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強
人們在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時,側重點常常放在后半句,前半句似乎只是一個鋪墊,自身并無意義。這實在有點可惜。其實,只要我們稍加“開發(fā)”,“生不帶來”就有單獨存在的價值。
我們來到人間時,什么都沒帶。沒帶一粒米,沒帶一根紗,沒帶一分錢,真是赤條條而來。但父母沒有責怪我們,更沒有哪個做父母的因為我們什么都沒帶來就懲罰我們,讓我們挨餓受凍,而是寧愿自己挨餓,也盡量讓我們吃得好一點;寧愿自己受凍,也盡量讓我們穿得暖一點;哪怕傾家蕩產,也要將我們的病治好。想到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向父母盡孝,盡可能讓父母的生活好一點。一個人能盡孝,人們會贊賞你,但自己切不可以為自己做了額外的好事,其實盡孝只不過是一種回報(也可以說是在還債),孝敬父母與長輩是做人的本分與底線。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同樣也沒有帶來知識,沒有帶來技能。假如我們生下來就與狼一起生活,我們就可能成為狼孩,只會像狼一樣嗥叫,像狼一樣奔跑。假如我們離開娘胎就生活在只有樹木與野草的世界,連野獸也接觸不到,那我們就只能咿咿呀呀地叫,就只會憑本能去摘摘野果子。一個人要是懂得了這些道理,那就不管取得了多大成就,也不會把自己當天才,而會想到是父母送我們去學校,老師讓我們識了字,理解了詞,會造句了,會寫作了;是老師讓自己學會了四則運算,學會了幾何證明,知道了微分積分;是老師讓我們知道了物理現(xiàn)象、理解了牛頓三大定律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學會了應用規(guī)律去解決實際問題……沒有老師(廣義的老師),一個人無論有多好的腦袋瓜,都只能是一個文盲、科盲、技盲,是一個低能兒,什么成就都不可能取得。
懂得了“生不帶來”,還可以避免對“死不帶去”的錯用。有人錢足夠的多,卻舍不得花,甚至生了病也不肯去醫(yī)院。于是,有人對他說:“該花的錢就花。不花,死了也帶不去?!庇腥松习嘁呀浭菈蚶鄣牧?,下了班卻又打工掙錢,全然不顧身體健康。有人勸他:“你這是何苦呢?死不帶去呀。”有人勸個別領導干部不要受賄:“你們的待遇已經不錯了,再貪錢也沒有必要,死了能帶去嗎?”如此勸人,未必有成效,意思卻大致不錯,是要人做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有益的事。而有人不是勸人做好事,相反勸人做壞事,如勸人去豪賭,勸人去包養(yǎng)情人:“你有錢不享受,想帶去呀?帶不去的。”對這樣的人,我們就可以說說“生不帶來”。生下來時,你什么都沒帶來,是你的前輩讓你能吃飽穿暖,讓你能接受教育。既然如此,你死的時候也就應該留下點東西,讓下一代吃飽穿暖接受教育。假如將你創(chuàng)造的財富揮霍一空,對這個社會來說,你就是一個負數(shù),連你的兒女都要罵你。
總之,“生不帶來”與“死不帶去”一樣,有單獨使用的價值,可以用它去引導他人,也可以用它作自我教育。一個人如果經常想到自己生不帶來,就會想到自己對父母、對他人、對社會有一份責任,就可能對社會多作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