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藍田玉與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和遼寧岫玉合稱中國四大名玉。藍田玉早在新石器時代即被開采利用,因一個流傳久遠的美好傳說,又有“玉種藍田”之美稱。
藍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漢白玉、黃玉五種,多為色彩分明的多色玉,色澤好,花紋奇。據(jù)東晉文人干寶《搜神記》記載:雒陽縣人楊伯雍為父母守墳終南山,每日都要往返20多里山路到山腳下挑水飲用。但凡有路人向他討水,楊伯雍寧肯自己忍饑受渴,也要盡量讓過往行人喝上水。一個酷夏之日,一個衣著襤褸、形容枯槁的老嫗昏倒在伯雍守墳的草棚旁邊,他立即把老人背回草棚,舀了一瓢水親自送入老人口中。老人蘇醒后,從腋下取出一只小袋給伯雍說:“此玉籽也,汝將此籽種入山坡,日后當有好事。”伯雍欲送其歸家,老嫗曰:“胥渚是吾家,煉石補天瑕;留此五彩石,布下萬世華?!闭f完,隨著一陣絲竹佩環(huán)細樂之聲騰駕祥云冉冉而去,留下裊裊余音:“吾乃圣母女媧神也,汝只管種玉勿疑,不久便有佳音!”此后,伯雍便于山坡白石上鑿出許多石窩,把那些玉籽種上,日夜擔水澆灌,精心照料。
又一年,隴地有一徐姓大族,家有良田千頃,巨資萬貫,仆從逾百;有一愛女,聰慧過人,徐家夫婦視為掌上明珠,百依百順。但自去年從終南山回來后,一直郁郁寡歡,愁眉不解。四方富豪顯貴家的公子求婚,一概不允。原來此女去年曾在伯雍草棚借水,暗生情愫。年來情鎖難解,忽夜得一夢:“要見心上人,需有雙璧聘。”徐家便以此拋出繡球:“若得白璧一雙,將聽憑婚配?!?/p>
這事傳到了伯雍耳朵,不由大喜,知道此女便是那個有碗水之緣的多情小姐。他便刨開種下玉籽的山坡看看,果然出現(xiàn)了光彩四溢的各色玉塊。遂掘出兩塊晶瑩剔透的白玉,打磨成一對玉璧,來徐府求婚。徐小姐聞知有持璧者求見,又驚又喜,出門一看:正是她終日思念的心上人!徐家見伯雍帶著雙璧,自然玉成這門婚事。此后,人們便把“玉種藍田”作為美滿姻緣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