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瑞鶴
二十八,貼年畫。
對于許多人來說,從農(nóng)歷二十八開始,年的氣息算是真正濃郁起來。已經(jīng)好幾年,我都是這一天回家。今年春節(jié),本來打算和家人一起去南方度過,但放假之后,一轉(zhuǎn)眼二十八就到了,于是便忽然歸心似箭起來。
“回家過年!”我果斷地決定。
從鄭州出發(fā),開車三四十分鐘就能到家。跨過黃河大橋,家鄉(xiāng)便在眼前了。每每經(jīng)過這里,透過車窗俯瞰或波浪洶涌或細水彎彎的黃河水,心情都會莫名的興奮。而此時,對岸村莊隱隱傳來的鞭炮聲,更吸引了我的思緒。那噼里啪啦的聲音,是新年最好的前奏曲,歡快、動聽、喜慶,讓每一個思鄉(xiāng)心切的游子心旌蕩漾。
平時不?;丶业奈?,從走上街頭的柏油路開始,心里便泛起一種親切而溫暖的情感。一年光景,家鄉(xiāng)又發(fā)生了許多新的變化:村里的大街小巷都修了平坦的水泥路,嶄新的路燈一直亮到深夜,記憶中荒蕪的土地上建起了氣派的樓房……
遠遠的,我就看到家里冒起的炊煙。我知道,是哥哥已經(jīng)回來了,他們正生上一鍋的火,等我回來一起張貼年畫。
我和哥哥在外工作,也不知從哪一年開始,張貼年畫成了包在我倆身上的事情。如果前一天還沒得到我倆回去的消息,母親就該催了,“啥時候回來啊,明天該貼年畫啦”。顯然,年畫已經(jīng)成了承接父母對我們的牽掛與思念了。
一般情況下,二十八這天許多家里還會煮肉。雖然有功能齊全的廚房,但直到如今,我們家還是用的“地鍋火”煮肉。在院子里壘一個簡易的鍋臺,上面放一口大鍋,鍋里盛上從深水井里抽出的清凌凌的水,然后將切好的肉塊放進鍋里,半個小時的功夫,肉香味便彌漫整個院落。
這些事情安置好之后,母親總會及時地從廚房端出一碗熬好的糨糊,讓我們張貼年畫用。用細繩分割對聯(lián)、去鄰居家搬梯子、拿掃帚掃除門上的灰塵、張貼新年畫……這些活兒我們干起來輕車熟路。很快,院內(nèi)院外就煥然一新,充滿了喜慶。
不僅是我們家,鄰居也大都在這一天張貼年畫,并會互相欣賞,互相幫助。這時候,家里人手少的或者家人上了年紀的,也不用擔心,只要把年畫拿出來招呼一聲,自然有人前來幫忙,大家談笑風生,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币簿鸵惶斓臅r間,各家院外院內(nèi)便都貼上了精美的年畫,有的家門口還掛起了火紅的大燈籠,整個街道仿佛突然換上了喜慶鮮艷的新裝。
農(nóng)歷二十九這天,是比較清閑的日子。這一天,置辦年貨、打掃衛(wèi)生等事情基本都忙完,就等著過年了。人們悠閑地走街串戶,找熟識的朋友嘮嗑聊天。
近年來,村東頭新建的企業(yè)和高校,帶動了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許多村民在家門口就實現(xiàn)了就業(yè)。一天一二百元的工資,讓他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也有的年輕人,不滿足家門口的活兒,他們將目光投向繁華的大城市。
過年回家,大家聚在一起,除了訴說情誼,談?wù)撟疃嗟脑掝}是如何致富,尤其是留在村里沒有外出務(wù)工的那些中年人。我們村的土地不多,但平坦肥沃,他們是耕耘家鄉(xiāng)土地的主力軍。近兩年,他們的思維和眼界變得越來越活躍和開闊。
“聽說買架無人機噴灑農(nóng)藥收益不錯,國家補貼也很高,你能不能幫問問怎么購買?”“我今年打算種點藥材,有啥好的銷售渠道沒有?”“知不知道哪里有好的果樹品種,過了春我們幾家打算成立個果樹種植合作社?!敝牢艺J識一些農(nóng)業(yè)方面的朋友,門口的幾位鄰居一見到我,“三句話不離本行”。
村里真是一年比一年富裕了,最明顯的是小汽車逐年增多,村容村貌愈發(fā)整潔美麗,村民的文化娛樂越來越豐富。二十九下午四點左右,幾個中學同學來找我,小酌幾杯后,我問弟弟附近有沒有娛樂消酒的去處?!坝校彺逍虑f就有個KTV,檔次不比鄭州差?!彼粋€電話就訂好了房間,開車將醉意沉沉的我們送了過去。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背Γ址Q大年夜,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個晚上,也是年味最濃的時刻。這一晚,親人歡聚,萬家團圓。在我們家,下午早早吃過餃子,總會再炒上幾個小菜,開一瓶酒,一家人聚在一起邊吃邊聊,幸福溫馨,其樂融融。
除夕夜,村里的家廟是最熱鬧的地方。每年這一晚上,家廟都會舉辦一個熱鬧的煙花晚會。夜幕降臨,興高采烈的人們陸陸續(xù)續(xù)趕往家廟。當人們來得差不多時,就開始燃放煙火了??粗淮卮亟k麗多姿的煙火騰空而起,“砰”的一聲綻放在夜空的時候,大家都沉浸在無比的歡樂中。除了欣賞煙火,家廟還買來許多核桃、糖果等,發(fā)給孩子們吃,在歡聲笑語中,熱鬧的場面一直持續(xù)到深夜。
欣賞煙火之余,人們走進家廟,在族譜上尋根問祖,祭奠先人。家廟舉辦這樣的活動,不僅是為了熱鬧,意在期盼族人能永世同心,根脈興旺。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起五更”和拜年都是重要的習俗。到凌晨三四點,消停了幾個小時的鞭炮聲便又開始響起,先零碎后緊湊,一直持續(xù)到天亮。
對于孩子們來說,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一年當中最快樂的時光就到來了。放完鞭炮吃餃子,吃完餃子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然后,期盼多日的新年的第一份壓歲錢就到手了。緊接著,孩子還要跟著大人走街串巷,給輩分較長、年歲較大的族人磕頭拜年。頭磕得越多,壓歲錢也掙得越豐厚。
按照農(nóng)村的習俗,從初一到初六,都是走親訪友的時間。這幾天過后,年也就算過完了。而新的一年,也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氣氛中,悄悄啟程了。
鞭炮聲漸漸遠去,煙火的味道慢慢消散,當熱鬧的村莊恢復(fù)了平靜的時候,人們各自背負行囊,踏上新的征程。田野里,青青的麥苗正長得茂盛,如同每一個充滿希望的嶄新的心情。
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A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