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卿
上班路上抓小偷受傷可算工傷嗎
◇馬永卿
問:今年5月的一天,我表弟加班工作到很晚才下班,但在回家的路上,他發(fā)現(xiàn)有人合伙在偷電動車,于是大膽上前制止。由于對方是兩個人,表弟寡不敵眾,結果被打傷胳膊。后當?shù)鼐C治部門認他屬于見義勇為,頒發(fā)了獎狀??伤趩挝坏睦习鍏s不管不問,還扣發(fā)了他工資。理由是表弟的受傷跟他們公司無關,讓我們去找政府要工資,或找小偷索賠。難道我表弟這樣的行為真的不能算工傷了?
答:從表面上來,你表弟的受傷既不發(fā)生在工作崗位上,也不是在工作時間內,更不是因為履行工作職責受的傷,所以從工傷的一般定義來看,或許都不符合工傷的定性。但法律也有價值導向功能,即對此類行為的性質大都予以認可,從而彰顯對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行為的推崇與鼓勵。
對此,《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二項明確規(guī)定,職工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視同工傷?;蛟S有人認為抓小偷并非是為了公共利益,而《工傷保險條例》中“可以視同工傷”的情形當中,也沒有明確列出有“見義勇為”這一條。但問題是公共利益有很多,在一部規(guī)章中不可能窮盡,所以立法中大都用“等”字加以概括。在法律未明確禁止的情況下,我們絕不能僅僅局限于從其列舉的情形來認識這一問題,只要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與公共利益的行為,無論是否發(fā)生在工作場所,是否由于工作原因,均應被認定為工傷,從而彰顯法律懲惡揚善的價值取向。所以,雖然《工傷保險條例》未對見義勇為是否就屬于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做出界定,但“見義勇為”的字面理解就是指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它一般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同違法犯罪分子做斗爭的行為;第二類是搶險救災的行為。見義勇為的主觀方面是積極主動、不顧個人安危;其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因此這一行為的本質就是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理應得到法律的保護。除非職工有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殘或者自殺等情形,方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而顯然,你表弟根本不存在法律禁止的不得認定工傷的情形,怎么能將他排除在工傷范圍之外呢?若在社會上做好事受了傷還要被扣工資,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