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毅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山東 濟寧 272000)
IL-10、IL-17檢測在結核病患者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評價
鄭 毅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山東 濟寧 272000)
目的探討IL-10、IL-17檢測在結核病患者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體檢的健康體檢者70名作為對照組,選取確診為結核病的肺結核患者70例作為結核組。全部患者均用酵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足血液標本中的IL-10、IL-17。比較全部患者血清中的IL-10、IL-17水平。結果結核組血清中IL-10、IL-17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結核患者外周血IL-17及IL-10水平均增高,在結核病早期診斷中有重要意義。
IL-10、IL-17;結核??;鑒別診斷
結核病是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的一種,以肺結核最常見。主要致病機制是患者體內細菌增殖及結核分技桿菌(MTB)的致病性引起的炎癥反應、繼發(fā)引起機體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數(shù)據(jù)表明,現(xiàn)今全球攜帶MTB者已達到20億人,其中9/10是在潛伏期[1]?,F(xiàn)今主要以檢測人體內白介素因子等抗原物質檢測結核病,為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提供有效診斷,降低患病率。本文探討IL-10、IL-17檢測在結核病患者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評價,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體檢的健康體檢者70名作為對照組,選取確診為結核病的肺結核患者70例作為結核組。本次研究經患者知情同意。結核組男34例,女36例,年齡26~50歲,平均年齡為(25.69±5.47)歲,病程1.5~4.0年;對照組男35例,女35例,年齡36~50歲,平均年齡為(25.69±5.47)歲,對照組患者均無結核病史;且140例患者均接種過卡介苗,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全部實驗對象均在空腹狀態(tài)下,由同一組護士為患者抽取3ml靜脈血,均勻震蕩采血管使血液充分與抗凝劑融合,馬上送檢,檢驗科醫(yī)師需在1 h監(jiān)測完畢。監(jiān)測方法:將標本放置在37℃水中半小時,經3000 r離心15 min,后抽取血清放入冰箱中備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意大利希亞克BRIO全動酶標免疫分析系統(tǒng);試劑盒廠家:北京邦定生物制品公司)鑒定血清中的IL-10、IL-17[2]。
1.3 統(tǒng)計血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檢驗科監(jiān)測結果數(shù)據(jù)表明,結核組血清中IL-10為(46.6±9.6)μg/L、IL-17(57.6±5.6)μg/L,均高于對照組的IL-10(36.6±5.8)μg/L、IL-17(35.7±6.6)μg/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核病是常見的慢性傳染性炎癥疾病,以肺結核為主要病癥;炎癥反應引起了炎性因子及生長因子分泌、炎癥細胞滲透,改變肺細胞生活環(huán)境改變,引發(fā)肺細胞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從而導致患者肺細胞破壞及死亡。并結核病在逐年呈上升趨勢,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3]?,F(xiàn)今主要診斷方法是病理學檢測:痰涂片法及酶聯(lián)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應用檢測結核特異性反應T細胞的細胞因子,有助于鑒別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區(qū)別于卡介苗接種和其他大多數(shù)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IL-10及IL-17對人機體內肺結核桿菌敏感性性較高,對于檢測結核病患者有著重要意義。其中IL-17是一種活化T細胞的致炎細胞因子,是參與結核分技桿菌的早期防御的重要細胞因子,其激活T細胞、刺激細胞中產生多種細胞因子,有利于招募其他細胞。IL-10為抑制T細胞產生細胞因子,從而抑制細胞免疫應答,但IL-10刺激白細胞分化增生,抑制結合桿菌的生成和表達,破壞細胞活性。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檢測患者體內IL-17、IL-10因子作為抗原有助于醫(yī)師早期發(fā)現(xiàn)患者提內炎癥反應;因此檢查患者IL-17有助于早期診斷患者結核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
本次研究表明,結核組血清中IL-10、IL-17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經研究發(fā)現(xiàn),肺結核患者血清標本中IL-10、IL-17有顯著增高,特別是肺結核活躍期。主要因為患者體內炎癥反應活躍,促使機體生成及分泌IL-10、IL-17,從而引發(fā)一系列抑制炎癥的反應,病理學檢測患者機體中IL-10、IL-17水平,與正常機體水平比較,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結核病患者的炎癥反應,及為早治療提供臨床診斷依據(jù),對早期結核病患者的治療有顯著意義。因批量檢測儀器操作不當易出現(xiàn)嚴重誤差,因此檢測中需注意操作規(guī)范防止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出現(xiàn)。
綜上所述,結核患者外周血IL-17及IL-10水平均增高,在結核病早期診斷中有重要意義。
[1] 王育斌,李 華,項 杰.結核患者外周血中輔助性T細胞17及白細胞介素-17水平的變化[J].基礎醫(yī)學研究,2013,12(2):163.
[2] 于 丹,劉 寧.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在疑似結核病患者診斷中的價值[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6,16(1):45.
[3] 阮 琰,嚴紅梅,林 偉.結核感染T 細胞斑點試驗、PPD、CRP在兒童結核診治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療,2016,20.
本文編輯:吳玲麗
R52
B
ISSN.2095-8242.2017.009.17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