)展性,不能讓教師讓功利心蒙蔽了雙眼。教師因該主動的自我評價,自動要求被評價,不能老是處在被動地狀態(tài),將評價結果與工作教育過程相結合,讓評價真正發(fā)揮評價的價值,成為推動教師事業(yè)的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不僅如此教師還要不斷地自我評價,培養(yǎng)自己的教學個性和自主性,合理的制定個人的計劃,將自己的計劃與學校給予的期望相結合,這樣也可以合理的激發(fā)教師追求向上的積極性。在對教師的課堂做出評價時,可以采取每個評價者都提出四條評價,兩條優(yōu)點,兩條不足,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產生誤會和矛盾,也會讓被評價的教師更容易聽取別人的意見而進行反思。[3]
3.采用學生家長的評價方式
學生家長的意見也是重要的評價之一,有時候教師從家長那里獲取的信息更多,教師和家長多溝通,有時候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評價,甚至更能幫助教師加強對班級的管理,能夠客觀的反映出問題,能夠促進教師對教學的積極性,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與教學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家長對教師教學的理解,也更能讓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有所了解,家長在最后的時候可以采用小紙條的方式匿名也可以的對教師的師德、能力、授課水平、是否有體罰之類等做出評價,有時候家長能看到我們平時看不到的東西,更能促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4.教師骨干為評價典范
在教師中推出最優(yōu)秀的教師作為學校教師骨干,成為眾教師中的典范,平時的授課評價中對被評價的教師做出指導,在學校中作為各個教師的典范存在,作為教師的骨干存在的同時,自身也要不斷地學習進步,為學校培養(yǎng)更多的骨干人才。而且現(xiàn)在農村的中小學校中教師的水平都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教師,這樣是不準確的,所以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教師都能同步的成長進步,對于教師的群體發(fā)展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往往需要教師自身也要去做一個自我畫像、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通過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從而更能激發(fā)教師在其職位上所發(fā)揮的更大的作用。
5.明確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在農村的中小學校中,對教師的評價都是學校的領導,教師基本上都是只是處在被評價者,而學校領導則處在評價者的位置,這樣一來就直接導致了教師的積極性無法提高,也會讓教師的心里存在無形的壓力。再者在農村大部分的學生家長都是農民,在這些的學生家長的腦海中對教育改革的事業(yè)了解的還不夠,他們所關心的是孩子的考試成績好不好,考了多少分,能否考入大學,所以在這些中小學中,為了迎合這些孩子的家長展開了只看中孩子的成績從而忽略了孩子成長中的其他教育問題的教學活動。更加令人費解的是校方為了抓學生的成績向教師施加壓力,從而讓一些教師違背了最基礎的教學原則采取體罰或是變相體罰的方法,或者是私自留孩子在學校補課,遇到不擅長學習或者成績不好的學生時侮辱和歧視他們,讓這些學生的身體收到了傷害,在心理上給這些孩子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在農村中小學學校中對教師的評價必須要有正確的和明確的目的,不然做出的評價就是盲目的,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有評價目的下做出的評價可以讓被評價的教師朝著該目標奮斗努力,而不是被迫的為了自身的利益或是管理者強力的壓力下去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只有能夠真正的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發(fā)展的評價才能讓教師心服口服的接受并且去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所以在農村的中小學中需要完善教師的評價制度,只有具備了完善的評價制度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師事業(yè)的發(fā)展,才能給更多農村孩子一個好的教育平臺。
結語
教育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加上國家開始全面推動課程的改革的情況下,教師也面臨著挑戰(zhàn),農村的留守孩子比較多,面臨著教育條件的嚴峻,孩子的心理成長往往也是教師的一大重點,對于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教師需要多費心思在上面,找到最適合這些農村的中小學生的教育方式,畢竟這些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樣的,通過評價的方式,不管是學校對教師做出的評價還是教師之間做出的評價,或者是學生對教師做出的評價,又或者是學生家長對教師做出的評價都是希望能夠促進更好的教育方式,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力求打造一個更適合、更科學、更完善的農村中小學的教育質量和方法。教師也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探討和研究來構建一個更符合人性化的教師,雖然農村的中小學各方面教學條件不如城市的中小學,但是也要擁有教育內涵和優(yōu)秀骨干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毛移民;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的教師評價模式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2]趙雪晶;我國中學教師教學評價素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楊長峰;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評價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