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阿列克謝耶維奇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作家,她的作品注重紀實性,當然也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本文從她的作品《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出發(fā),探討其紀實性和文學性的特征,從而發(fā)掘作品的內在價值。
關鍵詞:紀實性 文學性 真實性
一、引言
2015年10月8日,瑞典文學院宣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白俄羅斯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頒獎詞為:“她豐富多元的寫作,成為我們這個時代苦難與勇氣的豐碑?!币粫r間,這位默默無聞的作家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關于她以及她的作品更是眾說紛紜。有的評論者認為她的作品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有的評論者認為她的作品太過血腥,有點枯燥;也有評論者認為她具有“反蘇”傾向,因而其作品不可推崇……她的作品確實很豐富而且大部分都是以歷史為依據?!肚袪栔Z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這部作品更是震撼人心。作者用文字記錄真實,深度還原了歷史,讓真相大白于天下,發(fā)人深思。本文主要從《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這部作品出發(fā),探討作品的紀實性和文學性,從而挖掘作品的內涵和價值。
二、關于作者和這部作品
《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的作者阿列克謝耶維奇,是白俄羅斯一名出色的記者,也是散文作家。她經常去一些國家進行實地采訪,擅長紀實性寫作。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來寫作,其作品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阿富汗戰(zhàn)爭、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她并非按照正式的歷史文獻來描述歷史,而是從當事人的個人經歷、機密檔案以及被人掩蓋的重要資料中來挖掘真相,并用真實而深刻的文字來記錄,從而吸引更多讀者去關注真相。這樣的創(chuàng)作意義更加深遠,遠遠超出了描述性文獻的意義。她關注的焦點永遠是人,其作品總是探索人們心靈的聲音,用心靈獨白的方式進行敘述。她的重要作品有:《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戰(zhàn)爭的非女性面孔》《鋅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喚》《我是兵,也是女人》等。
作者用三年的時間進行走訪和調查,她尋訪了很多在切爾諾貝利事故中幸存的人,以及一些官員、科學家等,有的人在講述的時候都已經泣不成聲,那是一段難忘又可怕的記憶。她用最簡單、最樸實卻又最真實的語言記錄了這一段悲痛的歷史?!肚袪栔Z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這本書主要是對1986年4月26日那場核爆炸的記錄,作品中對災難的某些原因、災難現場、災難發(fā)生之后人們的生活變化,以及一些最普通民眾所遭受的折磨進行了描述、記錄。這部作品的講述者來自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他們簡單的言語中卻蘊含著整個歷史事件的真相。
在這部書的后記中作者寫道:“我常常想,相對于簡單而機械的事實而言,人腦海中的那些模糊的情感、傳言和印象其實更接近真相?!雹僮髡咚坪跻呀洷砻髁怂膶懽鲬B(tài)度和著眼點,她希望從人們的心靈和情感歷程中挖出歷史的真相。她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直面災難,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作者選擇了大事件中的小人物,采用零干預的方式,讓一個個獨立的心靈去呈現,深刻地還原了歷史。這部書以“一個孤獨的聲音”開頭,也以它結尾,兩個故事都是令人感動的。作者用那兩位寡婦的口吻,將她們親身經歷自己丈夫在從災難現場返回時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故事展現給讀者,讓人震撼,也讓人深思。這是一部記錄受難者心靈史的書,這些真實的場景和真實的感受讓我們記住這個歷史。作者主要從敘述者的心靈歷程出發(fā),又加上自己對語言的組織,使得作品充滿了真實性和文學性。
三、紀實性與文學性的表現
這部作品是一部以事實為依據的作品,是屬于紀實性文學。紀實性文學是一種迅速反映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新興文學樣式,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以非虛構的方式來反映現實生活或者歷史中的真實人物或真實事件。紀實文學最突出的兩大特點便是紀實性和文學性。當然“紀實”并不等于紀實文學,只有用文學的形式紀實,才是紀實文學。
(一)紀實性的表現
