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瑾
民國蘇州的臥龍街
記者 陶瑾
如果將城市比作一部線裝書,那一條條的街巷,就是一卷一卷的分冊。每一條街巷,都有著不同來歷和出典。
在王謇《宋平江城坊考》中,唯一被稱為“大街”的只有一條,就是現(xiàn)在的人民路。人民路,蘇州人講是條龍脈。龍脈兩頭,連著北寺塔和文廟。民國時期,道路逐步拓寬,漸漸有了公共汽車,路上煤油燈全改為電燈照明。盡管臥龍街的民國風貌已看不到,剩下這些史料和老照片,依稀還能讓人記得,那些消失的光景。
人民路曾多次更名。民國初期,飲馬橋南至三元坊一段,曾名“飲馬橋南街”。民國后期,蔣介石任國民政府委員長,蔣介石,名中正,蘇州地方官員為了奉承討好,將護龍街改稱“中正路”。蘇州解放后,才改為“人民路”,直至今日。
相傳伍子胥建造闔閭城時,人民路就已存在。因其很長,從南至北步行,要走很長一段時間,蘇州人有“走煞臥龍街”之說。一直到民國初年,臥龍街都還是一條寬僅一丈(3.3米)的石板路,石板底下為水溝渠。街道中間是陰溝,上面蓋有一塊塊一米寬的黃石板,陰溝和街兩旁的居民住宅之間有一米寬的人行道。那時,立在街這邊,可以和那邊的人握手,聊天。
后來,道路逐步拓寬。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開辟平門直通城北火車站,修筑北寺塔香花橋至平門通道,彈石路面。同時拓寬香花橋至察院場段的路面,寬7米,路面鋪碎石。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從察院場拓寬至飲馬橋,寬變?yōu)?—12米,路面鋪彈石。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新筑飲馬橋至三元坊段??谷諔?zhàn)爭中,日軍入侵蘇州,蘇州十之八九居民逃亡,護龍街房屋一半左右被毀。
而蘇州城內的街燈,在清末以前,用過蠟燭、燈草豆油燈、煤油燈作為光源。夜晚,由專人在街上逐一點燃,黎明時吹滅。清宣統(tǒng)三年(公元1911年),開始用以電燈為光源的路燈。據(jù)吳文化學者、蘇州民間文藝家潘君明介紹,當時,蘇州有振興電燈公司,在全城架設八條輸電線路,安裝路燈1944盞。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煤油燈全部改為電燈照明。民國八年,架設“通夜線路”,專門供路燈用電。二十五年,平門路、護龍街(今人民路)、景德路全部改裝對桿繃燈。所謂“對桿繃燈”,就是在這邊豎一根電線桿,在對面也豎一根電線桿,繃上一根鋼絲,裝上一盞燈,故稱“繃燈”。
人民路很長,分段來看,自察院場至樂橋段,清末民初為護龍街最熱鬧地帶,特別是衣肆櫛比,民謠有“吃煞觀前街,著煞護龍街”之說。此外書鋪集中,書林巨擘“文學山房”就在其間。民國蘇州報人包天笑在《釧影樓回憶錄》里回憶他十幾歲的時候經(jīng)?!笆幱^前”,或者在護龍街的舊書店看書。
人民路察院場,現(xiàn)通常指人民路中段與景德路、觀前街相交處,三路相匯,形成交通樞紐。觀前街在清末民初分為“觀前大街”和“察院巷”兩段,民國20年(公元1931年),兩街拓寬后,統(tǒng)稱觀前街。道路拓寬后兩側店鋪紛紛縮進并改建門面或新建樓房,故觀前都為民國建筑,式樣是西洋和上海風格,比如葉受和、乾泰祥等。
