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豪明 應崢嶸 馬嘉佳 (浙江省諸暨市山下湖鎮(zhèn)農(nóng)技站 804;浙江省諸暨市陶朱街道辦事處 800;浙江省諸暨市璜山鎮(zhèn)人民政府 809)
“紹粳18”晚粳稻試種示范表現(xiàn)和主要栽培技術
陳豪明1應崢嶸2馬嘉佳3(1浙江省諸暨市山下湖鎮(zhèn)農(nóng)技站 311804;2浙江省諸暨市陶朱街道辦事處 311800;3浙江省諸暨市璜山鎮(zhèn)人民政府 311809)
“紹粳18”是浙江省紹興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成功選育的優(yōu)質(zhì)晚粳稻新品種,適宜于浙江省及同類型地區(qū)推廣種植。為促進“紹粳18”的推廣種植,總結(jié)了“紹粳18”的示范表現(xiàn)情況,并介紹了該品種作單季直播或連作移栽的主要栽培技術要點。
紹粳18;示范表現(xiàn);單季直播;連作移栽;栽培技術
“紹粳18”是浙江省紹興市農(nóng)科院選育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單雙季兼用晚粳稻新品種,表現(xiàn)為抗病性好、穗大粒多、莖稈粗壯、分蘗強、抗倒性好、后期熟色清秀、青稈黃熟、易栽培、食味性優(yōu)、米質(zhì)達國標三等以上標準?!敖B粳18”于2010年通過水稻專業(yè)組的現(xiàn)場考察,于2011年正式通過浙江省品審委審定(編號:浙審稻2011010)。為促進“紹粳18”的推廣種植,現(xiàn)將其示范情況及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1 產(chǎn) 量
“紹粳18”于2008年參加浙江省單季晚粳稻區(qū)試,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為534.6 kg,比對照“秀水09”增產(chǎn)4.8%,達顯著水平;2009年參加浙江省單季晚粳稻區(qū)試,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為548.8 kg,比對照“秀水09”增產(chǎn)6.5%;兩年參加浙江省區(qū)試,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為527.9 kg,比對照“秀水09”增產(chǎn)5.6%。2010年參加浙江省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573.0 kg,比對照“秀水09”增產(chǎn)2.2%。2014年11月23日,由浙江省農(nóng)業(yè)吉尼斯辦公室組織省級專家對嘉善縣陶莊鎮(zhèn)汾湖村一塊“紹粳18”高產(chǎn)示范田進行測產(chǎn)驗收,每667 m2產(chǎn)量為757 kg,打破了吉尼斯紀錄。
1.2 性狀表現(xiàn)
“紹粳18”株高適中,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劍葉短挺,葉色深綠,莖稈粗壯,穗型較大,著粒較密;穎尖無色、無芒,谷粒橢圓形,秧齡彈性大,適應性好(見表1)。據(jù)兩年參加浙江省區(qū)試統(tǒng)計,平均全生育期154.0 d,比對照長2.3 d;平均每667 m2有效穗數(shù)17.1萬穗,成穗率68.1%,株高104.9 cm,穗長16.8 cm,每穗總粒數(shù)141.8粒、實粒數(shù)127.3粒,結(jié)實率89.8%,千粒重25.7g(見表2)。
1.3 米 質(zhì)
據(jù)農(nóng)業(yè)部食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紹粳18”糙米率84.4%,整精米率75.1%,粒長5.1 mm,長寬比1.7,堊白粒率33%,堊白度7.1%,透明度2級,膠稠度72 mm,直鏈淀粉含量18.1%,蛋白質(zhì)8.8%,米質(zhì)總體較“秀水09”相差不大,個別指標略有優(yōu)勢。
表1 “紹粳18”不同播期相同秧齡、不同播期同期移栽試種結(jié)果
表2 “紹粳18”參加省區(qū)試農(nóng)藝性狀結(jié)果
2.1 單季直播栽培技術
2.1.1 種子處理