紀實性文學寫的是真人真事,真實而客觀地反映歷史、反映現實。紀實文學因具備真實性,才更貼近讀者而且深受讀者喜歡?!肚袪栔Z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這部作品是如何體現其紀實性的呢?首先,作者沒有選擇虛構性的題材,而是從重大災難事故這一題材入手,注重文章內容的真實和形式的真實。作品呈現出來的一個個小故事、小片段都是真真切切發(fā)生過的,也是有證據的,它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一個個真相。她以口述史來貫穿全文,是極具表現力的,一個個敘述者的故事串起來就是整個核災難的面孔。她的作品由三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有令人震驚的事實。作者筆下的敘述者來自各個階層,他們從自己的所見自己的感受出發(fā),來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從他們的敘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受害人的遭遇,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這些災難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作品序部分這樣寫道:“他的身體開始發(fā)生變化,每天出現在我眼前的都是一個全新的人。之前的燒傷開始逐漸顯現出來,傷口首先出現在他嘴里,接著是舌頭、臉頰……”②這段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我們看到受害人的痛苦和經歷,正是這些真實的感受和文字,使得作品更加可信和富有魅力。作者用這些語言深刻地表達出了幸存者那無法忘卻的記憶,也用他們的心靈獨白傳遞真實、揭示真相。這位寡婦經歷了一連串的痛苦和打擊,自己的親骨肉因而一出生便丟了性命,她該是何等的悲傷,又是以何等復雜的心情讀講述自己的遭遇的。有時候活著的人在遭受更多的痛苦、折磨。
作品中的片段和故事都是以“我”的敘述者來展開,這種“我”的存在,正是凸顯了作品的紀實性和真實性。作者在文本中堅持人物大于事件的微觀體察方式,以作家的超越意識關懷著時代背景下的人,她把重點放在人物的心靈獨白上。作品中一位父親在敘述自己的女兒死在切爾諾貝利事故中所表現出的父女情感是最真實,也是最打動人的。而這位父親也對這個十年前的災難保留了這樣的恐怖印象:“切爾諾貝利就像是一個貼在你身上的標簽,一個符號。你被別人懼怕、疏遠。”③這句話,也是當時更多切爾諾貝利地區(qū)的人民的心聲,他們被災難坑害,被別人視為怪物。他們該如何生存?還有個母親描述自己的孩子因受核輻射影響而天生有缺陷,而她只能默默地把她帶去醫(yī)院,只有在那里她才跟別人一樣。這位母親在敘述的時候是多么心酸和無奈,她無法拯救自己的孩子,那是最悲痛的事情。作者筆下的故事都是有真實依據的,從敘述者的言語和感情中便能看出。當然,作者之所以把視角放到人自身,是因為作者是一位正義的有良知的人,她表現出自己對人自身的關注、對人生命的重視。
作者在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時,還十分注重細節(jié)描寫,用細節(jié)來表達真實?!昂穗姀S爆炸,電臺和報紙竟只字未提。只有當地的蜜蜂知曉了災難,整整兩天,它們未曾現身,一只也沒有?!雹茏髡邚男游锶胧郑靡恍﹦e人忽略的小細節(jié)呈現事實,重現這場悲劇的嚴重性。當人們對官方說辭深信不疑時,危險已經悄然而至。作者寫到一些官員獨自吞食碘片,走鋪上瀝青石的路,而其他人卻被告知輻射量不會影響健康。通過對比,作者以這些小小的行為來揭示陰謀的黑暗,以及那些把人民性命當兒戲的人。作者并沒有直接表達憤怒也沒有用自己的觀點去評判這些人,而是以客觀冷靜的筆調道出事實,從而讓讀者自己評判。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法,使得作品更能激發(fā)人心,更能以無聲的力量表達自己的心聲。因為,讀者是可以與作者產生共鳴的,她的作品太有力量了。作者也將筆轉向一些負面人物,他們?yōu)榱俗约旱乃嚼岩恍┪锲窂妮椛淙\出去賣給其他地方的人,他們的人性已經泯滅。在悲情的敘述中,也夾雜著冷嘲熱諷,作者真實地再現了身處災難中的各類人物的生存處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變化。作者沒有運用大量的藝術技巧,也沒有運用華麗的辭藻去表現人物和事件,而是用近乎零度的筆調,用一個個小細節(jié)來展現真實的歷史。她也并未一味地哀嘆和悲鳴,而是將對生命的追問延伸到了政治領域,從而探討出事件背后的真相和不為人知的陰謀。“事故發(fā)生后的最初幾天,圖書館所有關于輻射、關于廣島和長崎的書,甚至有關X射線的書都消失了。”⑤這些封鎖消息、試圖掩蓋真相的人,只是為了愚弄人民,那是他們的陰謀。作者從不發(fā)表意見,但這些敘述者曝出的事實和細節(jié),不正說明他們在組織謊言嗎?當然,事實終歸是事實,總會有人見證著真相。作者被很多人誤解,認為她有“反蘇”傾向,但作者的敘述完全是講出了事實,她不顧別人的誤解,也不怕任何阻礙,依然堅持將正義揮灑出來。在作者那里,真實的力量來自客觀冷靜的記錄,來自人道主義的情懷,來自獨立思考的勇氣,更來自追求真相的膽量。這部作品絕不是作者的憂郁之作,她的筆觸時而流暢激昂,時而冷靜直白,寫盡了無奈與悲戚。
(二)文學性的表現
紀實性文學是文學作品,濃烈的文學性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紀實性文學作品要富有現場感,要具有感染力和啟蒙性,還要具有獨特的詩性和可讀性。紀實文學在立足事實和還原真相的基礎上,還要兼顧作品的文學性。
