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婭
內(nèi)容摘要:所謂的“做閱讀”,指的是“經(jīng)典片段”的閱讀,其閱讀的內(nèi)容是從適合學生閱讀的經(jīng)典文學名著中,選擇的精彩片段、代表章節(jié),需要老師的修改或二次創(chuàng)作過程,通過教師閱讀設計,進行策略引導,引領孩子深入經(jīng)典片段,領略文學巨匠的寫作技巧,尋找文字的魅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完成閱讀訓練后,激發(fā)他們閱讀原著的興趣,從而幫助他們走進經(jīng)典世界的閱讀。
關鍵詞:閱讀訓練 經(jīng)典閱讀
所謂的“做閱讀”,指的是“經(jīng)典片段”的閱讀,其閱讀的內(nèi)容是從適合學生閱讀的經(jīng)典文學名著中,選擇的精彩片段、代表章節(jié),需要老師的修改或二次創(chuàng)作過程,通過教師閱讀設計,進行策略引導,引領孩子深入經(jīng)典片段,領略文學巨匠的寫作技巧,尋找文字的魅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完成閱讀訓練后,激發(fā)他們閱讀原著的興趣,從而幫助他們走進經(jīng)典世界的閱讀。
相對于傳統(tǒng)的“閱讀訓練”,即選用書店購買或教輔資料印發(fā)的形式,提供各類現(xiàn)成“閱讀題”作業(yè),讓學生多練多做,反復糾錯,達到多快好省地訓練“語文能力”的目的,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前期的經(jīng)典閱讀積淀,能引領學生尋找和發(fā)現(xiàn)名著中的文字之美、情節(jié)之美;要有慧眼,及時選擇和教材有聯(lián)系或有共通相似處的經(jīng)典,;要有慧心,設計融合閱讀和練筆及鑒賞推薦的題目,引導進行廣度和深度拓展。通常我們稱它為“閱讀作業(yè)單”。它一般由以下構成:1、閱讀導入2、閱讀鏈接3、閱讀心得4、閱讀推薦5、交流平臺。(附閱讀作業(yè)單一份,取部分段落)
五(10)班周末閱讀作業(yè)紙
溫馨提示:
☆本片段選自小說《城南舊事》,認真閱讀,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了什么。
☆完成“讀后檢測”優(yōu)秀者,獲1-5分加分。
閱讀鏈接:
早晨的太陽,正照到西廂房里,照到她的不太干凈的臉上,又濕又長的睫毛,一閃動,眼淚就流過淚坑淌到嘴邊了。忽然,她站起來,撩開袖口,撩起褲角,輕輕地說:“看我爸爸打的!”我是蹲著的,伸出手正好摸到她的腿上那一條條腫起的傷痕。我輕輕地摸,倒惹得她哭出聲音來了。她因為不敢放聲,嚶嚶地小聲哭,真是可憐。我說:“你爸爸干嗎打你?”她當時說不出話來,哭了好一會兒才說:“他不許我出來玩?!?/p>
“是因為在我家呆太久了?”妞兒點點頭。因為在我家玩久了,害得她挨打,我又難過,又害怕,想到那個高大的男人,我不由得說:“那么你快回去吧!”她站著不動,說:“他一早出去還沒回來?!?/p>
我告訴妞兒,我們從前不住在北京,是從一個很遠的島上來的,她也說:“我們從前也不住在這兒,我們住在齊化門那邊。”“齊化門?”我點點頭說,“我知道那地方?!薄澳阍趺磿仓例R化門呢?”妞兒奇怪地問我。
“你是講故事吧?”“也許是故事,”我斜著頭又深深地想了想,“反正我知道齊化門就是了?!?/p>
“喝喝,你瞧你什么都知道,我不是要跟你說唱戲的事,你哪兒知道我要跟你說什么呀!”
妞兒猶豫了一會兒,伏在我的耳旁小聲而急快地說:“我不是我媽生的,我爸爸也不是親的?!?/p>
她說得那樣快,好像一個閃電過去那么快,跟著就像一聲雷打進了我的心,使我的心跳了一大跳。她說完后,把附在我耳旁的手挪開,睜著大眼睛看我,好像在等著看我聽了她的話,會怎么個樣子。我呢,也只是和她對瞪著眼,一句話也說不出。∥
A.閱讀心得:
通過教師指向深入閱讀的問題引領和穿插客觀檢測或主觀表達的練筆設計等策略,幫助學生深入閱讀經(jīng)典片段,領略寫作技巧,體會思想感情,并訓練語文能力。
1.片段部分已用∥兩部分。
▲請各為它們?nèi)€小標題:
▲從這兩部分內(nèi)容,分別看出主人公“英子”是個怎樣的女孩?
