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時期,美國將軍史迪威曾說過:“廣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他們的勇猛、彪悍,令所有對手感嘆!”
勇猛的廣西士兵,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中同樣表現(xiàn)不俗。長征時,著名的“智取婁山關”就是廣西籍將士所為。彭德懷曾感慨:“黔軍滇軍兩只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當時,紅軍中的“廣西兵”主要來自一支起義部隊,這支部隊在1931年整編到達瑞金時,毛澤東給了他們一面旗,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千里來龍”!
被毛澤東授旗的這支部隊就是當時的“中國紅軍第七軍”。這是一支什么樣的部隊呢?它又是如何建立的呢?讓我們回到86年前的1929年。
1929年5月,蔣桂戰(zhàn)爭結束,俞作柏、李明瑞被委以重任,掌管廣西軍政大權。
俞作柏:1888年出生,廣西北流人,1926年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校長。他支持工農運動,與共產黨往來密切。
李明瑞:俞作柏的表弟,1896年出生,廣西北流人,在北伐中表現(xiàn)勇猛,被譽為虎將;因為在蔣桂戰(zhàn)爭中立功,被蔣介石派回廣西統(tǒng)管軍事工作。
同期 陳欣德(廣西區(qū)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當時)俞作柏、李明瑞有很多難處,(比如)軍事力量不夠、政治力量不穩(wěn)固。他們知道共產黨人在北伐戰(zhàn)爭中能干、能打仗,就想借助共產黨的力量。
中共中央以及廣東省委隨即從不同渠道派出了葉季壯、許開先、張云逸等四十多名得力干部到廣西工作。他們的到來會給時局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張云逸:海南文昌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先后參加過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護國戰(zhàn)爭、北伐戰(zhàn)爭。1926年10月,已授國民革命軍少將軍銜的他,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最后終成一代名將。毛澤東曾評價他“老成持重、威望頗高”。
1929年7月,37歲的張云逸帶著“改變黑暗社會”的抱負來到廣西,俞作柏和李明瑞任命他為廣西教導總隊副主任兼警備第四大隊大隊長,掌管一支2000人的武裝。而張云逸的主要任務就是開展前期工作,搞兵運、發(fā)展黨員、改造舊軍隊,為中央的下一步行動打好基礎。
兩個月后,中央代表風塵仆仆地從上海取道香港經梧州來到南寧。按照當時水路交通的速度,這趟行程起碼要在船上顛簸十幾天才能走完。來的是個小個子青年,當時只有25歲,介于形勢需要,他給自己取名鄧斌,其實他的真實姓名叫作鄧小平。
同期 庾新順(廣西區(qū)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小平來到南寧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接觸的人不多,一個是陳豪人,一個是雷經天,一個是俞作豫,他和張云逸是沒見過面的。為什么沒見面?因為上層統(tǒng)戰(zhàn)和秘密兵運是嚴格區(qū)分的,互相不跨界、不搭界。
1984年,八十高齡的鄧小平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我是中央代表,任務就是做上層統(tǒng)戰(zhàn)工作和領導廣西全盤工作?!?/p>
鄧小平到達南寧后,以廣西省政府秘書的公開身份做掩護,統(tǒng)一領導在南寧的中共廣西軍委和廣西特委。二十五歲的鄧小平表現(xiàn)出舉重若輕、見解不凡的特質;小他三歲的陳豪人則細致謹慎,事必躬親;而和鄧小平同齡的雷經天則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把地方黨建做得有聲有色。
三個人里陳豪人負責和張云逸單線聯(lián)系,完成中央指示的上傳下達任務。軍事經驗豐富的張云逸不負重托,對成分復雜的舊軍隊實施了卓有成效的改造。