1935—1937年間,護龍街兩邊各拓寬五米,形成一條九米寬的車行道和兩旁各一米半左右的人行道。當時由于大量的破磚碎瓦、煤渣、爛泥傾倒在路上,使路面高于兩邊居民住宅的地面,整個街道顯得泥濘不堪,點心店、雜貨店、布店、古董店稀稀落落地散落在街道兩旁,馬車和人力車滾過時濺起的泥點,攤販的叫賣聲,都給護龍街蒙上了一層陰影。
今人民路沿路園林,自南而北有滄浪亭、天香小筑、怡園及北塔公園。人民路北段東側今蘇州閥門廠內,尚有墨園遺構,屬于市控保建筑。園子是國民黨政要顧祝同于20世紀30年代構筑的西式花園。
再看人民路兩側,小街小巷尤其多。位于人民路嘉余坊北側,東起人民路,西與韓家巷相接的糜都兵巷,現(xiàn)作“宜多賓巷”。20世紀30年代,姜振祥在巷內建姜氏宅園,有假山、水池、曲橋、花廳等,現(xiàn)已廢。裝駕橋巷,東起皮市街,西出人民路。該巷34號為畫家吳待秋宅園殘粒園,1931年為吳待秋夠得。倉米巷,東出人民路,西至東美巷。23號原為著名西醫(yī)外科醫(yī)生、原博習醫(yī)院院長蕭伯宣寓所。民國時,蕭曾在此創(chuàng)設博愛醫(yī)院。大井巷,西起人民路,東至邵磨針巷。在這條“文化休閑街”上,民國以來先后出現(xiàn)過文學山房、麗都電影院、樂鄉(xiāng)飯店、葉鴻興面店、平江少年宮等。
20世紀30年代觀前街
左圖:祥符寺巷,西出人民路,與砂皮巷相直。巷長405米,寬2.6米
中上:蘇州火車站(民國)
中下:玄妙觀(民國初期)觀內攤販依舊,布棚張掛,行人身穿旗袍和長袍,顯現(xiàn)了時代特色
右圖:正山門(1930年)觀前街第一次拓寬,圖為正山門前的拆遷工地
應該說蘇州原先沒有馬路,有的都是小街小巷。小巷拓寬成為馬路,都是后來的事情,因為交通工具發(fā)展了。
從東晉開始,轎子成為城市居民的代步工具,一直延續(xù)到民國初年。20世紀20年代中期,轎子開始衰落,逐漸被馬車和黃包車代替。蘇州的馬車,開始只在城外營運,后來馬車想要進城,于是城內馬路就應運而生了。最早拓寬的是景德路,因為觀前的發(fā)展,迫切需要與閶門鬧市連通,時間是1927年。也就在這一年,馬車進了城,汽車也破天荒第一次開進古城。1927年8月3日,國民革命軍十七軍曹萬順軍長赴怡園向部隊訓話,特地乘坐小汽車,由閶門經(jīng)景德路而至護龍街。
可以說,舊時的蘇州,由于城市建設落后,交通工具很少,出行極不方便。日寇侵華期間,大約在1938年底,由日本商人經(jīng)營的華中都市公共汽車公司,有出租車四輛,負責城區(qū)運營。路線:一為火車站、金門、觀前、正山門;二為石路、老閶門、金門、觀前、正山門;三為胥門、二馬路(今人民路南)。臥龍街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公共汽車,1945年8月停駛。
到了1946年,創(chuàng)辦金山汽車股份公司。開放的路線經(jīng)過觀前街、景德路、金門、石路、新民橋和火車站。其中包括火車站、平門、護龍街一條路線,衛(wèi)前街、道前街是另一條線路,每條線路有四輛車運行。但由于道路條件差,車輛陳舊,再加上經(jīng)營不善,運行一年后就停業(yè)了。
有一張上世紀30年代初期站在北寺塔上俯瞰蘇州古城的照片,可以看到通忂大道直貫南北,氣勢昂然。登高縱覽,一覽無余,人民路掩映在綠樹濃蔭之中,文廟與北寺塔遙相呼應,真的很像一條臥龍呢。城內建筑粉墻黛瓦,鱗次櫛比,三清殿、方塔、雙塔和因果巷消防警鐘樓依稀可見。古時的蘇州,都是深宅大院,舊居老屋,但因為有寺廟道觀和寶塔這些高大的建筑突兀其間,古城便產(chǎn)生了立體感。
