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邢會娟
合學教育:痛,并改變著
文 | 邢會娟
所謂“合學教育”,即合作學習模式下開展的教育。北京工業(yè)大學實驗學校自2016年引入“合學教育”項目,初始階段似乎并未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于是,學校選取了一些教師進行小范圍的“合學教育”研究,本人有幸加入其中。幾次活動下來,我對“合學教育”的認識逐漸發(fā)生了變化,對“合學教育”所倡導的學習方式也逐漸認同。
以往備課,寫教案的內(nèi)容很空泛,認為教案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設計上課的流程,教學時未必按照教案進行,價值不大,只有在作課時才會好好琢磨教案如何設計。跟隨“合學教育”項目組聽過兩次課,接觸上課教師的教案以后,逐漸認識到教案表面看是為教師上課服務,實則是為學生學習服務。如何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服務,就需要教師按照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中規(guī)定的考點和要求,分化成具體的可操作的階段性的學習目標落實到學生學習過程中,落實到教師的教學中。這就需要教師高屋建瓴,認真研究好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做到宏觀把握和微觀落實相結合。
教師:從主控走向主導 從教學的過程看,單純地以教師講課為主,教師會很輕松,因為心中已有預設的教學流程和答案,但是卻沒有辦法驗證學生學習的效果。按照“合學教育”倡導的小組合作學習,讓每位學生充分參與學習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再加以指導,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者學習方式以教師為主體,后者學習方式教師則為主導。我很認同“合學教育”倡導的不“在教中學”,而“在學中教”的理念。前者強調(diào)教師的地位,后者強調(diào)教師的作用??此剖墙處煹匚缓妥饔玫淖兓?,其實是一場教學的革命。從教學效果而言,教師是主導地位的課堂看似教學進程慢,但是學生的參與度更充分,教學效果會更好。
學生:從被動走向主動 教師占主控地位的課堂,如果教師開明民主一些,學生還有開口發(fā)表不同意見的機會,如果教師稍微嚴格霸氣一些,課堂就成了一言堂。而“合學教育”倡導的學習方式,從學案上就能體現(xiàn)出學生地位的變化。教師把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環(huán)節(jié)一覽無余地出示在學案上,這無疑明確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更加清晰課堂學習內(nèi)容,勢必會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是隨意隨性而為,而是成了一個人人可以參與的過程。學生的學不再是為學習而學習,而變成了對學習方式和學習規(guī)律的一種探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地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從被動地接受走向主動探索與發(fā)現(xiàn)。
教師占主導地位的課堂,對學生的評價僅限于看學生能否回答問題或者是否做對題。而對于合作學習狀態(tài)下的學生,評價方式由單一變得多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向同伴尋求幫助,也可以隨時跟同伴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甚至可以隨時跟同伴討論問題。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與同伴合作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學習效果的達成等等,都可以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合作學習模式下的課堂評價,由只對學習效果評價轉(zhuǎn)向?qū)W習過程的評價和學習能力的評價。這樣的評價過程,增加了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的機會,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無形中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融洽了彼此之間的關系,也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評價方式的多元,也更有助于教師客觀、真實地評價學生,有助于學生更加客觀清楚地認識自己,從而樹立學習的自信,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總之,合作學習模式的嘗試與探索需要教師投入較大精力,當教師在改變時感受到痛苦了,也就意味著改變已經(jīng)發(fā)生?!昂蠈W教育”和合作學習模式的推行不僅需要教師的改革意識,更重要的是班級存在合作學習的土壤,而要創(chuàng)造這樣的學習條件,需要學校整體大環(huán)境的醞釀,包括家庭教育的影響。
(作者單位:北京工業(yè)大學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