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亮
書伴人生
世間如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適
◎田亮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何為君子?君子的標準是什么?我們該怎樣做君子?若求答案,毫無疑問,胡適是一個標桿。
1912年正月,郭沫若屏住呼吸揭開蓋頭,發(fā)現(xiàn)新娘竟長著“一對露天的猩猩鼻孔”,他立馬奮身奔出洞房,五天后離家出走。郭沫若說:“隔著口袋買貓,交定要白貓,打開口袋卻是黑貓?!睆埈側A獨守空房68年,一生無子女。1906年,魯迅被母親騙回老家完婚。新婚晚上,他獨自睡進了書房。第三天,他從家中出走,去了日本。魯迅說:“她不是我的太太,只是母親送我的一件禮物?!?926年,魯迅赴上海與許廣平同居。朱安獨守空房41年,一生無子女。清末民初,喝過洋墨水或富貴顯達者,紛紛追求“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之新觀念,拋棄包辦婚姻與糟糠之妻遂成新潮流。但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胡適卻是一個例外。胡適13歲時,母親便做主給他定了婚。訂婚后15年,胡適與江冬秀從未謀面。胡適內心也曾抗拒過、疑慮過、矛盾過,但終因“不忍傷幾個人的心”而沒有推翻婚事。“我深深懂得舊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917年,留美歸來的北大教授胡適迎娶了江冬秀。史學家唐德剛說:“這位小腳、眼有翳、愛打麻將的女人,成了傳統(tǒng)中國社會最后一位福人?!?/p>
1919年,林語堂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沒想到留學期間,經費用盡,生活斷炊。走投無路的他,只好求助于北大胡適。“能否由尊兄作保他人借貸1000美元,待我學成歸國償還。”
不久,林語堂就收到了胡適的匯款。胡適說:“這是工資預支款,君歸國后,一定要回北京大學工作?!惫甬厴I(yè)后,林語堂又赴萊比錫大學讀博。他電報胡適:“再向學校預支1000美元?!焙髮W成回國,林語堂如約到北大任教。他找到校長蔣夢麟,萬分感謝。蔣校長感到意外:“哪兩千塊錢?”林語堂這才知道:“學校根本沒出過這筆資助——那都是胡適個人的錢?!倍疫@件事,胡適從沒有向外人說過。胡適資助的不僅只有林語堂,還有吳晗、羅爾綱、周汝昌、李敖、沈從文、季羨林、千家駒等一眾才子。他不僅僅資助才子,也資助販夫走卒。因為胡適交友從不論貧富貴賤。
一次,賣燒餅的袁瓞來胡適家閑聊。胡適說:“我喜歡游泳,可鼻孔長了小瘤,呼吸不便。”袁瓞說:“好巧,我鼻孔也長了一瘤,恐是鼻癌。”胡適立即提筆寫了封信,讓袁瓞交給臺大醫(yī)院院長。信中說:“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費用由我負擔?!碑斈曛駠?,很流行一句話——“我的朋友胡適之?!焙m之仗義疏財,由此可見一斑。有一年,大學者陳之藩寄支票感謝胡適:他留學美國時受過胡適400美元的資助。胡適回信說:“你不應該這樣急于還此400元。我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我知道我借出的錢總是一本萬利,永遠有利息在人間。”陳之藩后來說:“我每讀這封信時,并不落淚,而是自己想洗個澡。我感覺自己污濁,因為我從來沒有過這樣澄明的見解與這樣廣闊的心胸?!?/p>
胡適是倡導白話文的旗手,而黃侃是反對白話文的先鋒。一次,黃侃在講課中舉例說:如果胡適的太太死了,其家人電報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啊!“長達11字。而文言僅需四字——妻喪速歸。”胡適的回擊也令人叫絕。課堂上,胡適對學生們說: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發(fā)信,邀我去做行政院做秘書,我拒絕了。同學們如有興趣,可用文言代我擬一則電文。學生寫完后,胡適選了一則字數(shù)最少的——“才學疏淺,恐難勝任,恕不從命?!眱H12個字,也算言簡意賅。但胡適說:“我的白話文電文就5個字:干不了,謝謝?!睂W生們紛紛嘆服。
胡適倡導白話文,遭遇無數(shù)譏諷和謾罵,但胡適回擊總是溫文爾雅,從不進行人身攻擊。
在強權面前,也從來不曾喪失立場——既不加入國民黨,也不加入共產黨。無論是對待持不同學術態(tài)度的“異己”,還是對待持不同政治態(tài)度的“友朋”,他始終保持著一種“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風——不站隊、不妄議、不迎合、不謾罵。
