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菊敏
[中圖分類號] S64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1-0183-01
1.1 溫度
番茄喜溫但不耐熱,光合作用的適溫為20~25℃,低于15℃,生長緩慢,花粉敗育,授粉不良;溫度超過30℃,光合作用也顯著降低,超過35℃,生長停止。即使短時間45℃以上的高溫,也會造成生理失調(diào)而導致落花落果或果實發(fā)育不良。
1.2 光照
番茄喜光,在一定范圍內(nèi),光照越強,生長越旺盛,產(chǎn)量越高。其光飽和點70000lx,最大同化強度為31.7mg/dm2/h,低于30000lx則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
1.3 水分
番茄根系發(fā)達,吸水能力強,蒸騰作用也強,因此需水量大,需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適宜的土壤濕度為60~80%,適宜的空氣濕度為55~60%。番茄不同生育期對水分有不同的需求,苗期供水過大,易育成徒長苗,反之,若過于控水,又會引起發(fā)育遲緩而成小老苗,所以西紅柿應適當控制灌水,第一茬果如乒乓大小時,才可加大用水量,在盛花期則應保證充足水分供應。
1.4 土壤及營養(yǎng)
番茄根系發(fā)達,對土壤的適應力較強,除特別粘重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易澇外,均可栽培,但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zhì),酸堿度以pH6~7的肥沃壤土為宜。沙壤土透氣性好,早春栽培時升溫快,發(fā)育早,可早熟。
2 整地、施肥、作畦
蔬菜施肥應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合使用少量化肥,因有機肥礦化速度慢,不會導致硝酸鹽在植株體內(nèi)明顯積累,同時有利于形成土壤團粒結(jié)構,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緩沖能力,增強通透性。番茄每畝田塊施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zhì)有機肥2500kg左右,復合肥40kg,若是連茬,還應撒施150~200kg的生石灰,有利于調(diào)節(jié)土壤的pH值,促進作物生長,有效防止土傳性病害的發(fā)生和漫延?;室陨钍橹?,深翻25~30cm,耙平做畦。番茄宜采用高畦栽培,高畦整成龜背形,避免根部積水。
3 提前扣棚和棚室消毒
3.1 提前扣棚
在定植前15~20天扣棚或覆地膜蓋地,能有效提高地溫,促進緩苗和根系的發(fā)育。
3.2 棚室消毒
棚室在定植前要進行消毒,每畝用80%敵敵畏乳油250g拌上鋸末,與2000~3000g硫磺粉混合,分10處點燃,密閉一晝夜,放風至無味時定植。
4 定植時間及方法
番茄一般在2月上旬末中旬初就可定植。定植時提倡帶藥定植。在定植的前一天噴50%的多菌靈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以利快速緩苗。若是連茬地塊,定植時在穴內(nèi)施入50%的多菌靈藥土(1~2kg的多菌靈,加入干細土200kg混勻即為藥土)。每定植穴內(nèi)施入40~50g藥土,注意藥土不能和苗子直接接觸,這樣有利于防止土傳性病害的發(fā)生。番茄的定植密度為4000~5000株/畝,視品種和土壤肥力而定。定植結(jié)束后,應立即澆定根水,然后扣棚提溫,以利緩苗。
5 大棚管理
5.1 植株調(diào)整
植株調(diào)整直接影響到作物的產(chǎn)量,上市期及植株長勢。早春大棚番茄多采用單桿整枝法,以利于養(yǎng)分集中運輸和果實提早成熟,長勢較弱的也可采用一桿半整枝法。
整枝時,要注意待側(cè)枝長到3寸長時再打掉。整枝要選擇晴天中午進行,傷口愈合快,若在早上打枝,傷流大,不利于秧苗健壯生長,若在下午4:30以后打枝、會遇到夜間結(jié)露,容易造成傷口感染,在陰雨天也不宜整枝。結(jié)合整枝及時打掉莖基部的老葉、病葉,以利通風透氣透光、減少病菌的繁殖。
5.2 肥水管理
在第一茬果座住以前,基本不需要澆水、施肥,以免造成營養(yǎng)生長過旺,而推遲生殖生長。第一茬果座住以后,結(jié)合澆水,進行追肥。每采摘2次,進行一次追肥,每畝施腐熟的人糞尿1000kg或施15kg復合肥。切不可偏施氮肥,否則抗逆性降低,果實的品質(zhì)下降。若遇到多雨年份,還應重視葉面噴肥,以提高產(chǎn)量。
5.3 ?;ū9褪杌ㄊ韫?/p>
番茄在溫度低于15℃時,易落花落果,影響產(chǎn)量。因此,在保證溫度的基礎上,花期可以噴1%~2%尿素溶液加0.1%~0.3%的硼肥混用噴1~2次,提高坐果率,防止花而不實;在盛花期間用1%~2%尿素溶液混合0.1%的花蕾保和0.1%~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每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對減少落花落果效果明顯。同時,用15~20毫克/毫升的2.4~D或20~25毫克/毫升的防落素蘸花或噴花也可防止落花。但掛果過多還應及時疏掉畸形花、畸形果,以每穗花序有3~4個果子為宜。
6 病蟲害防治
6.1 番茄早疫病
初為水浸狀,后變?yōu)榛液稚?,圓或不規(guī)則形黑斑,邊多有淺黃暈環(huán),中心暗色,具同心輪紋,高溫高濕發(fā)病重。發(fā)病后,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多抗霉素或春霉素或井崗霉素等農(nóng)藥防治。
6.2 番茄晚疫病
以葉和青果為害重,葉片受害,多由葉尖、葉緣開始,初為暗綠水浸狀不正形病斑,擴大后轉(zhuǎn)為褐色,在高濕條件下,葉背病健部交界處生白霉。青果病斑初為油浸狀暗綠色,漸變?yōu)榘岛稚磷睾稚园枷?,果實一般不變軟。高溫高濕易發(fā)病,發(fā)病后,可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霜霉威、甲霜靈、惡霜靈、50%烯酰嗎啉1000倍、烯酰嗎啉、霜霉威+氨吡菌胺、噁唑菌酮+霜脲氰、凱特、易保(噁唑菌酮+代森錳鋅)、銀法利等農(nóng)藥防治。
6.3 番茄灰霉病
主要為害果實,果皮變成灰白色,軟腐,后期在果、花托和果柄上出現(xiàn)大量灰色霉層,高濕發(fā)病重。作為預防,可在點花液中加入1000倍的速克靈粉。發(fā)病后,可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速可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嘧霉胺、腐霉利、凱澤(煙酰胺)、異菌脲、嘧菌環(huán)胺、啶菌惡唑、乙烯菌核利(農(nóng)利靈)、乾程(乙霉威+多菌靈)防治,效果好。
6.4 蟲害防治
蚜蟲、白粉虱可用黃板誘殺,將涂有機油的黃色板置于棚室內(nèi)高出植株的地方。也可每次用量6 000~7 500 g/hm2,分成4~5堆,暗火點燃,閉棚熏煙3h進行煙霧劑熏蒸。
7 采收
為爭取適時上市,近銷的在果實開始轉(zhuǎn)紅后采收;遠距離調(diào)運的,可在青熟期或轉(zhuǎn)色期采收,以便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