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小麥是人們密不可分的主要食物,可給人們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殊不知,小麥還是一味良藥,能夠防病治病。祖國醫(yī)學認為,小麥性平味甘,入心經(jīng),有養(yǎng)心安神、溫補脾胃、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瘡瘍腫毒、煩躁失眠等癥。民間以小麥治病的方法很多,現(xiàn)精選幾則簡便家用驗方,供大家選用。
治消化不良:將小麥面饅頭用慢火烤成焦黃色,將焦酥部分細嚼慢咽,緩緩吃下,每次50~80克,早晚各1次。有健胃抑酸、消積化食之功效。適用于胃酸過多、消化不良所致的腹痛腹瀉。
治瘡瘍、燙傷:陳年小麥粉200克。將小麥粉炒至焦黑色,過細篩,裝瓶備用。如皮膚已爛,干敷;如尚未破,用陳菜油調為稀膏狀,涂敷患處,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2~3次,連用至愈為度。有清血熱、消腫痛、解毒化瘀的功效,適用于各種瘡瘍腫毒,水、火、油燙傷。
治腹瀉:小麥粉500克,大棗100克。將小麥粉炒微黃,大棗去核焙干,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每次取粉末30~50克,開水調服,每日2次。有溫中補益、養(yǎng)胃健脾之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痛腹瀉、五更瀉。
治口腔炎:小麥麩適量,冰片少許。將小麥麩燒成灰與少許冰片混合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次取適量粉末搽敷患處,每日2~3次,連用5~7天。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口腔炎、唇炎、爛嘴角及風火牙痛等癥。
治小兒虛汗:小麥仁30~60克,糯米30克,大棗15枚,白糖少許。將前三味共煮成粥,食用時加糖調味。每日1劑,分2~3次溫熱服食。連服5~7天。有強健脾胃、斂汗凝神之功效。適用于小兒虛熱多汗,口干舌燥,盜汗,自汗等。
治失眠:小麥50克,大棗30克,炙甘草10克。同放鍋內加水浸泡20分鐘左右,煎20~30分鐘,去渣取汁,可加水復煎,溫熱飲服,每日1劑。有強心安神、補氣益血的功效,適用于情志抑郁或思慮過度、心脾受損引起的心煩不寐癥。
小麥仁治胃腹冷痛:小麥仁100克,淮山藥50克,白糖適量。將前兩味搗碎成顆粒狀,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慢火熬成稀粥,加白糖適量調味,早晚餐佐食溫熱服。每日一劑,連服7天。有健脾益氣,溫補脾胃,助運化濕等功效。適用于胃冷痛,腹脹滿,消化不良,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神疲倦怠,脾胃虛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