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芳,史建碩,黃少輝,邢素麗*,馮 偉,李孝蘭
(1.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農(nóng)業(yè)資源環(huán)境研究所,河北 石家莊 050051;2.河北省黃驊市農(nóng)業(yè)局土肥站,河北 黃驊 061100)
沼渣是將畜禽廢棄物、人畜糞便、有機生活垃圾和作物秸稈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接種特定微生物經(jīng)厭氧發(fā)酵產(chǎn)生沼氣后剩余的殘渣。其不僅含有大量的有機質(zhì)和氮磷鉀等營養(yǎng)元素,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質(zhì)[1]。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應用,可以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2~4],提高作物產(chǎn)量,改善產(chǎn)品品質(zhì),增強作物的抗凍、抗旱和抗病能力[5,6]。
目前,我國沼氣的發(fā)酵原料以畜禽糞便為主。而在規(guī)?;笄蒺B(yǎng)殖廠中,銅(Cu)、鋅(Zn)、砷(As)、鉻(Cr)等元素作為添加劑在飼料中應用得越來越廣泛,其中95%的重金屬無法被畜禽利用而隨糞便排出[7],致使以畜禽糞便為原料生產(chǎn)的沼渣中重金屬含量普遍偏高。近年來,國內(nèi)外一些學者相繼對沼渣中的重金屬含量進行了分析,如,Makádi等[8]對匈牙利東北部地區(qū)的沼渣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其Zn含量高達2 030 mg/kg;Rámirez等[9]對西班牙以豬糞為原料產(chǎn)生的沼渣進行檢測,結果顯示,Zn和Cu含量分別高達2 060和780 mg/kg;Marcato等[10]測得法國以豬糞為原料產(chǎn)生的沼渣中Zn和Cu含量分別高達2 628和1 016 mg/kg;鐘攀等[11]對重慶市農(nóng)村沼氣主產(chǎn)區(qū)沼渣中的重金屬含量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Cu、Zn、As、Hg、Cd、Pb、Cr的平均含量分別為 80.0、96.5、4.16、0.024 3、0.498、1.962 和 7.446 mg/kg;段然[12]分別對遼寧省昌圖、北京留民營、陜西楊陵、四川綿竹和廣西防城港等地區(qū)沼渣中的重金屬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表明,四川綿竹以豬糞發(fā)酵產(chǎn)生的沼渣中重金屬含量最高,Cu、Zn、As、Cr含量分別達到了524.84、342.04、32.05和11.67 mg/kg;高紅莉[13]選取鄭州天元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示范園中的沼渣,測得其Cu、Zn、Pb含量分別為32.0、86.5和9.85 mg/kg;李健等[14]對以豬糞發(fā)酵產(chǎn)生的沼渣重金屬含量分析結果顯示,其As、Cd、Cr含量分別為36.4、8.6和27.6 mg/kg。沼渣作為有機肥料施入農(nóng)田后,其所含的重金屬被作物吸收而進入食物鏈,增加了農(nóng)產(chǎn)品和環(huán)境污染的風險[15]。
前人在沼渣對作物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及其施用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隨著人們環(huán)境意識的增強以及對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的日益關注,沼渣重金屬對作物和土壤的影響已經(jīng)引起了部分學者的關注,但是研究內(nèi)容偏少。以大型規(guī)?;B(yǎng)豬場產(chǎn)生的沼渣為試材,研究其施入土壤后對黃瓜以及土壤Cd、Cr、As、Cu和Zn含量的影響,以期為沼渣的安全與合理施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試驗于2015年3~6月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qū)落生村進行,試驗地土壤為石灰性壤質(zhì)褐土。參試黃瓜品種為強大35(山東省新泰市黃瓜研究所提供)。供試沼渣和豬糞均取自河北雙鴿美丹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規(guī)?;B(yǎng)豬場,自然風干后儲存,備用。試驗前,對土壤、沼渣和豬糞的基本理化性狀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表1),土壤的全Cd、全Gr、全Cu、全Zn和全As含量均低于《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一級標準的限定值,沼渣和豬糞的總鎘、總鉻及總砷含量均低于NY 525—2012[16]規(guī)定的限定值。
