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鋒,李旭宏
(1.重慶涪陵中心醫(yī)院肝膽外科 408000;2.重慶三峽中心醫(yī)院肝膽外科 404000)
·經驗交流·
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術聯(lián)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亞急性膽囊炎
陳先鋒1,李旭宏2△
(1.重慶涪陵中心醫(yī)院肝膽外科 408000;2.重慶三峽中心醫(yī)院肝膽外科 404000)
目的 探討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術聯(lián)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治療亞急性膽囊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分析涪陵中心醫(yī)院肝膽外科2010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43例亞急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75例采用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聯(lián)合LC治療,68例采用急診LC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與急診LC組相比,聯(lián)合組術中膽囊炎癥水腫明顯減輕(P<0.01),手術時間明顯縮短(P<0.01),術中出血明顯減少(P<0.01),中轉開腹及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P<0.05)。結論 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術能有效減輕膽囊的炎癥水腫,使亞急性膽囊炎患者的LC手術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腹腔鏡;膽囊炎;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術;膽囊切除術;膽漏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已成為膽囊切除的“金標準”術式[1-3]。隨著LC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急性及亞急性膽囊炎已采用LC治療[4-6]。然而,對亞急性膽囊炎患者而言,由于膽囊炎癥水腫及粘連進一步加重、膽囊三角解剖結構不清等病理改變,導致LC的難度和風險明顯增大。涪陵中心醫(yī)院肝膽外科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9月采用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術聯(lián)合LC治療亞急性膽囊炎75例,與同期行急診LC治療的68例亞急性膽囊炎患者相比,前者取得更好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43例均為膽囊結石患者,既往無上腹部手術史,不伴有手術禁忌證的相關基礎疾病,入院后經保守治療6~12 h無效,經患方知情同意,并經涪陵中心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采取不同的方式進一步治療。聯(lián)合組:共75例,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齡35~71歲,平均(54.7±6.3)歲,平均病程(4.8±1.2)d,彩超提示膽囊壁厚度(4.9±0.7)mm,外周血白細胞(WBC)(14.1±1.7)×109/L,患者先行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術,7~10 d后再行LC手術;急診LC組:共68例,其中男31例,女37例,年齡32~69歲,平均(53.4±5.8)歲,平均病程(4.6±1.3)d,彩超提示膽囊壁厚度(4.8±0.7)mm,外周血WBC(13.9±1.5)×109/L,患者行急診LC手術。兩組間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1)突發(fā)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可伴有發(fā)熱、惡心、嘔吐等癥狀;(2)右上腹壓痛,可伴有局部腹膜刺激征、Murphy′s征陽性及肝區(qū)叩痛,或可觸及腫大的膽囊;(3)超聲檢查提示膽囊腫大伴膽囊壁增厚,可見“雙邊”征。(4)外周血WBC>10×109/L;(5)病程大于3 d且不超過2周。同時,根據(jù)影像學及相關實驗室檢查排除膽管結石或梗阻、急性胰腺炎及其他急腹癥。
1.3 方法
1.3.1 保守治療 入院后積極完善腹部彩超或(CT、磁共振胰膽管造影)及相關實驗室檢查,予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液、抗感染、制酸劑及對癥等治療。
