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浩
無意中合作,利人不損己
要說動物界常見的“合作聯(lián)盟”,不得不提“共同預(yù)警”——鹿、羚羊等食草動物,吃草時經(jīng)常與目光敏銳的鳥類、猴子待在一起。飛鳥或猴群中的哨兵看到猛獸時,會立即發(fā)出報警叫聲,鹿和羚羊一聽撒腿就跑。實際上,鳥和猴子只是在給自己的同類報警,而食草動物也能聽懂它們的報警信號而已。誰也沒為對方付出什么,其中一方得了利,另一方也沒吃虧。
鼠兔和鳥類的聯(lián)盟,或許要公平些。高山草原和草甸上的鼠兔,自己會打洞做窩,也不介意雪雀、地鴉等鳥類在自己的洞穴蹭住,這就是古人說的“鳥鼠同穴”。鼠兔沒專門給雀鳥挖洞,雀鳥也沒專門為鼠兔報警,卻各取所需,實現(xiàn)了雙贏。
表面哥倆好,暗中下黑腳
非洲草原上的紅嘴牛椋鳥,總是站在水牛、斑馬等食草動物的背上,啄食它們身上的寄生蟲和皮屑,算是完美的互利了吧?然而紅嘴牛椋鳥絕非安分守己的小護士,它們其實是一邊吃蟲,一邊吸血!被啄壞的傷口更易招引蚊蠅,又給它們增添了食物。
類似的故事也在海洋珊瑚礁里上演。號稱“魚醫(yī)生”的隆頭魚,以其他魚類身上的寄生蟲、壞鱗爛肉為食。但這些道貌岸然的“醫(yī)生”,最愛吃的不是寄生蟲,而是“顧客”體表的黏液。幸好顧客們對此也有辦法。如果某條隆頭魚“揩油”太過分,魚顧客就會猛烈掙扎、搖晃身體,周圍的魚便知道這個“醫(yī)生”不靠譜。于是隆頭魚也學(xué)精了:如果附近有顧客在圍觀,它們就規(guī)規(guī)矩矩;反之,就偷吃黏液。
共生很脆弱,可能變寄生
小丑魚藏身在大型海葵的有毒觸手中,被它們引來的捕食者往往成了??拿啦汀<木有?、拳擊蟹則分別把小型??旁谕祦淼穆輾ぁ胺孔印鄙希蚴亲约哄钊醯尿?,從而有了強力的貼身保鏢;無法自己移動的??灿辛说教幰捠车拿赓M船票。
但如果共生中的一方比較強勢,總能多占便宜,那可能就會轉(zhuǎn)向一邊倒的“寄生”關(guān)系了。有一類名叫隱魚的細(xì)長魚類,長期居住在海參的腸道內(nèi),卻不給海參任何回報,在食物缺乏時,甚至?xí)坛院⒌膬?nèi)臟!不過倒霉的海參也有自保手段:它們的內(nèi)臟可以再生,遇到危險時還會施放“去臟術(shù)”——把部分腸道拋出體外,吸引捕食者的注意力。至于躲在里面的隱魚能不能活,海參就不管嘍!
林冬冬摘自《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