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游
一天,我遇到一位老者,在談到人生時,老人不說話,只是用棍子在地上畫了一條線,說這就是他的一生;而后又用棍子在地上畫了另一條線,說這就是我的一生。
我不解。老人說,人的生命再長也就如這一段線,再短也還是如這一段線,有開頭有起點,終歸也是要有盡頭有終點的,只不過有的長有的短罷了。
老人又說,每個人的一生只有這一段,不管長長短短,有的永遠不會與你相交,離你十萬八千里,那你這一段與他那一段今生今世就徹底無緣了;有的只是與你擦肩而過,那你這一段與他那一段便失去了難得相遇的機會,甚至南轅北轍;有的剛剛與你撞出一點火花,還未燦爛怒放就漸漸消失了,那你這一段與他那一段相交的時間就比較短暫;有的天天與你在一起,那你這一段與他那一段相伴得就很長久。在茫茫人海中,唯獨你與他有很深的緣分。
老人又用棍子在地上畫了另外幾條線,然后對我說,你很愛你的父母,很愛你的妻子、孩子??墒?,父母妻兒也有他們自己人生的一段線,終不會陪你走完整個的一生,他們只能陪你走其中的某一段,而你也只能陪他們每個人走完其中的某一段。
想想也是,再親的人,也不會永遠陪伴著你。正如父母的后半生只能陪伴著你的前半生,你的后半生只能陪伴著兒女的前半生。早晚不是父母走在你前面,就是你走在兒女前面,誰也不可能陪著誰共同走完人生全程,即使你想把你那一段縮短、把親人那一段延長也是不可能的。你想看看兒女老年的樣子,除非你活得更久;你老了還想與雙親同在,除非你父母更長壽。一生天天相依相偎,同日生、同日死的人幾乎沒有。
所謂同學情,就是說你與同學這一段,只是定格在校園里。畢業(yè)了,天各一方,再見面的機會也就不多了,有的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見上一面,有的終生也未能再相見,我有一個小學同學畢業(yè)快五十年了也從未見過,即使見了面又不得不匆匆而別,很難再現(xiàn)同學時天天吃住學習玩樂在一起的情景了。
所謂戰(zhàn)友情,就是說你與戰(zhàn)友這一段,只能是凝固在軍營里的。退伍復員了,各自到各自新的工作崗位上,有的遠隔千山萬水,再朝夕相處已經(jīng)不大可能了,昔日的戰(zhàn)友情也只能存留在短暫的聚會或遙遠的回憶里了。
所謂他鄉(xiāng)遇故知,比如在千里列車上,你邂逅一位知己,車到站了,便各奔前方,你與知己這一段,只是在綠色車廂里迸發(fā)出的一朵瞬間即消失的火花;比如在參加筆會時,你遇到一位知音,筆會結束后,便分道揚鑣了,你與知音這一段,也只能成為短暫筆會中的一段美好記憶……
你一生結識了很多朋友,現(xiàn)在回想一下,有不少朋友也是一段一段的,有的是十年前互不相識,十年后情同手足;有的是昔日親密無間,如今很少來往。正所謂童年有童年的朋友,少年有少年的朋友,青年有青年的朋友,中年有中年的朋友,老年有老年的朋友,從小玩到老的朋友很少很少,從蹣跚學步一直陪伴著你或他到死的朋友更是罕見。
年輕時,你結交過一位女友,可惜后來分手了,這就是你的初戀。你這一段,雖很短暫,卻讓你刻骨銘心。假若后來你與女友未分手而是結婚成家了,那你這一段與她那一段便會相依相偎很長時間;若再后來你們沒有離婚,而是熬到了銀婚、金婚、翡翠婚、鉆石婚,那你和她相依相偎的時間就會更長,幾乎占了你和她的大部分生命。然而,你們兩人相依相伴的這一段再長,也總是會有一個人先走的,不是她,就是你,你與她這兩段線不會在同一天、同一時刻戛然而止……
我們只是別人生命中的一段,別人也只是我們生命中的一段,人人都是人人生命中的一段。你一段,我一段,他一段,組成了這個社會;古人一段,今人一段,后人一段,寫就了一段歷史。我們還是整個世界中的一段,地球也是整個宇宙中的一段。每天每月每年,是你生命中的一小段;你這一生雖然很長很長,卻是人類長河中的一小段。盡管有的這一段線筆直,有的這一段線彎曲,有的這一段線閃著光澤,有的這一段線灰暗……但沒有任何人能例外或超越。
知道人生不過是萬里征程中的一小段,還有什么理由不倍加珍惜這一段,努力將這一段印上自己漂亮的足跡、留下自己與他人美好的記憶呢?要知道,能與你同走一段路,同過一座橋,同飲一河水,同賞一處景,腳踩著同一塊土地,呼吸著同一個地方的空氣,都是緣分,都是一生最難得、最寶貴的。因為世界上幾十億人如幾十億條線,你與他們絕大部分都是永遠不會接觸、交叉的,都是沒有機會相遇的。
知道自己不過是遲早就要消失的一段線,還有什么不能放下、想不開呢?走好自己的這一段,珍惜、相處好與父母、兒女、親人、朋友、同事、鄰居和其他人的那一段,不要讓這一段、那一段留下遺憾與悔恨,才是人生最最重要的。
你這一段寫滿愛,他這一段寫滿愛,人人的那一段上都寫滿了愛,就是北極、南極也能被暖熱;你這一段寫滿仇,他這一段寫滿恨,人人的那一段上都是仇恨,就是赤道、火山口也會結上厚厚的冰……
記住,一個人的一生只有這一段,不會也永遠不可能有第二段。走好自己的那一段只能算是半個人生,與此生難得相遇的他人的那一段融合好才是真正完整的人生。
(編輯 思智/圖 錦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