1.3.2 經皮膽囊穿造瘺術及術后處理 患者取平臥位,彩超探明膽囊底部位置,確定體表穿刺點及穿刺方向;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2%利多卡因局部皮下浸潤麻醉后,用尖刀片切開體表穿刺點處皮膚約3 mm以便于穿刺;彩超引導下,用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套件(日本Create Medic株式會社、一步法、豬尾型 8Fr)經皮穿刺直至進入膽囊底部,取出針芯,回抽膽汁確認套管頭端已位于膽囊腔內,緩慢退出內部支撐管的同時繼續(xù)將外部引流管向內送入6~10 cm,彩超確認引流管頭端豬尾巴部分在膽囊腔內自然卷曲成襻且無折疊,于體表以縫線妥善固定引流管并接無菌引流袋,留取少量膽汁標本送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術后繼續(xù)補液、抗感染等治療,隨病情緩解逐步恢復進食。
1.3.3 LC手術 全身麻醉后氣管插管,采用“三孔法”行LC,氣腹壓設定為11~13 mm Hg。術中仔細分離膽囊周圍粘連,膽囊張力大者先行減壓,若能成功解剖出膽囊管及膽囊動脈,則作膽囊順行切除;若膽囊三角不易解剖,則作膽囊逆行切除;必要時中轉開腹,酌情行膽囊逆行切除或大部分切除;常規(guī)放置腹腔引流管。切除膽囊后,測量膽囊壁厚度,以其最大值代表膽囊炎癥水腫程度。
75例患者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術均一次性成功,未發(fā)生出血、漏膽及鄰近臟器副損傷等并發(fā)癥,術后腹痛癥狀即有明顯緩解直至消失,術后1~3 d體溫基本恢復正常;術后4~5 d血象基本恢復正常。
2.1 LC術中情況比較 兩組術中均未出現(xiàn)副損傷。術中測膽囊壁厚度,聯(lián)合組為(3.6±0.6)mm,明顯低于急診LC組的(4.9±0.8)m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905,P<0.01);兩組均因膽囊三角解剖困難出現(xiàn)中轉開腹病例,聯(lián)合組僅有1例(1.33%)中轉開腹行膽囊逆行切除,急診LC組有8例(11.76%)中轉開腹,其中5例行膽囊逆行切除、3例行膽囊大部切除,兩組中轉開腹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7);聯(lián)合組手術時間為(45.3±10.2)min,明顯少于急診LC組的(76.5±21.6)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864,P<0.01);聯(lián)合組術中出血(20.2±7.1)mL,明顯少于急診LC組的(54.5±20.3)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219,P<0.01)。
2.2 手術并發(fā)癥比較 聯(lián)合組手術并發(fā)癥僅有2例膽漏,急診LC組術后發(fā)生4例膽漏,均不嚴重,經腹腔引流管通暢引流后自行愈合。急診LC組另有2例術后腹腔出血、1例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均為膽囊動脈分支斷端出血,經再次手術成功止血;腹腔感染病例為膈下膿腫,行超聲引導下經皮置管引流及抗感染等治療后痊愈;切口感染行局部引流換藥后愈合。在手術并發(fā)癥總體發(fā)生率上,聯(lián)合組為2.67%,急診LC組為13.24%,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10,P<0.05)。
LC已被公認為膽囊切除的“金標準”術式[1-3]。隨著LC技術的普及和進步,越來越多的急性及亞急性膽囊炎已采用LC治療[4-6]。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當膽囊炎急性發(fā)作不超過3 d,膽囊及膽囊三角雖有一定的炎性水腫,但解剖結構及層次尚可辨認,對LC影響不大;當膽囊炎急性發(fā)作超過3 d即進入亞急性期,由于此時膽囊炎癥水腫及粘連進一步加重、膽囊三角解剖結構不清等病理改變,加大了LC的難度和風險,增加了中轉開腹和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以往按照傳統(tǒng)方法,對亞急性膽囊炎患者先行內科保守治療,待病情有效恢復后再行LC手術,然而此種治療方式花費較長時間,患者往往需要再次入院手術,從而增加治療費用,且部分患者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最終仍需選擇急診膽囊切除或暫行膽囊造瘺術;亦有部分患者在等待手術期間出現(xiàn)病情反復,甚者發(fā)生繼發(fā)性膽總管結石、急性膽管炎或急性胰腺炎等并發(fā)癥。因此,對亞急性膽囊炎傾向采取積極的外科干預。涪陵中心醫(yī)院2010年10月起開始采用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術聯(lián)合LC治療亞急性膽囊炎,即對經6~12 h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先行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術,7~10 d后再行LC治療;與同期行急診LC治療的亞急性膽囊炎患者相比,聯(lián)合組術中膽囊炎癥水腫明顯減輕、術中出血明顯減少、手術時間明顯縮短、中轉開腹及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取得良好效果。