表1 試驗土壤、沼渣和豬糞的基本理化性狀Table 1 Basic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sted soil,biogas residue and pig manure
試驗設6個施肥處理(表2),小區(qū)面積35 m2,3次重復。其中,豬糞、沼渣和磷肥(重過磷酸鈣,P2O5含量43%))均一次性基施;28.5%的氮肥(尿素,N含量46%)和25%的鉀肥(硫酸鉀,K2O含量50%)基施,剩余肥料在坐果后均分為8次施入。
黃瓜3月26日定植,6月21日收獲。結果期,記錄采摘次數(shù)和產(chǎn)量;全部收獲后,統(tǒng)計總產(chǎn)量,并采集不同處理的土壤和黃瓜樣品進行重金屬含量分析。
表2 田間試驗設計與肥料施用量 (kg/hm2)Table 2 Field experiment design and fertilizer amount
土壤、豬糞和沼渣樣品采集后自然風干,用四分法分取適量樣品,碾碎后過0.149 mm孔徑篩;黃瓜鮮樣稱重后用去離子水沖洗3次,置105℃烘箱中殺青30 min,而后65~70℃烘24 h,晾涼后稱量干重(計算含水量),然后將黃瓜烘干樣碾碎并過0.149 mm孔徑篩。土壤全Cd、全Gr和全As含量測定,分別參照 GB/T 17141—1997[17]、HJ 491-2009[18]和 GB/T 22105.2—2008[19]進行;土壤全Cu和全Zn含量測定,參照GB/T 17138—1997[20]進行;有機肥和黃瓜(烘干樣)全鎘、全鉻、全銅、全鋅和全砷含量測定,分別參照 GB/T5009.15—2003[21]、GB/T5009.123—2003[22]、GB/T 5009.13—2003[23]、GB/T 5009.14—2003[24]和 GB/T 5009.11—2003[25]進行。根據(jù)黃瓜含水量和黃瓜烘干樣中的重金屬含量,計算黃瓜鮮樣中的重金屬含量。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
黃瓜產(chǎn)量隨著沼渣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漸增加,且不同施肥水平處理的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圖1)。
圖1 沼渣不同施用量對黃瓜產(chǎn)量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biogas residue on cucumber yield
沼渣處理的黃瓜產(chǎn)量均顯著>T2處理,表明與單施化肥相比,增施11 250~45 000 kg/hm2的沼渣能顯著提高黃瓜產(chǎn)量。但與T3處理相比,只有T6處理產(chǎn)量差異不顯著,而其他2個處理產(chǎn)量均顯著降低。表明與傳統(tǒng)底施豬糞處理相比,底施等量沼渣時黃瓜產(chǎn)量顯著降低,沼渣用量為豬糞2倍時才能達到豬糞處理的產(chǎn)量水平。沼渣作為有機肥底施時,其肥效低于傳統(tǒng)有機肥豬糞,這可能與沼渣中的氮和磷養(yǎng)分含量較豬糞低有關。
沼渣不同施用量處理的黃瓜Cd、Cr和As含量差異均不顯著,且與3個CK差異也均不顯著(表3)。表明在施用化肥的基礎上增施11 250~45 000 kg/hm2的沼渣,不會對黃瓜中的Cd、Cr和As含量產(chǎn)生顯著影響。
沼渣處理的黃瓜Cu和Zn含量均>3個CK,其中,與T1和T2處理相比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但與T3處理相比,只有T4處理指標值差異不顯著,而其他2個處理指標值均顯著增加。在試驗沼渣用量條件下,黃瓜Cu含量為1.10~1.28 mg/kg、Zn含量為6.40~7.20 mg/kg,且指標值均隨沼渣用量的增加而逐漸增加,其中,T6處理的指標值明顯偏高,而T5與T4處理相比Cu含量差異不大、Zn含量顯著增高。Cu和Zn既是重金屬元素,又是作物和人體所必需的有益微量元素,在新的國家食品衛(wèi)生標準中已經(jīng)廢止了對Cu和Zn的限量規(guī)定,但即使參照已廢止的食品中Cu和Zn的限量衛(wèi)生標準(Cu含量≤10 mg/kg,Zn含量≤20 mg/kg)[26,27],本研究條件下施用沼渣各處理的黃瓜Cu和Zn含量也均在安全限量范圍之內(nèi)。因此,在施用化肥的基礎上增施11 250~45 000 kg/hm2的沼渣,不會對當季黃瓜造成Cu和Zn污染。
沼渣中重金屬含量較高,因此,在農(nóng)業(yè)資源化利用過程中應予以適當減量施用,在兼顧肥效的同時也應考慮到其對作物重金屬含量的影響。
