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
梁思成于1949 年6 月寫下《城市的體形及其計劃》,其中有這樣一段:“有限度的市區(qū)是不許蔓延過大的市區(qū)。最理想的以五六萬人為最大限度。超過此數(shù)就應在至少三四公里距離之外,另建一區(qū)。兩區(qū)之間必須絕對禁止建造工商住宅建筑,保留著農田或林地。這種疏散的分布,可使每區(qū)居民,不必長途跋涉,即可與大自然接觸?!?/p>
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差不多像是在讀一首憂傷的舊情詩。今天看來,這段話真像是“寫給城市的最后一封情書”,因為,這樣“有限度的城市”,在中國,哪里去找?
“以五六萬人為最大限度!”在網(wǎng)上查了查,2005 年的數(shù)據(jù),成都市中心城區(qū)人口已經(jīng)達到400萬了。大約這個數(shù)字還不能讓政府滿意吧,我們要建設國際化大都會。國際化大都會怎么可能在城市中間出現(xiàn)農田呢?
王軍先生在《城記》里說,梁思成在建國初期提出的北京城改造方案沒有被當局采納,60年過去了,現(xiàn)在的北京還在吃那時錯誤方案留下的苦果。北京城的城市發(fā)展是典型的“攤大餅”,也就是圍繞中心城區(qū)無限向外擴張,餅子越來越大,交通越來越擁擠,空氣質量逐年下降,環(huán)境越來越糟糕。和這些同時出現(xiàn)的,還有大量古跡、民居的消失,拆得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凈。
既然北京城的發(fā)展模式被證明是錯誤的,為什么到了現(xiàn)在,他們還在“攤大餅”呢?成都是這樣,我到過的絕大多數(shù)城市是這樣。在歐洲很多國家,他們早就已經(jīng)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所以城市中間才會有大片的森林。而我們,就說成都吧,好不容易弄了個浣花溪“森林”公園,周圍還搞成那樣,成為部分人的專享。
沈從文1948 年發(fā)表的一篇文章《蘇格拉底談北平所需》,中間有一段烏托邦式的暢想:“北平實如一大花園,警察數(shù)目與待遇,均宜與花匠相等。警察局長最好為一戲劇導演或音樂指揮,其次則為一第一流園藝專家,不必屬于黨系人物;警察受訓,所學宜以社會服務、公共衛(wèi)生及園藝學為主課……”
這樣的愿景像童話一樣美好。
而《城記》里有一個細節(jié),1950 年,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用手指著廣場以南一帶,對身邊的彭真說:以后要在這里望過去到處都是煙囪……
作家勒·克萊齊奧在他的小說《烏拉尼亞》里用這些形象詛咒城市:臭水溝,紅燈區(qū),垃圾山,虛偽的人類學家,唯利是圖的商人,驕傲的革命者,在生活最底層掙扎的乞丐,還有陷入絕望的男人和女人。城市在他的眼里就像地獄,與這些對應的,他還創(chuàng)造了一個反抗這一切的理想國度:在墨西哥一座城市的邊緣有一塊地方,人們叫它坎波斯,這里的公民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一種區(qū)別于“我們”的生活方式。在這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簡單而且平等的,孩子是不用進學校的,大自然就是他們的課堂,他們通過勞動,通過聆聽,通過生活來學習,他們要學習的不是知識,而是自由和真理。大人也要學習,大人還要向孩子學習。這里的節(jié)日不是為了慶祝某個事件,不是源于某個傳說,不是為了歡聚,節(jié)日里,他們唯一要做的是仰望星空。
雖然現(xiàn)在再也找不回小時候住在鄉(xiāng)下時對城市那種近乎神圣的向往,但我還沒有勒·克萊齊奧那么失望。我喜歡城市,喜歡它的喧嘩,這種喜歡的程度甚至有時候和喜歡鄉(xiāng)村的寧靜是一樣的。有一天在工作室加班,清晨回家的路上,看到清潔工在掃大街,便利店的小妹打著哈欠拉起卷簾門,送報紙的大姐從對面走來,濃霧漸漸散開,我想,這就是我還愛著的城市啊。我又想我還算是一個心存夢想的人,對一座城市還懷有純潔的夢想,在城市的喧囂聲中穿行的時候,還能去相信一些東西,覺得一切不算太糟。
卡爾維諾說:“生者的地獄是不會出現(xiàn)的;如果真有,那就是這里已經(jīng)有的,是我們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們在一起集結而成的。我們有兩種避免受苦的辦法,對許多人來說,第一種很容易:接受地獄并且成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種有風險,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學習:在地獄里找出非地獄的人和物,學會辨別他們,使他們存在下去,賦予他們空間?!被蛟S,如果再樂觀一點,可以把這段話中的“地獄”改成“天堂”:生者的天堂也是不會出現(xiàn)的,如果真有,那就是這里已經(jīng)有的,是我們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們在一起集結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