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
“按照字典的解釋,掌故多指對歷史人物故事的考證敘述,帶有一定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掌故”原本是指一種朝廷命名的官職,準(zhǔn)確點說,是漢代始設(shè)的一種國家文職官名。
史載,漢朝時,國家設(shè)置了一種名為“掌故”的官職,隸屬于太常。太常下屬太史,太史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祭祀等。太史的長官叫太史令。國人俗知的司馬遷,就是漢代有名的太史令。太史令手下有許多官員,其中就有“掌故”一職。
在漢朝,有些掌故是可以傳襲的,掌故也由此成為“職業(yè)掌故”。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便是太史令(相當(dāng)于今天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一職),所以其父病逝后,司馬遷承襲了太史令一職?!妒酚洝敳吡袀鳌分芯陀小靶⑽摹⑿⑽湟蛞u掌故,未遑講試”的記載。
隨著時間的推移,后來,掌故的范圍逐漸擴大,已不僅僅限于朝廷任命的專職官員了,到宋、明、清三朝時,凡收集有關(guān)上層社會人士的逸事、朝野逸聞、民間傳說等的人,都統(tǒng)稱“掌故”了。而且,“掌故”的詞性也發(fā)生了變化,由官職名變成了逸聞逸事、坊間趣話。此時的“掌故”,則完全失掉了原有的含義,而單純地指朝野逸聞、民間趣話了。
(林冬冬摘自《中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