經皮膽囊穿刺造瘺有經肝和經腹兩種途徑,因考慮經腹途徑容易漏膽,通常施行經皮經肝膽囊穿刺[7-12]。在本組的75例患者中,采用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套件(日本Create Medic株式會社、一步法、豬尾型 8Fr)經皮經腹膽囊穿刺造瘺。該套件由豬尾巴管、內支撐管和針芯組成,穿刺成功后依次抽出針芯、內支撐管,豬尾巴管即留在膽囊中發(fā)揮引流作用,而不需再通過金屬導絲放置引流管,最大限度保證了膽囊壁穿刺孔與引流管之間的緊密性。75例患者中,此法成功率100%,未發(fā)生出血、漏膽及副損傷等并發(fā)癥。在臨床實踐中,作者發(fā)現(xiàn):(1)亞急性膽囊炎患者膽囊腫大及膽囊壁增厚等病理改變?yōu)榻浧そ浉鼓懩掖┐淘殳浱峁┝藯l件;(2)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滑脫,定期用無菌生理鹽水低壓沖洗引流管確保引流通暢;(3)穿刺后留取膽汁標本送細菌培養(yǎng)可指導抗菌藥物的使用;(4)LC手術前可通過引流管造影了解膽道情況,有助于手術的實施。
總之,對亞急性膽囊炎患者而言,采用合適的穿刺引流套件行經皮經腹膽囊穿刺造瘺,操作簡便而安全,能快速緩解癥狀,在短期內減輕膽囊的炎癥水腫,不僅有助于縮短LC手術時間,又能提高LC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手術風險,對于腹腔鏡手術經驗欠缺或者初學者而言,此法無疑有一定的臨床實用性,值得在一些醫(yī)院或初學者中推廣。
[1]馬俊,馬旭東,張家驊.再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操作流程和手術技巧[J].臨床外科雜志,2013,21(7):569-570.
[2]Shinozaki K,Ajiki T,Okazaki T,et al.Gallbladder bed pocket score as a preoperative measure for assessing the difficulty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Asian J Endosc Surg,2013,6(4):285-291.
[3]Honda G,Iwanaga T,Kurata M.Dissection of the gallbladder from the liver bed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acute or subacute cholecystitis[J].J Hepatobilliary Pancreat Surg,2008,15(3):293-296.
[4]胡正華.急性及亞急性膽囊炎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體會[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2,17(6):754-755.
[5]候克柱,龔華,朱松,等.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聯(lián)合二期小切口膽囊切除在高齡高危急性梗阻性膽囊炎中的應用[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2,18(6):424-426.
[6]何天時,李旭宏,薛浩,等.超聲引導下經皮膽囊穿刺引流術治療急性重癥膽管炎31例臨床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2015,23(6):437-439.
[7]Li M,Li N,Ji W,et al.Percutaneous cholecystostomy is a definitive treatmen for acute cholecystitis in elderly high-risk patients[J].Am Surg,2013,79(5):524-527.
[8]華雙一,徐仁良,祁波,等.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高危急性膽囊炎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高危急性膽囊炎[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3(4):479-481.
[9]杜冬,崔忠,孫建斌,等.經皮經肝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老年重癥急性膽囊炎[J].臨床誤診誤治,2012,25(2):78-79.
[10]王林.經皮膽囊穿刺造瘺處理高危急性膽囊炎53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1,40(2):180-181.
[11]黃尚書,梁偉新,羅莉蕓,等.經皮肝膽囊穿刺引流后擇期腹腔鏡手術治療高危結石性化膿性膽囊炎40例[J].重慶醫(yī)學,2013,42(22):2605-2610.
[12]王軍,金焰.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在高齡、高?;颊叩膽肹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2,24(1):67-68.
陳先鋒(1974-),副主任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肝膽外科臨床和研究工作?!?/p>
,E-mail:lxh68480428@sina.com。
10.3969/j.issn.1671-8348.2017.24.030
R615
B
1671-8348(2017)24-3409-02
2017-02-24
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