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六中 劉娟娟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肇慶附屬學校 王 瑾
目前,當代美學家、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張玉能先生在其主編的《美學教程》一書中對于丑的定義的闡述在我國有著廣泛的認同。他指出,“丑是與美相比較、相對立而并列存在的一個美學范疇。如果說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那么丑就是被異化、被扭曲的人的本質力量在對象世界中的具體、形象的顯現(xiàn)。如果說美對人而言是一種肯定性的價值,它在情感上使人振奮、愉悅、歡快、幸福,那么丑對人而言就是一種否定性的價值,它在情感上使人厭惡、鄙棄、反感、痛苦。如果說美是形式上的和諧、比例、勻稱、秩序,那么丑就是形式上的不和諧、失比例、不勻稱、無秩序。如果說美是善的形象顯現(xiàn),那么丑就是惡的形象顯現(xiàn)??傊缶褪敲赖姆疵婧蛯α⒚?,是美的錯位。”
統(tǒng)觀語文教材,部分作品是通過直接塑造反面的藝術形象,描摹不健全的環(huán)境,來表現(xiàn)丑陋的現(xiàn)實的。還有許多作品在塑造正面形象的同時,也塑造了生動形象、個性突出的丑形象,通過美丑的對照使審美對象更具典型性。筆者以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5為例,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審美因素進行分類,發(fā)現(xiàn)丑的因素所占比重相當之大,特別是環(huán)境因素。
然而長期,廣大教育工作者卻幾乎忘記了這一點。總是一味關注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無視丑的教育;總是反復強調(diào)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 ,漠視對學生進行丑的發(fā)掘,從而導致不少孩子陷入丑的陷阱,遭遇到不必要的傷害。
當前社會,人們對于丑文化的熱衷和追逐,特別是網(wǎng)絡文化中一些帶有策劃目的的或者不經(jīng)意者將丑的現(xiàn)象公布于眾反倒引起火爆熱捧。丑文化受熱捧一方面表明審丑的壓抑,同時不也得不警惕這種病態(tài)的審美價值。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具體的審“丑”呢?根據(jù)審美對象表現(xiàn)形式和內(nèi)在品質的關系,可以將丑分為三種類型。
指的是外在形式上表現(xiàn)出美的特征,但本質上具有丑的特征的審美對象。針對這種類型的丑,我們常用的方法是“以丑待美”。所謂“以丑待美”是指以看待丑的眼光、以發(fā)掘丑的思維方式來看待美的外在。也就是透過美的表面深究丑的本質。例如,《林黛玉進賈府》片段: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試淚。
王熙鳳對待黛玉的態(tài)度可謂是熱情周到、十分可親,可是當我們了解了王熙鳳這個人的性格后,讀這段文字總是有種怪怪的感覺,王熙鳳虛假逢迎的丑惡嘴臉在印象里揮之不去。如果我們不做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深入分析,就會被她表面的熱情親切所蒙蔽。
針對這種類型的丑,我們常用的方法是“抑丑揚美”和“以丑襯美”。所謂“抑丑揚美”是指在審美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形式上的丑引起的不快感加以抑制,主動忽略其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把全部注意力聚焦在美的本質上,從而達到揚美的目的。在抑丑揚美的過程當中,注重的不是抑制丑的形式,而是注重抑制丑的內(nèi)涵;褒揚的也不是美的形式,而主要在于美的內(nèi)涵。
“以丑襯美”的方法需要借助另外的形象進行美丑對照。把丑與美相互聯(lián)系、相互討論,從而突出各自的特征,使美在與丑的襯托下中更顯其美,同樣,也使得丑在美中更顯其丑?!栋屠枋ツ冈骸窡o論是情節(jié)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很成功地運用了這兩種方法。本文僅以人物形象加西莫多和克洛德的對比為例。
弗羅洛表面上道貌岸然,過著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內(nèi)心卻渴求淫樂,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妒羨。自私、陰險、為滿足自己的欲念不擇手段:他指使伽西莫多劫持愛斯梅拉達;得不到愛斯梅拉達的愛情便想將她置于死地。他煽動宗教狂熱,制造迷信,散布對波希米亞人的偏見,伙同檢察官殘害人民。他是宗教偽善和惡勢力的代表。然而作者在刻畫這個人物時,即把他看做是罪人同時又是中世紀禁欲主義的犧牲品。而伽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梅拉達那里,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溫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托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可以為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他愛慕愛斯梅拉達,但完全不同于副主教那種邪惡的占有欲和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場作戲,他對愛斯梅拉達懷著一種混合著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種無私的,永恒的、高貴質樸的愛。
指的是不僅外在形式上表現(xiàn)出丑的特征,其本質上更具有丑的屬性的審美對象。針對這種類型的丑,常用的方法是“就丑揭丑”。目的是歸納丑的規(guī)律、揭示丑的根源,從而發(fā)揮警醒的力量,培養(yǎng)寬厚、博大的胸懷。需要注意的是,沒有絕對的丑,對這類形象進行批判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運用一分為二的辯證思維進行多角度的評論。例如,對于《灰姑娘》一文中,“后媽”這一形象的理解,在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持批判的態(tài)度,幾乎沒有從另外的角度進行過司考。然而美國的教師卻在引導孩子們細讀文本時發(fā)現(xiàn)了后媽也有其美好的一面。她十分疼愛自己的兩個女兒,為了親生女兒們的幸福不惜一切代價。她剝奪了灰姑娘參加舞會的權利,甚至為了兩個女兒能夠穿得上水晶鞋無情地建議她們“削骨”。最是無情最是深情。“后媽”正是出于對自己女兒們深沉的愛才會表現(xiàn)出種種丑惡的行徑。母親對子女的愛是世間最動人的情,從這個意義上說,“后媽”也具有“人性美”。然而她的方式是荒誕的、滑稽的、令人厭惡的丑。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地全面分析,從這一形象我們不僅得到了警醒的力量——愛要采取正確的方式,愛不能自私地損害他人的利益,還獲得了寬容、博愛的品質。
審丑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思維,與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審美教育是一脈相承、本質相同的,他們都是情感教育,旨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梢哉f,審丑教育是審美教育形式上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