表3 沼渣不同施用量對黃瓜(鮮樣)重金屬含量的影響 (mg/kg)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biogas residue on heavy metal contents of fresh cucumber
沼渣不同施用量處理的土壤Cd和As含量差異均不顯著,且與3個CK差異也均不顯著(表4)。表明在施用化肥的基礎上增施11 250~45 000 kg/hm2的沼渣,不會對土壤中的Cd和As含量產(chǎn)生明顯影響。
土壤Cr、Cu和Zn含量均隨沼渣用量的增加而逐漸增加,其中,T6處理的Cr含量顯著>T4處理,但二者與T5處理差異均不顯著;不同施用水平處理的Cu含量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T6處理的Zn含量明顯較高,而T5與T4處理差異不顯著。T4處理的Cr、Cu和Zn含量與T3處理差異均不顯著,且與T1和T2處理Cr和Zn含量差異也均不顯著;T5處理的Cr和Zn含量顯著>T1和T2處理但與T3處理差異均不顯著,而Cu含量與3個CK相比均明顯增高;T6處理的Cr、Cu和Zn含量均顯著>3個CK。表明施用沼渣對土壤存在潛在的Cr、Cu和Zn污染風險,相同用量條件下施用沼渣對土壤全銅污染的風險高于豬糞處理。
沼渣施用量為22 500 kg/hm2時,當季土壤的Cr、Cu和Zn含量分別為76.6、32.2和99.3 mg/kg,與基礎土壤相比,依次增加了3.2、3.8和8.0 mg/kg??梢钥闯?,在施用化肥的基礎上增施與豬糞等量的沼渣,土壤存在重金屬富集污染的潛在風險。
表4 沼渣不同施用量對土壤重金屬含量狀況的影響 (mg/kg)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biogas residue on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s
本研究條件下,與不施肥和單施化肥相比,增施沼渣能顯著提高黃瓜產(chǎn)量,且黃瓜產(chǎn)量隨著沼渣用量的增加而明顯提高。同等用量條件下,沼渣處理的黃瓜產(chǎn)量顯著低于豬糞處理,可能與沼渣中的氮和磷養(yǎng)分含量較豬糞低有關。豬糞在沼氣池中發(fā)酵后,部分養(yǎng)分揮發(fā)損失或溶解在沼液里,降低了沼渣的養(yǎng)分含量。因此,從肥效角度考慮,沼渣做底肥時應適當提高用量,以達到增產(chǎn)的目的。
沼渣對作物重金屬含量的影響,與作物種類、重金屬特性以及沼渣施用量等密切相關。Cd是易被作物吸收的重金屬元素,作物中的Cd含量隨著土壤Cd含量的增加而增加[28],但黃瓜中Cd的富集系數(shù)小于葉菜類蔬菜[29,30]。本研究采用的沼渣Cd含量(0.21 mg/kg)較低,在試驗施用量范圍內(nèi)不會對黃瓜果實造成Cd污染。Cr是具有可變氧化數(shù)的重金屬元素,主要以Cr3+和Cr6+的形態(tài)存在于土壤中,而土壤中水溶性Cr6+含量很少,且當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大于2%時Cr6+幾乎全部被還原為Cr3+,Cr3+在土壤中常以難溶性氫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溶液中的Cr3+含量很少,不易被作物吸收利用[31,32]。土壤中的As大多為無機砷,且以As5+為主,由于土壤對As具有很強的固定作用,因此,As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差,通常集中在表土層10 cm左右[33~35]。增施沼渣對黃瓜Cr和As含量影響不大,這可能與Cr和As在土壤中的理化特性有關。增施沼渣會顯著提高黃瓜中的Cu和Zn含量,且隨沼渣用量的增加而增加。Cu和Zn雖然是重金屬元素,但又是作物和人體所必需的有益微量元素,在新的國家食品衛(wèi)生標準中已經(jīng)廢止了對Cu和Zn的限量規(guī)定。本研究條件下,在施用化肥的基礎上增施11250~45 000kg/hm2的沼渣,不會對黃瓜造成重金屬污染,黃瓜品質(zhì)安全。
施用沼渣不會對土壤Cd和As含量產(chǎn)生明顯影響;但會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全鉻、全銅和全鋅的含量,且隨沼渣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沼渣用量為22500kg/hm2時,當季土壤的全鉻、全銅和全鋅含量分別較基礎土壤增加了3.2、3.8和8.0 mg/kg,土壤存在重金屬富集污染的潛在風險。因此,在設施蔬菜連作條件下,用沼渣做底肥時,應實時監(jiān)測土壤的重金屬含量情況,以兼顧沼渣資源化利用和土壤環(huán)境污染防控兩方面的要求。
[1]楊合法,范聚芳,牛新勝,李 季.沼肥與生物有機無機復合肥在保護地蔬菜上應用效果研究[J].華北農(nóng)學報,2006,21(b11):63-67.
