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qū)石角鎮(zhèn)第一中學 何桂華
科學探究是化學課程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而化學實驗又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形式。用化學實驗的方法學習化學,既符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又符合學生學習化學的認識特點。根據(jù)我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教學談幾點粗淺的做法和心得體會。
心理學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試驗中的奇幻現(xiàn)象,會使學生對化學產(chǎn)生很濃厚的學習興趣,它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潑的心里成分,是學習動力的源泉。能激發(fā)他們努力探索化學奧秘的強烈求知欲望。因而化學實驗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才開始上第一、二節(jié)化學課時,增做“魔棒電燈”“燒不壞的手絹”“兩無色液體相混變紅”“水中生火”“兩棒相遇冒白煙”等有趣的化學“魔術(shù)”。學生急切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有此現(xiàn)象?自己能否操作?從此,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特別高,興趣很濃。
我國化學家戴安邦曾說過:“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的最佳場所?!薄度罩屏x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提倡學生獨立進行或合作開展化學實驗研究。由此可見,做好化學實驗,對學習化學至關(guān)重要。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合理安排教材中的實驗。在實驗活動設計中,沒有硬性劃分“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課堂實驗”“實驗習題”對實驗基本技能的聯(lián)系要求,也沒有具體的指派。這就給學生和老師留下了足夠的空間。教師要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依據(jù),合理安排學生做好實驗。我根據(jù)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把許多實驗改為獨立或者合作實驗。如點燃石蠟、加熱試管中的火柴頭、鐵生銹、物質(zhì)溶解時的溫度變化、自制酸堿指示劑、制作葉脈書簽、淀粉的檢驗、葡萄糖的檢驗、實驗蛋白質(zhì)的性質(zhì)、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集中纖維的鑒別等。這些實驗有的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有的在學校完成,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平時,常常有許多學生問這問那,問某些儀器和藥品在哪里買,還有許多學生發(fā)動家長,大多數(shù)學生能及時向我匯報相關(guān)試驗情況。這樣,學生在“做中學”,在“做”中提高探究能力。
其次,還要適當補充和改進實驗。教材中有許多實驗都有明確的結(jié)論,這些實驗就成了驗證性實驗,還有些內(nèi)容較空洞,缺少說服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幫助不大。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為宗旨,進行適當?shù)母倪M和補充。在操作過程中,不斷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積極探究,既掌握了知識,又拓展了思維。如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來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由于二氧化碳來不及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使錐形瓶瓶內(nèi)氣壓迅速增大,導致橡皮塞被“頂飛”。后來我和學生一起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其中一個學生提出,把錐形瓶換成吸濾瓶,并在導管口接一個氣球。接著用此方法做實驗,確實未出現(xiàn)橡皮塞被“頂飛”。雖然費時,但是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是其獨特的個性的表現(xiàn)。在實驗探究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來做實驗。他們對同一個問題的探究就存在著差異,及時通過交流實驗,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補充教師的教學。教師往往會忽略家庭小實驗的交流,常以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如果教師能注意到這一點,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如在學習完第五章時,我要求學生在家里完成“雞蛋殼與食醋反應”的實驗,并做好記錄,第二天交流。結(jié)果學生記錄的內(nèi)容五花八門,令我耳目一新。如蛋殼表面有(大量)(少量)氣泡、蛋殼變軟、蛋殼發(fā)黃、蛋殼表面過很長時間才有氣泡、先有氣泡、蛋殼懸浮于醋中、蛋殼在醋中旋轉(zhuǎn)、蛋殼里面成分變硬……平時我常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實驗心得。許多學生在發(fā)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喜歡從他人探究實驗的過程中進行客觀的比較和鑒別,從不同的角度改進自己的經(jīng)驗和認識,最終完成對所做實驗的完整建構(gòu),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平時我也注重整理學生的交流成果,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實驗研究進行教學。
在教學研究方面,除了注重課堂教學和一方面,考試所涉及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自學、思維等能力都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對于觀察能力、化學實驗的技能并沒有具體的通過考試檢測,但是學校教師教學中的重點也有所側(cè)重。發(fā)揮起學生的能動作用?;瘜W教師除了上好課外,也應與學生溝通情感,關(guān)心他們的思想品德,身體健康等諸方面的進步。并積極調(diào)動起主動探索和研究的興趣。
在此,我有兩點(心得)僅供參考:一是為學生選擇適合的練習題,使學生免入題海之苦。這里若將習題分為兩類的話,一類則是為學生及時消化和鞏固新學知識,使新學內(nèi)容與原有知識同化后,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即所謂“形成性練習題”。另一類則是提高題,即對某一知識點從各個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進行揭示,使解題時對該知識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效果,同時需要運用類比、分析、歸納、綜合等多種思維方法,使思維的廣闊性、敏捷性、嚴密性、創(chuàng)造性等各種思維品質(zhì)得到有效的鍛煉。二是要通過典型實驗案例講解,不僅能教給解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學會通過實驗之后去整理知識、使知識在頭腦中清晰化、條理化、網(wǎng)絡化。因此,每做完一個實驗,或者一個案例的分析,都應該進行一番反省思索工作,如這一問題我是怎樣解決的,應用了哪些相關(guān)知識?我是怎么想到這種解決辦法的?還有其他解決辦法嗎。我是怎么看到這些現(xiàn)象和這樣化學常識。
綜上所述,有關(guān)在化學教育中可以避免和改進的新問題、新知識、新理念。一要提高認識;二要真正落到實處,收到實效。讓化學學習不是那么空洞,化學教學不再是那么枯燥。總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功能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通過實驗教學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了解和應用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當前,更需要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