浸種前曬種2~3 h,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3 000倍液浸種,稻種與藥液的質(zhì)量比為1∶1.2,浸種48 h,短芽播種。每667 m2大田用種量為2.5~3.5 kg,播前1 h(不宜時間過長)用硫克百威拌種,藥量與稻種的質(zhì)量比為1∶350。
2.1.2 及時除草
翻耕前,每667 m2用草甘膦800 mL對水375 kg噴霧除草,經(jīng)3~4 d后翻耕做平。播種后24 h,每667 m2用直播凈60g對水25 kg防除雜草。以后看苗、看草進行防除,雙子葉雜草每667 m2用滅草松200g對水25 kg噴霧防除;稗草、千金子在2~3葉期每667 m2用稻杰60g加千金60g防除,葉齡較大時,每增加1葉齡,每667 m2用藥量增加10g。
2.1.3 科學施肥
基肥每667 m2施有機肥1 000 kg、鈣鎂磷肥20 kg、碳銨15 kg;播后15 d、3葉期上水且追施第1次肥,每667 m2施尿素7 kg,播后25~30 d進行第2次追肥,每667 m2施復合肥20 kg;穗肥在抽穗前20 d,每667 m2施氯化鉀7 kg、尿素4 kg,并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
2.1.4 防病治蟲
螟蟲每667 m2用康寬10g加水25 kg噴霧防治。稻飛虱遵循“治4代、壓5代、看蟲量治6代”的防治原則,每667 m2用吡蚜酮20g對水25 kg噴霧防治。稻曲病在抽穗前4~5 d、抽穗后4~5 d各防治1次,每667 m2用75%肟菌·戊唑醇(拿敵穩(wěn))20g或49%丙環(huán)·咪酰胺(道立鋒)30~45 mL進行防治。紋枯病在播后10 d,每667 m2用愛苗20 mL對水25 kg噴霧防治。
2.2 雙季連作晚稻栽培技術
2.2.1 培育壯秧
根據(jù)早稻茬口和晚稻品種生育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種。大田每667 m2用種量為4~5 kg,采用濕潤育秧或塑盤育秧方法,濕潤育秧的秧田與本田比例以1∶7~8為宜。秧田搭拱棚蓋遮陽網(wǎng),防雨、防曬、防鳥。秧田適量施基肥,3葉期每667 m2施尿素4~6 kg作分蘗肥,移栽前2~3 d每667 m2施尿素7~10 kg作送嫁肥。在1葉1心期噴多效唑,每667 m2秧田用150~200g對水75 kg,以控長促蘗。2葉1心期前保持秧田濕潤,以后灌淺水。秧田病蟲管理主要是加強對稻薊馬等的防治,移栽前1~2 d防治螟蟲等,并做到秧苗帶藥下田。
2.2.2 合理密植
早稻收獲后及時移栽,盡可能在7月25日前栽插。整地時做到田平、泥絨、水淺。起苗時盡可能少損傷秧苗。手插采用20 cm×15 cm左右寬行窄株種植,每667 m2大田栽插2.5萬叢左右,每叢栽3苗左右,淺插勻植。
2.2.3 精確施肥
本田期每667 m2施用純氮12~14 kg、過磷酸鈣20~30 kg、氯化鉀10~15 kg。氮肥分基肥、分蘗肥和穗肥3次施用,比例分別為50%、30%、20%;磷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鉀肥分基肥和穗肥各施50%。晚稻由于生長期間溫度偏低,生育期推遲,在始穗至抽穗期,每667 m2用“920”0.5 ~1.0g加磷酸二氫鉀200g對水50 kg噴施,以達到抽穗整齊、減輕“寒露風”影響和增粒增重的目的。
2.2.4 好氣灌溉
插秧返青期保持薄水層,分蘗期干干濕濕促進分蘗發(fā)生和長根。田間苗數(shù)達穗數(shù)苗的80%時開始擱田,多次輕擱田,控制無效分蘗。幼穗分化二期后必須復淺水。孕穗開花期田間保持淺水層,齊穗后田間保持干干濕濕灌溉。收獲前7~10 d斷水,防止斷水過早而影響產(chǎn)量。
2.2.5 綜合防治
施分蘗肥時拌移栽凈等進行化學除草。螟蟲、稻飛虱采取“一控二防”的措施,選用高效低毒農(nóng)藥進行防治。由于田間群體較大,容易滋生紋枯病,生產(chǎn)上需防治3~4次。稻瘟病應加強田間檢查,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撲滅,可選用三環(huán)唑等藥劑進行防治。具體應根據(jù)病蟲情報,做好預防及防治工作,確保穩(wěn)產(chǎn)豐收。
201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