首先,《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這部作品的文學性體現在它有一種天然的現場感。作者筆下的敘述者都是那個場景下真實存在的人,而作者以這種身體在場保證寫作內容的真實性,又以靈魂在場保證事實的深刻性,使作品的真實性和文學性相輔相成。作者在用心記錄被訪者的獨白時,也以文學的方式來還原當事人的經歷和情感。書中的大段敘述,都是當事人的親身經歷,因而讀者閱讀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書中描寫士兵清理房間時,寫道:“你走進一間房子——房間的墻壁上還掛著照片,但是房子里沒有人。各種文件散落在地上:共青團員證、其他證書及獎狀?!雹捱@么清晰和具體的場景,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怎會如此準確地表達出來。作者筆下人物的故事,都是由他們自身在場的,那些故事是他們最真切的記憶,也是最值得關注的真相。這些在場的描寫不僅表現出了作品的文學性,也體現了作品的紀實性。書中還寫到人們在受到核輻射后產生的變化,“當你走在大街上的時候,你會突然就想躺下來,躺在街道上。課堂上,學生們會趴在自己的課桌上,昏昏睡去……”⑦這位敘述者親身感受到核輻射帶來的無力感,也看到更多的人受到危害,他是這個災難的見證人。這一段段的文字和場景讓我們看到了事故的可怕,也聽到這些敘述者內心的聲音,這是真相,它擁有一股沖擊力,讓讀者感受到在場的痛苦和真實。當然,它也要有一定的行動力去證明其在場的真實性,書中不同的敘述者也參與了不同的行動,比如清理人、比如射殺動物者……他們用這些真實的經歷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而作者正是用他們的在場來表現作品的文學性和真實性的。
當然,一部作品想要吸引讀者,還要具備一定的思想性和感染力。紀實性文學的創(chuàng)作者應該在保證真實性的同時,兼顧作品的思想性和人文關懷,使得作品在真實的基礎上具有反思、反省乃至啟蒙的作用,這樣才能使紀實性文學有了情感的溫度和文學的魅力。《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是一部思想性很強,且能表現作者人文關懷的作品。作者不僅是為了展示歷史的悲痛,她主要把精力放在了人身上,她最關心的是人民的苦難。她用自己的行動和努力,用無聲的語言來表達對整個人類命運的擔憂。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讓更多的人審視災難,以史為鑒,從而更好地展望未來,造福子孫。凡是有良知的作家,都會盡自己的所能為維護正義而創(chuàng)作。在作者筆下那些無辜受難的小動物也是生命,也是應該關懷和保護的對象,它們被無情地射殺,一聲聲悲鳴,讓作者也心疼和悲哀。她希望人類可以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希望核災難永遠不要發(fā)生。作者雖然以口述史的形式來組織全書,中間的每個詞每個句子也是作者真情的表達,這些發(fā)自肺腑的真實的文字,也是作者的寄托和心聲。在記錄敘述者的語言和故事片段的時候,作者也融入自己的感情和某些自己的語言,使得文章更加具有魅力和可讀性?!耙惶欤遗畠赫f:‘媽媽,如果我生的是一個殘缺的孩子,我依然會像愛正常孩子一樣愛他。”⑧這句看似簡單的話,卻讓多少讀者潸然淚下,這位媽媽的內心又是何等凄涼和無奈,這些母親深受核輻射的危害,一生都無法擺脫。作者從這些孩子的話入手,增加文章的真實性,也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關心和同情。作者想通過自己的文字,讓整個人類警戒災難,不能重蹈覆轍,表現了作者強烈的使命感和正義感。作品表現出的深刻的人文關懷,正是善的體現,作品正是真與善的結合之作。這部作品是作者對歷史的真實記錄,也是對人性的呼喚和對人類命運的關懷。
紀實性文學作品的文學性還體現在它具備詩性和可讀性。《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這部作品也表現了它獨特的詩性,作者采用獨白的手法,將多個敘述者的故事用文學的語言組織起來,無論其形式還是其內容,都是富有詩意的。一個個小故事就像一連串詩句一樣,將真實的歷史展現出來。作品的幾個標題也是富有吸引力和詩性的,“生者的國度”“逝者的國度”等,這些也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獨特之處。當然,作品采用的心靈獨白的方式,也是極具詩意和特色的,“所有人最終都將回歸泥土——善良的、殘忍的、有罪的,除了死亡,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事情是公平的。”⑨這句話,不僅是敘述者的獨白,也是作者詩意的表達,表現了作者對這些遭遇災難者的悲嘆。這部作品在細節(jié)描寫中也能表現出文章的詩意性和文學性。
四、結語
《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這部作品不僅具有真實性,也具備獨特的文學魅力,是一部值得人去閱讀和思考的作品。這部作品,不僅給“紀實性文學”帶來了全新的地位,也具有豐富的文學和史學價值。因而,我們應該給予它正確的評價,并合理地利用它的價值。
{1}{2}{3}{4}{5}{6}{7}{8}{9} 阿列克謝耶維奇著,王甜甜譯:《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鳳凰出版社2012年版,第226頁,第8頁,第13頁,第30頁,第70頁,第49頁,第106頁,第189頁,第5頁。
參考文獻:
[1] 阿列克謝耶維奇.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M].王甜甜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2]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 趙毅衡.廣義敘述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作 者:郭歡歡,廣西師范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
編 輯:張晴 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