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故事:
寒冬夜,破舊廟宇中,小和尚沮喪地對老和尚說:“這座小廟只有我倆支撐,周圍的人都似乎不怎么支持,每次我下山去化緣,他們都對我很冷淡,看來,我們菩提寺要想成為大寺恐怕很難了?!?/p>
老和尚只是閉著眼睛靜靜打坐,過了一會兒,聽到小和尚還在抱怨便說:“你是不是很冷啊!不如我們早些睡覺吧!”
吹了燈,鉆進被窩,一小時后,老和尚和小和尚對話如下:
“暖和了嗎?”
“當然,像睡在陽光里!”
“你說是棉被把人暖熱了,還是人把棉被暖熱了?”
“當然是人把棉被暖熱了??!”
“既然棉被不能把人暖熱,我們又為何要蓋棉被呢?”
小和尚想了想:“雖然棉被給不了我們溫暖,但可以保存我們身體的溫度,這樣就讓我們睡得很舒服??!”
黑暗中,老和尚會心一笑:“蕓蕓眾生就是棉被,只要我們一心向善,就會把冰冷的棉被暖熱,而這份溫暖也會被‘棉被保存下來,那時睡在被窩里豈不很溫暖??!廟宇千頃,鐘聲不絕的大寺廟絕不僅僅是夢想!”
此后,小和尚還是堅持每天去化緣,不管遇到什么惡劣情況,他都耐心對待每一個人。10年后,菩提寺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寺廟,小和尚也成為廟中的住持。(郭龍)
故事的哲理:
如何能激勵員工在資源條件不匹配的情況下超額完成任務?需要的是管理者藝術(shù)性的改變員工的心智模式。美好的遠景以及堅定的組織信仰,是員工真心投入和付出不可或缺的前提。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