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妮
“野貓”王人美
◎桑妮
1927年的中秋之夜,在上海的一所小學禮堂里,黎錦暉宣布我國最早的專業(yè)歌舞表演團體“明月歌舞社”正式成立。從此,這一團體在上海的十里洋場里不斷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
這一年,有個叫王庶熙的湖南“細妹”來到上海,在懵懂中進入了該劇團,并在以后的歲月里漸漸成為明月歌舞社叱咤風云的“四大天王”之一。這個“細妹”就是王人美。
1914年,王人美出生在湖南長沙,父親王正樞是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的數(shù)學教師,在湖南本地極富盛名,毛澤東就是他的得意門生。然而快樂的時光不長,母親在王人美五歲的時候突發(fā)腦溢血逝世。1926年的夏天,王正樞不小心被黃蜂蜇了一下,不曾想?yún)s化膿成疾,最后竟不治而亡。如此一來,剛剛考入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的王人美不得不中斷學業(yè),后來跟隨在國民革命軍中任職的兄長來到上海。那時,王人美13歲。
到達上海不久后,王人美就進入了明月歌舞團。擁有過人的藝術天賦的王人美很快得到了黎錦暉的重視,她潑辣的性格、樸素且不矯揉造作的氣質(zhì)使她成為明月社的“四大天王”之一。年僅18歲的她主演了《野玫瑰》中的小鳳一角,頗受人們喜愛。
1933年,明月歌舞團因無法維持不得不解體,王人美正式加入到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由此,她迎來了生命中的另一個輝煌。
進入聯(lián)華的王人美簽訂了一份一年必須完成四部影片的合同,然而在此后的一年零六個月里,她只拍了一部電影。雖然王人美沒有兌現(xiàn)合同,但這部電影卻使她乃至整個中國受到了世界影壇的關注。這部電影就是在1935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大獎的《漁光曲》。
1934年,蔡楚生籌拍《漁光曲》,其中女主角小貓的挑選頗費工夫。蔡楚生希望找一個既有成熟演技,又有一點新鮮感的演員。事實上,演技成熟的演員比較多,可兼具單純和陌生感的少之又少。直到快要開拍時,才有人推薦了因拍攝《野玫瑰》而受人矚目的王人美。王人美身上所透露出的淳樸及未經(jīng)雕琢的韻味讓蔡楚生眼前一亮,于是當場敲定了她。
王人美的表現(xiàn)沒有讓大家失望。她的表演自然出之,未見斧鑿之痕。通過對人物性格的構(gòu)想,她恰如其分地將小貓身上的堅韌和隱忍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時,她又把自身所具有的粗獷和健美巧妙地賦予給了小貓,使小貓立時生動起來。影片本身對殘酷現(xiàn)實毫不矯情的白描展示,也引起了那個時代為生活苦苦掙扎的人們的共鳴。本片于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時,竟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84天爆滿的放映奇跡。
一夜之間,王人美的形象深入人心,由她演唱的《漁光曲》亦被萬人傳唱。從此,“小貓”亦成了王人美的代名詞,后來喜愛她的影迷干脆給她起了個綽號——“野貓”。
《漁光曲》這部造成萬人空巷的影片在1935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榮譽獎”,成為我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王人美也帶著她妖嬈的“野貓”氣質(zhì)走向了國際舞臺。
(摘自《民國女子:她們謀生亦謀愛》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圖/百度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