同期 張光東(張云逸兒子、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原副院長):在這個過程中(張云逸)不斷地改造這支部隊,他對一些反動的軍官,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來改變這個軍隊結構。
一切都在向著更好的方向邁進,假如沒有突如其來的變故,也許紅七軍的建立不會那么快??墒聦嵣?,正是那些無法預料的變故考驗了當局者的智慧。
1929年10月1日,俞作柏和李明瑞在汪精衛(wèi)的策動下突然決定誓師倒蔣。而此時,鄧小平也剛剛接到中央和廣東省委的指示,建議將黨的力量向桂東南的梧州一帶發(fā)展,在鄧小平看來這個決策是十分危險的。
同期 庾新順(廣西區(qū)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在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往桂東南發(fā)展無非是一條死路,我們就自己掌握的那一點小部隊,一共三四千人,再加上一點工農隊伍的力量,那是不行的。所以小平在這個關鍵時刻就緊急采取了幾個措施:第一,不把黨的力量往桂東南發(fā)展;第二,在南寧不搞武裝起義;第三,把我們這三支小部隊趕緊轉移到左右江;第四,還要堅持和俞、李搞統(tǒng)一戰(zhàn)線。
二十五歲的鄧小平在關鍵時刻做出關鍵決定:舉行兵變,把部隊拉出南寧,向左右江地區(qū)轉移。鄧小平事后回憶說:“廣西右江地區(qū)是一個比較有群眾基礎的地區(qū),這里有韋拔群同志那樣優(yōu)秀的、很有威信的農民群眾領袖。東蘭、鳳山地區(qū)是韋拔群同志長期工作的地區(qū),是很好的革命根據(jù)地,這為紅七軍的建立與活動給予了極大的便利?!?/p>
在這樣的部署下,張云逸隨機而動,迅速對第四教導大隊中的殘余頑固分子進行清理;同時控制南寧軍械庫、邕江碼頭,并將南寧的武器彈藥及輜重物資全部運往百色、龍州。
1929年10月22日,鄧小平和張云逸率隊到達百色城,進駐粵東會館。如今粵東會館里的這組蠟像,便還原了當時的場景。鄧小平對起義計劃做了詳細分析和周全安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盡快肅清百色及周邊地區(qū)的反動武裝。
同期 張光東(張云逸兒子、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原副院長):如果起義不把他們(反動武裝)消滅掉,(他們)就會是起義中的一大禍害,所以百色起義的準備是非常充分的。
十一月上旬,黨中央批準了左右江地區(qū)舉行武裝起義、創(chuàng)建紅軍和革命根據(jù)地的計劃,批準建立前委,統(tǒng)一黨和軍隊的領導。
1929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兩周年紀念日,百色城里過節(jié)一般地熱鬧。起義舉行,紅七軍正式宣告成立;一個多月后龍州起義舉行,紅八軍正式宣告成立;后來紅八軍編入紅七軍,部隊規(guī)模達到七千多人,成為全國主力紅軍之一。這是一支能征善戰(zhàn)的隊伍,官兵一致,同心同德;這是一支由廣西人組成的隊伍,爬山過河,如履平地。因此有人把它比作一條能上天下海的蛟龍。
同期 張光東(張云逸兒子、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原副院長):人家講哪個省份的兵最能打,廣西的部隊最能打,而紅七軍正好是由廣西的子弟組成的。
紅七軍后來揮師北上,歷經7000里的小長征到達中央蘇區(qū),因此毛澤東授予他們的旗幟上才會有“千里來龍”四個大字。但一路沿途征戰(zhàn),到達中央蘇區(qū)時已不足2000人,再后來經過長征的血戰(zhàn),在1945年黨的七大召開的時候,已不到70人。
然而就是在這70人里,誕生了軍委主席1人、少將以上軍銜20人,解放后擔任省部級干部的也有20多人。
1949年上海解放,鄧小平一進城就直奔江灣公墓,里面埋著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張錫媛。1929年百色起義前,24歲的張錫媛病逝于上海,當時在上海匯報工作的鄧小平顧不得埋葬愛妻便匆匆趕回廣西,投入了根據(jù)地的建設。
革命是什么?革命是一個人放下自己的利益得失、兒女情長,然后拼死去換來一群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