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花 劉洪峰 李燕梅
【摘要】目的:觀察川芎茶調散加減治療產后頭痛的臨床療效。方法:將72例產后頭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各36例,對照組用正天丸治療,治療組用川芎茶調散加減治療。14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觀察比較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72%和778%,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運用川芎茶調散加減治療產后頭痛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川芎茶調散;產后頭痛;正天丸
【中圖分類號】R27144【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7)02-0099-02
Abstract:
Keywords:
產后頭痛是婦產科臨床常見病,是指婦女產后外感風寒、氣血不足或內傷血絡,上擾清陽,清竅失養(yǎng)而致頭部疼痛,綿延難愈的病癥。隨著社會的節(jié)奏加快,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逐漸加大,產后調理不當,導致產后頭痛的患者日益增多,嚴重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1-2]。筆者應用川芎茶調散加減治療36例產后頭痛患者,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產科門診產后頭痛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將按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各36例。治療組36例: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55歲,病程15d至2年;其中輕度患者9例,中度患者24例,重度患者3例。對照組36例: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45歲,病程10d至1年;其中輕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22例,重度患者2例。兩組年齡、病情程度及病程等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產后頭痛診斷標準及《實用婦科中西醫(yī)診斷治療學》[4]關于產后頭痛診斷方法制定本病的臨床診斷標準。
13治療方法對照組用正天丸(華潤三九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Z44020711;每丸規(guī)格為6g。)治療,每次服1丸,早中晚各服1次。治療組選用川芎茶調散加減治療:川芎30g,羌活24g,荊芥18g,防風12g,薄荷12g,白芷30g,赤芍20g,細辛3g,甘草10g。藥物加減:伴氣虛時加黃芪24g,黨參15g;伴血虛時加熟地15g,當歸18g;伴失眠多夢時加酸棗仁21g,遠志18g;伴痰濁明顯時加清半夏12g,蒼術24g;伴腰膝酸軟時枸杞子18g,桑寄生30g;伴瘀血明顯時加桃仁12g,紅花15g;伴巔頂痛甚者加藁本24g,葛根30g;伴兩側痛甚者加柴胡24g,絲瓜絡30g;伴煩躁易怒時加夏枯草24g,鉤藤30g;伴全頭痛甚者加全蝎12g,蜈蚣2條;伴頭暈昏沉時加天麻12g,牛膝24g;伴舌苔白膩時加生苡仁30g,茯苓24g;伴大便干燥時加全瓜蔞18g,麥冬12g。每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溫服。
兩組治療期間,均停用其他治療產后頭痛的藥物。4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
14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擬定。痊愈: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顯效:頭痛強度減輕2級,伴隨癥狀減輕或發(fā)作次數(shù)、頭痛持續(xù)時間減少2/3以上;有效:頭痛強度減輕1級,或發(fā)作間隔時間延長,或頭痛持續(xù)時間縮短不足2/3;無效:頭痛及伴隨癥狀無改善。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數(shù)據(jù)軟件包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經過治療,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2%,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78%,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中醫(yī)學雖然沒有產后頭痛的病名記載,但對產后頭痛已早有認識,如《素問·風論》“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癥因脈治》“傷風頭痛或半邊偏痛,皆因風冷所吹,遇風冷則發(fā)”?!妒備洝贰邦^者、諸陽所聚,產后氣血虛損,風邪客搏陽經,注于腦絡,不得疏通,故為頭痛也”;《太平圣惠方》“夫偏頭痛者,由人氣血俱虛,客風入于諸陽之經,偏傷于腦中故也”;《臨證指南醫(yī)案》云“頭為諸陽之會,與厥陰肝經會于巔,諸陰寒邪不能上逆,為陽氣窒塞,濁邪得以上踞,厥陰之風火乃能逆上作痛”;《竹林女科證治·頭痛》“產后頭痛,若風寒頭痛則無時間斷,并眉棱骨亦痛,雖屬風寒”。該病屬于中醫(yī)“頭風”、“首風”、“頭痛”、“產后病”等范疇。中醫(yī)認為產后傷氣耗血氣血虛弱、風寒邪外襲在本病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氣血虛弱是產后頭痛的致病主因,風寒邪及瘀血是產后頭痛的發(fā)病關鍵,導致氣血不能上榮于頭腦而發(fā)產后頭痛。
川芎茶調散加減方中川芎可行血中之氣,祛血中之風,上行頭目為治頭痛之要藥,善治少陽經頭痛;白芷、羌活祛風通絡、散寒止痛;赤芍苦寒入肝經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薄荷清利頭目、增強疏風止痛之力;細辛、荊芥、防風辛散上行,疏散上部風邪,以增強疏風止痛之效,甘草和中益氣,使諸藥直達病所,調和藥性。該方諸藥合用具有疏風通絡、活血止痛之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6]川芎具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并可直接通過血腦屏障改善腦血管的舒縮功能并對腦細胞的狀態(tài)具有保護作用,其所含生物堿、揮發(fā)油等還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改善腦部的血流量;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7]赤芍具有解除血管平滑肌痙攣,擴張外周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鎮(zhèn)痛作用?,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8]川芎茶調散可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環(huán),且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組織器官供血,增強免疫功能和抗炎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川芎茶調散加減具有較好的治療產后頭痛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侯志英.全蝎合逍遙散加味治療產后偏頭痛37例臨床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21):135-136
[2]黃艷.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產后頭痛氣血虧虛證40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3,19(8):102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36-37
[4]李祥云.實用婦科中西醫(yī)診斷治療學[S].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5:435-436
[5]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05-107
[6] 袁瑩,林曉,馮怡,等.川芎治療偏頭痛效應組分的體內移行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0(9):694-697.
[7]雷載權,張廷模.中華臨床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483-484
[8] 吳宏赟,胡志強,史琳,等.川芎茶調散治療偏頭痛的 Meta-分析[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6(3):99-102.
(編輯:程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