喜歡收藏蘇州老照片的吳先生在收集有歷史價值的蘇州圖片資料上很舍得花錢。一次在蘇州文廟市場上,看到一位專營老信封的郵商手里有枚珍貴的江南老街風景的明信片,明信片上的昔日街景風貌一下子吸引住了他的目光。憑感覺,他覺得這是蘇州城里的一條什么老街,再看明信片的左下角,有一行“蘇州老街”的英文小字和昔日某出版公司的英文縮寫。
買回家后,他開始仔細研究起這枚明信片上的老街景致來。這枚郵票上有很多店招:“大有恒”、“同福永”、“聚豐園”、“似蘭村”……哪一條蘇州老街上會有這些商店呢?以后的數(shù)天里,他向蘇州地方志辦公室、蘇州檔案館等單位求教,查找有關資料。最后終于查證:“大有恒”是民國初年觀前街東部一家經(jīng)營廣貨、洋貨等日用品和綢布的商店,“同福永”是清末民初時期觀東的一家綢緞店,“聚豐園”雖有資料載錄在原護龍街徉符寺巷口有一家,但另有一說在觀東也設分店。如此一來,證實這枚明信片上的舊貌就是清末民初時期蘇州觀前街東部的街景。
曾幾何時,白話報紙風起云涌,自清末至民國初,不下170余種?!短K州白話報》就是其中的一種?!短K州白話報》創(chuàng)刊于1901年10月,館址就在護龍街(今人民路)砂皮巷口。包天笑在他的《釧影樓回憶錄》里說:“這個動機,是由于杭州人出了一種《杭州白話報》而觸發(fā)的。”由毛上珍刻字店承制,得到他的表哥尤子青的贊助。該報七天一期,32開木刻線裝,每冊8頁。在編排方面,該報開辟了論說、新聞、演報、歌謠、雜錄等。
民國以前,蘇州不設官方消防組織。承擔社會滅火任務的機構,是民間的結社。其名稱最初稱“火社”,后改稱“龍社”。
民國年間,蘇州城是怎樣滅火的,有多少人知道呢?民國初年的水龍社,沿用了清末的水龍會,當時大約有三四十個龍社,各龍社都有用水斗或擔桶取水的水夫二三十人,聞警出救,近百個水夫都擠向火場附近的河埠取水,爭先恐后。為此,經(jīng)常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打架,水夫一打架,救火員便無水救火。因此,曾經(jīng)有規(guī)定,凡是龍社與龍社之間因救火而發(fā)生的任何糾紛,在現(xiàn)場不作解決,第二天開會再評判,但當時雙方出發(fā)點都是為了熱心救火,并無私見,所以一經(jīng)調停,即可解決。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消防隊在駐地北局建起一座火警瞭望塔,塔高99米,可容6人在塔頂觀察火情,為當時蘇州城內“第一高塔”。因塔用鐵制支架,故俗稱“鐵塔”。民諺有“北有北寺塔,南有瑞光塔,城中還有一座鐵閣塔”。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消防隊遷址,原塔拆除,在因果巷新址建了一座比原塔稍高的鋼架瞭望塔,俗稱“百米高塔”。在北局原塔的東南側,還開鑿一口深約19.8米的深井,名為“慈幼井”,井上建有高約16.8米的六角形水塔,并且在觀前街鋪設水管,安裝一批消火栓,以解決觀前地區(qū)的消防水源。后來水塔于1958年被拆除。
參考書目:《蘇州老街志》、《蘇州舊街巷圖錄》、《蘇州街巷文化》
照片由蘇州地方志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