[2]黃勤樓,翁伯奇,唐祖華,黃順富,邵乃金.水稻應用沼肥效果研究[J].中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學報,2004,12(2):108-110.
[3]樊文華,劉晉峰,王志偉,單江艷.施用沼肥對溫室土壤養(yǎng)分和重金屬的影響[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1(1):1-4.
[4]張玉鳳,董 亮,李 彥,劉兆輝,邊文范,劉 蘋.沼肥對大豆產(chǎn)量、品質(zhì)、養(yǎng)分和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1,25(4):135-138,143.
[5]趙鳳蓮.不同來源沼肥對蔬菜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及環(huán)境效應研究[D].泰安: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1.
[6]熊 飛.沼肥對蔬菜產(chǎn)量、品質(zhì)及其環(huán)境效應的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2.
[7]閆秋良,劉福柱.通過營養(yǎng)調(diào)控緩解畜禽生產(chǎn)對環(huán)境的污染 [J].家畜生態(tài),2002,23(3):68-70.
[8] Makádi M,Tomocsik A,Orosz V,Bogdányi Z,Biró B.Effect of a biogas-digestate and bentonite on some enzyme activities of the amended soils[J].Cere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07,35 (2):741-744.
[9]Rámirez W,Domene X,Ortiz O,Alcaniz J.Toxic effects of digested,composted and thermally-dried sewage sludge on three plant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15):7168-7175.
[10] MarcatoC E,PinelliE,Pouech P,Winterton P,Guiresse M.Particle size and metal distributions in anaerobically digested pig slurry [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 (7):2340-2348.
[11]鐘 攀,李澤碧,李清榮,王正銀.重慶沼氣肥養(yǎng)分物質(zhì)和重金屬狀況研究 [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7,26(增刊):165-171.
[12]段 然.沼肥肥力和施用后潛在污染風險研究與土壤安全性評價[D].蘭州:蘭州大學,2008.
[13]高紅莉.施用沼肥對青菜產(chǎn)量品質(zhì)及土壤質(zhì)量的影響[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0,29(增刊):43-47.
[14]李 健,鄭時選.沼肥中重金屬含量初步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9,27(1):62-64.
[15]劉榮樂,李樹田,王秀斌,王 敏.我國商品有機肥料和有機廢棄物中重金屬的含量狀況和分析[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5,24(2):392-397.
[16] NY 525—2012,有機肥料 [S].
[17]GB/T 17141—1997,土壤質(zhì)量 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18]HJ 491—2009,土壤 總鉻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19]GB/T 22105.2—2008,土壤質(zhì)量 總汞、總砷、總鉛的測定 原子熒光法 第2部分:土壤中總砷的測定[S].
[20]GB/T 17138—1997,土壤質(zhì)量 銅、鋅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21]GB/T 5009.15—2003,食品中鎘的測定[S].
[22]GB/T 5009.123—2003,食品中鉻的測定[S].
[23]GB/T 5009.13—2003,食品中銅的測定[S].
[24]GB/T 5009.14—2003,食品中鋅的測定[S].
[25]GB/T 5009.11—2003,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S].
[26]GB 15199—1994,食品中銅限量衛(wèi)生標準[S].
[27]GB 13106—1991,食品中鋅限量衛(wèi)生標準[S].
[28]孫鐵珩,周啟星,李培軍.污染生態(tài)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284-285.
[29]宋 波,陳同斌,鄭袁明,黃澤春,鄭國砥,羅金發(fā).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鎘含量及其健康風險分析[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6,26(8):1343-1353.
[30]李學德,花日茂,岳永德,曹德菊,袁立志,沈巍巍.合肥市蔬菜中鉻、鉛、鎘和銅污染現(xiàn)狀評價[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4,31(2):143-147.
[31]王 美,李書田,馬義兵,黃紹敏,王伯仁,朱 平.長期不同施肥措施對土壤和作物重金屬累積的影響[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4,33(1):63-74.
[32]周加祥,劉 錚.鉻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0,1(4):52-56.
[33]孫 歆,韋朝陽,王五一.土壤中砷的形態(tài)分析和生物有效性研究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06,21(6):625-632.
[34] Newton K,Amarasirivardena D,Xing B.Distribution of soil arsenic species,lead and arsenic bound to humic acid molar mass fractions in a contaminated apple orchard [J].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6, 143 (2):197-205.
[35]林志靈,張楊珠,曾希柏,李蓮芳.土壤中砷的植物有效性研究進展[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