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有一個老同學加我為微信好友,我愣了片刻,沒有回憶出這個頭像里的女孩是誰。那時候,我參加了一檔素人節(jié)目,和一位女明星在節(jié)目里談笑風生,她看了半天才發(fā)現(xiàn)我是她的老同學,于是興沖沖地添加我為好友。
“你現(xiàn)在怎么這么能說了?”她如是問。
這個問題我想了半天。記憶中那個低垂著頭、長著一臉痘痘的靦腆的小男孩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我是什么時候跟他告別的呢?我想了很久也沒有找到答案。我的整個少年時代都伴隨著靦腆和羞怯,那時,我唯一愛做的事情就是寫作,我喜歡把身邊的朋友寫進我的小說,然后賦予他們完全不同的人生,就像在玩某種游戲。
那個時候,我不太擅長說話,只跟我最熟悉的朋友多說幾句話,我的成績中游,長相也是中游。那個時候,我臉上的痘痘一顆一顆地往外冒,絲毫看不出青春在我的身上施展了神奇的魔法。
我的第一個讀者是小魚,小魚是我的朋友當中最喜歡看小說的,她的書桌里除了幾本裝裝樣子的課本,剩下的全都是小說。我把她的名字寫進了一個行俠仗義的武俠故事里,她聽說我用了她的名字,在課堂上趁我不備,一下子抽走了我的筆記本,一直到下課,我才敢紅著臉去問她要。
“你寫得太棒了,為什么不投稿?。俊毙◆~的贊揚似一粒種子在我的心里悄悄地被埋下。后來,我把越來越多的朋友寫進了我的故事里,我的小說手抄本成了年級里最火的課外讀物,我心里的某個角落好像照進了一絲亮光,而心里那個膽怯的低垂著頭的小男孩也好像變得自信了一點。
后來,我開始投稿。那一年,我的郵箱里只有一篇篇的“已發(fā)送”郵件,偶爾收到雜志社的退稿信,再無其他。我時常拿著筆記本幻想著未來,也幻想著有一天,我的小說可以放到家鄉(xiāng)的小書店的書架上。
那個時候,我的話多了不少,年級里的許多同學都知道了我的名字。那一年夏天,我升入了小鎮(zhèn)里唯一的一所重點中學,也是那一年夏天,我發(fā)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小說《你好少年》。記得剛剛收到樣刊時,我反反復復地看了幾十遍,然后小心翼翼地將書放在床頭,直到第二天早上,我翻開目錄,看到上面仍然鉛印著我的名字,才確定那不是夢。
在我少年時代的那個閉塞的小鎮(zhèn)上,可以買小說看的書店只有一家,而像我這樣寫小說的人更是稀少,我一下子成了大人們口口相傳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后來,我發(fā)表了越來越多的小說,也變得不再害怕說話,我的分數(shù)和我的自信心一齊上漲,就在我告別中學時代的那個夏天,伴隨了我數(shù)年的青春痘漸漸從我臉上消失了。之后,我進入了一所藝術(shù)類高校,再后來,我進了一家國內(nèi)一線的電視媒體。
時間好像一下子撥快了齒輪,我一步步從別人家的小孩,變成了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大人。我究竟是什么時候告別了自卑和羞怯,我已經(jīng)記不起來了,但是直到今天,當我回憶起那個不敢說話,只能把天馬行空的夢埋頭寫下的小男孩的時候,仍覺溫暖。
我想,如果要說我現(xiàn)在為什么可以侃侃而談,應該都是那時候,在筆記本上的一字一句積累下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