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家輝
荷賽獎所涉及的題材的多樣性使其參賽及獲獎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成為時代和歷史的見證。
伊拉克炸彈襲擊,南非犀牛角犯罪、地中海非法移民、敘利亞空襲……一半的作品都帶著深灰的色彩,這些都是今年荷賽獎熱點新聞類、自然類的獲獎作品所關注的主題。
2月13日,第60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獎)獲獎作品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曉,中國攝影師王鐵軍的作品《汗水鑄就中國夢》獲得日常生活類單幅二等獎,而年度圖片大獎由美聯(lián)社記者拍攝的《土耳其暗殺》獲得。
作為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攝影獎項,荷賽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三位攝影師米倫登克、謝勒和威斯曼將荷蘭的全國性攝影比賽擴展為國際性的攝影比賽,并建立了“世界新聞攝影荷蘭基金會”這一組織。
世界新聞攝影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每年都有數(shù)十個國家近萬幅作品參賽,比賽項目發(fā)展到9類18項,是世界上參與范圍最廣,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攝影大賽。而荷賽獎分為突發(fā)新聞、一般新聞、新聞人物、體育動作、體育專題、當代熱點、日常生活、肖像、藝術、自然共10類獎項。而每類還分單幅和組照兩項,組照最多不超過12幅。每項各評出一、二、三等獎,大賽從所有參賽作品10類20項中評出年度最佳新聞照片一張。
荷賽獎每年還會增設一些特別獎項,諸如“匈牙利李斯特獎”“奧斯卡·巴納克獎”等獎項,荷賽獎所涉及的題材的多樣性使其參賽及獲獎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成為時代和歷史的見證。
荷賽獎的成立初衷就是為了增強人們對新聞攝影的興趣、交流信息并加深國際間的理解,用攝影的力量來感染人們。因此,主辦方在獲獎作品的選擇上一直更青睞于深入現(xiàn)場、不畏艱險的新聞攝影。譬如熱點新聞類單張一等獎的《巴基斯坦爆炸》,2016年8月8日,巴基斯坦發(fā)生炸彈爆炸事件后律師們在幫助受傷的同伴。這顆炸彈在醫(yī)院外爆炸,有70人遇害,當時一群律師聚集在一起哀悼之前被暗殺的同事。深入現(xiàn)場的攝影記者不僅要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也承擔著很大的安全風險。
再譬如自然類組照一等獎的獲獎作品《犀牛戰(zhàn)爭》。大衛(wèi)(音譯)是涉嫌南非犀牛角犯罪的主要人物,涉及一個長達六年的案子,被指控非法盜獵犀牛角和洗錢。他否認做錯了任何事,并且還是南非犀牛貿易合法化的主要推動人之一。一旦這些貿易合法化,他的很多指控都將被取消,并將通過犀牛角增值獲得巨額利潤。
歷年來荷賽獎的獲獎者多為西方攝影師,不過隨著發(fā)展中國家參賽者迅速增多,中國攝影工作者也多次在這項大賽中折桂。從1988年新華社攝影記者楊紹明以《退下來以后的鄧小平》拿到中國首個荷賽獎至今,中國攝影師已經(jīng)獲得了37個荷賽獎,連續(xù)14年被寫在荷賽獎獲獎名單上,而此次獲獎作品《汗水鑄就中國夢》描述的是4位小女孩練習體操的場景,嚴肅認真卻又不失可愛與稚嫩,更是真實地呈現(xiàn)了訓練的辛苦以及孩子們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