2.片段主要寫了“英子”和“妞兒”之間發(fā)生的事。閱讀后,我們了解到妞兒是個可憐的孩子,請簡單說說她的身世及不幸遭遇。
3.有感情地讀劃橫線的部分。簽字: 你認為應該讀出的心情。
4.你小的時候有無像英子一樣問過父母有趣的事?或者做過一些印象深刻的幼稚可愛的行為,記錄下你曾經(jīng)的純真片段
B.閱讀推薦:
以故事簡介及名家書評、影視介紹等多種方式為催化媒介,點燃學生課外閱讀的欲望。臺灣作家林海音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以一個兒童的雙眼講述人生的悲歡離合,用天真的口吻向讀者道盡世間喜怒哀樂。請大家去閱讀適合的版本,(如金波傾力推薦版、配插畫版等)也可去欣賞同名電影。
C.交流平臺:
采用“一句話”或“一段感悟”的方式進行生生互動、師生交流、父母共評等,搭建一個讀后反饋的平臺,享受讀書的心得和收獲。
交流平臺:“一句話”的讀后感
讀讀來自豆瓣網(wǎng)上的書評,它們本身也是美麗的詩: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用了兩三天慢慢看完,特別醉,特別美,林海音筆下昏黃遙遠的童年,就是一幅幅老北京山水畫。
一.經(jīng)典片段閱讀訓練法之初體驗:
(一)選擇內(nèi)容適合高段學生,使之“可讀”
首先,要選擇適宜青少年讀的名著經(jīng)典,要選擇有利于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認知視野的拓寬和心靈的凈化。不能過于深奧難讀,艱澀枯燥,也不能過于淺顯,缺少吸引力。內(nèi)容情節(jié)上盡量好看、經(jīng)典,具有代表性,行文上盡量有特點,體現(xiàn)作者的個人風格,能幫助學生領略文學巨匠的寫作技巧,尋找文字的魅力,便于學習模仿。
其次,關注學段、學齡和課堂,適度延伸拓展,運用遷移,尋找最近發(fā)展區(qū)。把握閱讀時間和容量,不能越廚代庖切勿拔苗助長,操之過急。學生的經(jīng)典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還是立足語文課堂,在“語文教科書”基礎上進行拓展閱讀。使有限教材內(nèi)容延伸,擴大學生的閱讀面、知識面,以五年級語文課文為例,可利用的經(jīng)典作品閱讀內(nèi)容不少。
(二)做細讀的有效策略,使之“會讀”
從課內(nèi)閱讀走向課外閱讀,從單一的較淺顯的課文走向縱深的,較廣博的經(jīng)典文本,要想實施有效,必須探索具體的策略,并在實踐中反思、完善、突破:
1.精選片段
大部分的經(jīng)典名著因為書的厚度,孩子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還沒開始看就心生畏懼。鴻篇巨著,該從何看起?引導小學生愛上閱讀經(jīng)典名著必須遵循由部分到整體的閱讀技巧,我們必須精心挑選名著片段,給學生打開一扇美麗的窗,讓學生通過觸摸、張望這個窗口,對外面其它的宏觀世界產(chǎn)生興趣。一旦學生有了讀下去的興趣后,孩子自己便會深入其中,讀得忘乎所以。
如讀動物小說《春田狐的愛》,就要精選小說中最悲壯,最讓人揪心的片段——狐貍維克多因無法救出孩子,在萬般無奈和絕望情況下,艱難地做出抉擇,殺死自己的孩子,給它一份永久的“自由”和尊嚴。這個片段不僅有對動物細膩真實的心理、性格勾勒,還有唯美清冷的環(huán)境描寫,孩子閱讀這個片段,不僅感受到人類對動物無情損害,更感受到流淌在動物之間濃濃的親情,當然也會情不自禁地開始喜愛并關注西頓這位世界級的動物小說大師的其它作品。
2.適當改動
經(jīng)典創(chuàng)作出自不同年代、國家、名族,并且因為作者的不同風格,讀者的文化差異,會讓人覺得情節(jié)復雜,深奧難懂,即便在精選片段之后也不例外。因此,我們在保留原著精華的基礎上,要考慮小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要對片段作適當改動,使之語言上淺顯易懂,行文思路上清晰明了,更適宜于小學高段孩子的閱讀。比如在原著中,關于螳螂的描述,作者運用了將近六千多字,配以觀察日記、手繪插圖、各類資料,其敘述風格是比較隨意的觀察日記體形式,顯然不太適合小學生。在經(jīng)典閱讀片段《螳螂》時,筆者就作了大量改動,分別選擇了螳螂的外形、捕食、繁殖三個最精彩的內(nèi)容,適當修改,用并列段落的形式一千字左右緊湊地呈現(xiàn)給學生,以利于學生讀后對螳螂形成一個對比鮮明的整體認知。
3.問題引導
學生面對經(jīng)典片段,他們的理解和感受的深淺度是不一樣的,如何引導孩子閱讀逐步從模糊走向清晰,走向深度閱讀和思考。教師必須有針對該片段的問題引導和體驗交流。所以,要設計適當?shù)膯栴},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聚焦重點,喚醒學生想象,填補情節(jié)空白,激發(fā)他們表達和分享欲望以及閱讀原著的興趣。
4.鼓勵主觀表達
閱讀課外的名著片段,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標準答案去約束學生的不同見解,甚至用“請君入甕”法強迫學生接受預設的唯一結論,在扼殺“讀者個性”的同時,也會剿滅閱讀熱情。而反之,則會點燃學生的表達和思辨火花,對提高語文鑒賞能力和健全人格有極大幫助。在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時,筆者就充分設計了有利學生主觀表達的問題。幫助學生引向?qū)θ宋镄愿瘛⑶楣?jié)局勢的更深思考,并通過交流評價,是之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fā)他們后續(xù)閱讀的欲望。
經(jīng)典作品猶如一棵棵大樹,繁盛的枝葉過濾著浮躁、平庸、虛無的沙塵,深茂的根系汲取著宏大、高尚、開闊的精神營養(yǎng)。讓我們共同努力,借助“閱讀訓練”的語文學習載體,撥開“閱讀”難的迷霧,取其精華,深入淺出,幫助孩子遠離虛無和輕浮,獲得美的熏陶。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嶺市太平街道太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