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鹿+陳明生+任碧鋒
摘要:目的 探討標準大骨瓣減壓并顳肌貼敷術治療急性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3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觀察組(47例)和對照組(46例),對照組行內科保守治療;觀察組給予標準大骨瓣減壓并顳肌貼敷術治療。對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各時間點腦梗死病灶體積變化以及MCA平均流速TCD指標變化進行統(tǒng)計對比。結果 術后7 d、術后14 d時,觀察組患者的病灶面積明顯減小,與對照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 7 d、術后14 d ,觀察組患者的 MCA平均流速 TCD 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標準大骨瓣減壓并顳肌貼敷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改善其預后質量。
關鍵詞:大面積腦梗死;標準大骨瓣減壓;顳肌貼敷術
大面積腦梗死是臨床危重癥,多由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急性閉塞引起[1],并可迅速轉為不可逆腦梗死,從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腦水腫、中線移位以及顱內壓飆升等嚴重癥狀,且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目前臨床內科的保守療法無法從根本上清除腦水腫以及進行性顱內壓增高的癥狀,治療成功率較低,且患者常常會出現(xiàn)器官功能不全的并發(fā)癥,因此探求一種針對大面積腦梗死的有效療法意義重大。近年來,我院采用標準大骨瓣減壓加顳肌貼敷開顱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對我院收治的93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3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并形成腦疝,并經(jīng) CT/MRI 檢查確診。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共47例患者,男26例,女21例;年齡22~69歲,平均(55.3±5.0)歲;大腦中動脈閉塞性腦梗死15 例,頸內動脈栓塞性腦梗死9例,動脈硬化性腦梗死23例;單側瞳孔散大36例,雙側瞳孔散大11例。對照組共46例患者,男25例,女21例;年齡20~71歲,平均(55.8±5.4)歲;大腦中動脈閉塞性腦梗死16 例,頸內動脈栓塞性腦梗死10 例,動脈硬化性腦梗死21例;單側瞳孔散大33例,雙側瞳孔散大1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種類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內科保守治療,給予患者甘露醇(成都青山利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169)降低顱內壓,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合理使用營養(yǎng)神經(jīng)和清除自由基的藥物,嚴格監(jiān)測患者的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等各項生命體征;觀察組給予標準大骨瓣減壓并顳肌貼敷術治療,全部患者均經(jīng)氣管插管術進行全麻,自顴弓平耳屏 1 cm 處做切口,并延至頂骨中線,再由距同側中線旁 2.0 cm 向前延伸到發(fā)際處,骨瓣選取要夠大[2]。顯微鏡下仔細剝離腦表面蛛網(wǎng)膜,將顳肌與硬腦膜縫合后,貼敷于缺血腦組織表面,部分患者縫合后,硬膜下置引流管。對于梗死面積較大以及伴有病灶部位出血的患者,應該給予加行內減壓術。術后行常規(guī)監(jiān)測,與對照組一致。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各時間點腦梗死病灶體積變化以及MCA平均流速TCD指標變化進行統(tǒng)計對比。
1.4統(tǒng)計學處理[3]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前后不同時間點腦梗死灶體積變化 治療前、術后1 d、術后3 d,兩組患者的腦梗死灶體積無顯著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7 d、術后14 d時,觀察組患者的病灶面積明顯減小,與對照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手術前后不同時間點MCA 平均流速 TCD 指標變化 手術前、術后 1 d、術后3 d ,兩組患者的MCA 平均流速 TCD 指標比較無顯著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 7 d、術后14 d ,觀察組患者的 MCA平均流速 TCD 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較高。大面積腦梗死是指病灶波及兩個腦葉以上或面積占大腦面積的一半以上,大面積腦梗死的發(fā)病原因復雜,治愈難度較大,內科保守治療往往效果不佳[4]。
腦卒中患者的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血流灌注障礙,大面積腦組織缺氧會誘發(fā)不可復性的腦梗死,嚴重降低了患者的預后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5]。臨床上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目標是降低顱內壓,維持腦灌注和預防腦疝形成。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內科保守治療和去骨瓣減壓治療。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術后7 d、術后14 d時,觀察組患者的病灶面積明顯減小,觀察組患者的 MCA平均流速 TCD 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原因分析為:大骨瓣減壓可針對腦梗死患者發(fā)生水腫的腦組織提供膨脹空間,從而可避免腦組織移位、腦室受壓而引發(fā)腦疝,從而減少顱內壓增高對患者生命的威脅。此外,大骨瓣減壓術后,患者皮層靜脈回流正常,腦灌注流量增加,鄰近區(qū)域的側支循環(huán)血管壓力減輕,遏制了缺血半暗帶區(qū)缺血缺氧癥狀,避免了梗死病灶體積擴大和水腫嚴重的問題。
綜上所述,標準大骨瓣減壓加顳肌貼敷開顱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其神經(jīng)功能,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降低該類患者的死亡率,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徐衛(wèi)旭.大骨瓣減壓并顳肌貼敷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32例手術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4):19-21.
[2]邵合隊.標準大骨瓣減壓顳肌貼敷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45例[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2,34(5):125-126.
[3]高玉華,張遠明.大面積腦梗死行大骨瓣減壓加顳肌貼敷術的手術時機[J].江蘇醫(yī)藥,2014,40(20):2499-2500.
[4]羅政云,肖勇,李鵬,等.大骨瓣減壓術加顳肌貼敷治療大面積腦梗死10例臨床探討[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5,28(5):1622-1623.
[5]秦兆為.去大骨瓣減壓術加顳肌貼敷治療大面積腦梗死21例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醫(yī)院,2013,13(3):33-35.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