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如今的美術課堂教學,人們更多地關注到學生接受教學內(nèi)容的效率性。所以,以書本內(nèi)容為主要導向,以學生的知識納入為中心,在量體裁衣的課堂教學設計之下,各校均建設了獨立的美術教室。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高超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酣暢淋漓地彰顯了美術課的獨特魅力。但熱鬧過后,冷靜下來反思一下,卻又發(fā)現(xiàn)千篇一律的多媒體教學,似乎只要一臺電腦便足以讓學生領悟所有的知識。筆者通過多年的美術教學,發(fā)現(xiàn)只展示于屏幕上的圖片對于學生繪畫類美術欣賞課上的理論感悟和理解效果并不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學生感受思考的余地較少。繪畫類美術欣賞課在多媒體教學中,一直停留在視聽階段,由于欣賞的內(nèi)容較多,專業(yè)術語較復雜,加上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導致有時教師在使用PPT展示圖片時無法關注到學生的感受,讓其感覺速度過快,來不及消化。甚至有些圖片受限于網(wǎng)絡資源的像素不高和播放設備陳舊,導致學生無法清晰和多角度地感受大師地繪畫手法和技能。
第二,使用教學資源受限較多。美術繪畫類欣賞課一般是以大師的繪畫作品為主,了解這些作品的美不僅需要整體全面地欣賞,更需要局部細節(jié)化地欣賞。因此高清的局部圖片就顯得尤其重要,但是很多細節(jié)圖片不是很容易能夠得到的,有時候即使找到了卻因為清晰度不夠高而只能放棄使用。
因此,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課堂教學實際感悟,嘗試采用實物鑒賞的形式作為多媒體教學的輔助手段。通過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其在此類欣賞課上教學的優(yōu)點非常突出。
一、實物鑒賞教學能讓繪畫藝術手法展示更為直觀
實物直觀即通過直接感知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實物直觀的優(yōu)點是給人以真實感、親切感,所得到的感性知識與實際事物間的聯(lián)系比較密切。教師在多媒體圖片展示的間隙,根據(jù)課程設計需要適當?shù)卮┎鍖嵨镨b賞,使學生走近這些名畫,近距離觀賞和了解線條、色彩、水分、筆觸所營造出來的美。例如,在九年級上花鳥畫欣賞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寫意花鳥畫和工筆花鳥畫的不同美感,筆者就在美術教室里精心布置了一個水墨花鳥畫的展示角,將自己創(chuàng)作和收藏的寫意荷花禽鳥畫和工筆荷花禽鳥畫放在一起展示,將寫意蔬果畫和工筆蔬果畫放在一起,再將寫意奔馬和工筆耕牛兩幅繪畫作品并列展示。這時,學生圍繞著作品和講解的教師,一邊看一邊聽,直接將教師講的細節(jié)對照圖片找出來,距離更近了,看得更清了,學生的興趣也立馬提高了。針對看到的內(nèi)容,學生還會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如:葉片是不是一氣呵成的?是怎么做到的?眼睛怎么畫得這么傳神?……學生自己還能找到一些繪畫技法的答案,如:原來工筆鳥類的羽毛真的是一根根畫出來的,而且還要畫得那么細!要先染好顏色以后再畫每一根羽毛!工筆畫中的花朵不僅要畫出顏色,還要把花瓣的脈絡畫出來,而且花瓣和葉片的脈絡還有正反區(qū)別……走得更近,看得更細,探討得更多,理解得也就更透徹了!此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能很好地顯示教學效果。
二、實物鑒賞教學能讓學生養(yǎng)成全方位、多層次的視覺審美趣味
美術課自從有了多媒體的參與,學生上課只需坐在座位上,回答問題、小組討論時改變一個動作即可完成。只有示范作業(yè)或展示作業(yè)時才會離開座位,即使這樣,有的學生也會因為心態(tài)問題而不樂意上講臺。而教學過程中加上繪畫作品的實物鑒賞,學生能放松心情,就像身臨其境的旅游一般,伴著輕松、好奇和崇敬的心態(tài),把多媒體傳遞的知識作為前期鋪墊和引導,將老師(導游)的講解作為參考的同時,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觀察、了解。也可以自由決定自己在作品前停留的時間,以便看得更仔細,了解得更加透徹。邊看邊討論,邊討論邊記錄,邊記錄邊臨摹、感受,沉醉其中。例如,欣賞肖像畫展示時,學生在觀賞、思考、討論的過程中甚至會模仿畫面中人物的動作,以此來感受畫家與被畫者的心態(tài),從而得到不一樣的感悟。這就類似于我們自己經(jīng)常會做的博物館參觀法,教學氛圍多元了,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改變了,興趣上來了,學習方式增加了,學生學會了鑒賞美術作品,收獲自然也就更多!
三、實物鑒賞教學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及創(chuàng)作的熱情
直觀化教學更有助于學生將繪畫作品與生活情境聯(lián)系起來,對于理性的觀點也能用感性的生活經(jīng)驗來加以論證,增加了畫面的真實性、形象感,易于調(diào)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其審美的直觀印象。例如,在教七年級學生欣賞靜物畫的時候,學生無法很好地體會景物的美,這時候,筆者就會分小組讓學生自由選擇物品,布置幾個有特色的靜物組合角:可以是書桌一角,也可以是運動角,或者是生活角……積極地動手參與和主動地審美判斷過后,學生靜靜地坐下來品味和寫生自己所創(chuàng)設的畫面,動動手勝過千言萬語。將形象思維和直觀化教學良好結(jié)合,靜物的美躍然紙上,也鐫刻在了學生的心底,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再如,在欣賞水墨花鳥畫,尤其是體會八大山人的寫意畫之美時,筆者會把它和后面的工筆花鳥畫結(jié)合起來教學,不僅在課堂上展示許多美麗的荷花圖片和視頻,更將學生帶到校園中、池塘邊,讓學生近距離觀察荷花之美。同時,選取一片荷葉讓學生仔細觀察、了解荷葉的形狀、脈絡、正反差異、色彩差異等細節(jié),這樣學生會更易于理解植物葉片染色時正反不同的色彩渲染設置,以及正反脈絡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在這樣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在臨摹和渲染水墨花鳥畫時都比之前熟練、干脆許多,生活之美躍然紙上,課堂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總之,“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所以,雖然說實物教學僅僅是現(xiàn)在美術課堂教學的輔助方式之一,但其作用卻不可小覷,它猶如畫龍點睛之筆,激活課堂,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只是,繪畫類欣賞課的很多實物都需要教師自己精心收藏、設計和布置,甚至還需要教師動手繪制,這就需要美術教師持之以恒地積累實物素材。在采用圖片、語言、動作等教學手段的同時結(jié)合一些實物鑒賞來提升教學內(nèi)容、升華教學氛圍,必將給教學工作帶來不一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