新文化運動后,因政見不同,魯迅與胡適交惡。此后,魯迅在報刊上多次挖苦、諷刺胡適。面對魯迅痛罵,胡適從不應戰(zhàn)。而對于魯迅的文章,只要認為是好的,胡適就會大力推薦,比如魯迅的《隨感錄》。胡適便在演講中多次提到:“一夜不能好好地睡,時時想到這段文章?!?936年,魯迅去世后,作家蘇雪林給胡適寫了一封長信,稱魯迅是“刻毒殘酷的刀筆吏,陰險無比”。胡適回信說:“凡論一人,總須持平。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魯迅自有他的長處。如他早年的文學作品,如他的小說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魯迅死后,胡適從沒發(fā)過一句惡聲。當許廣平就《魯迅全集》出版事宜給胡適寫信,請他“鼎力設法”介紹商務印書館時,胡適“慨予俯允”,立馬出面推薦,并擔任了魯迅紀念委員會委員,為《魯迅全集》的出版奔波效力。
“寬容比自由更重要?!边@是胡適流傳甚廣的一句名言。寬容之于胡適,已深入他骨髓。作為新文化運動和“自由主義”之旗手,胡適譽滿天下,也謗滿天下。面對別人的咒罵,胡適并不生氣。有一次,他在給楊杏佛的信中說:“我受了十余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得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了,反損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如果罵我而使罵者有益,便是我間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罵。如果有人說,吃胡適一塊肉可以延壽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愿自己割下來送給他,并且祝福他?!?/p>
此前,胡適與魯迅兄弟談《西游記》時,說第八十一難應該這樣改最合佛教精神:“唐僧取了經回到通天河邊,夢見黃風大王等妖魔向他索命。唐僧醒來,叫三個徒弟駕云把經卷送回大唐。自己念動真言,把想吃唐僧肉的冤魂都召請來。他自己動手,把身上的肉割下來布施給他們吃。一切冤魂吃了唐僧的肉,都得超生極樂世界,唐僧的肉布施完了,他也成了正果?!狈叛?0世紀,能說這番話者,唯胡適一人。耿云志說:“中國最不缺的是極端的力量,最缺的是胡適這種溫和而堅定,自由而悲憫的力量?!?/p>
1929年,胡適從北京到上海的旅途中,意外碰見了老朋友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赫定是瑞典國家學會十八名會員之一。赫定說:“我想提名你做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焙m果斷而婉轉地拒絕了。胡適在日記中寫道:“我可沒有那厚臉皮。我是不配稱文學家的?!焙髞恚畎綄懥恕恫シN者胡適》一文,充分肯定胡適對國家、民族的貢獻。胡適讀罷此文后,給李敖寫了一封信:“說我在紐約‘以望七之年,親自買菜做飯煮茶蛋吃’,其實我不會‘買菜做飯’?!薄罢f我‘退回政府送的6萬美金宣傳費’,其實政府從來沒有送我6萬美金的事?!薄罢f‘他懷念周作人,不止一次到監(jiān)獄看他’,我曾幫過他小忙,但不曾到監(jiān)獄去看過他?!?/p>
信中指出的錯誤,全是給胡適貼金的。倘若胡適好虛名,完全可以緘口笑納。但他卻毫不含糊,對多處貼金拒不接受。
1937年,羅爾綱趕時髦,出版了《太平天國史綱》一書?!稌穗s志》將其選入“中國最新十部佳著”。胡適讀后,當面批評羅爾綱:“做書不可學時髦。”“你寫這部書,專表揚太平天國,而太平天國之亂,讓中國幾十年不曾恢復元氣,你卻只字未提,這樣盲從做史是不對的。”正因胡適的耳提面命,羅爾綱后終成著名歷史學家。
胡適學術上的偉大,不在于他的著作,而在于他的治學之方法——“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p>
“讀古人的書,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聰明到怎樣,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樣。”“世間有一種最流行的迷信,叫做‘服從多數(shù)的迷信’。人都以為多數(shù)人的公論總是不錯的。”所以胡適覺得應該“大膽的假設”,不大膽地假設、懷疑,就不會有進步和創(chuàng)新。但大膽假設、懷疑之后,應該“小心的求證”,“有幾分證據(jù)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jù)不說八分話?!薄皼]有證據(jù),只可懸而不斷;證據(jù)不夠,只可假設,不可武斷;必須等到證實之后,方才奉為定論。”
胡適學術上的偉大之處,正在于此。史學家顧頡剛說:“我的研究古史的方法,直接得之于胡先生,而間接得之于辯證法?!?/p>
1952年,胡適應邀到臺灣講學,他當面對蔣介石說:“臺灣今日實無言論自由。第一無人敢批評彭孟緝。第二無一語批評蔣經國。第三無一語批評蔣總統(tǒng)。所謂無言論自由是‘盡在不言中’也?!碑敃r的臺灣,連錢穆都沒膽這么說。1954年,臺灣召開“國民大會”,商議改選“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蔣介石假意推薦胡適做總統(tǒng)候選人。胡適拒不接受:“我有心臟病,連保險公司都不愿保我的壽險,怎能挑起總統(tǒng)這副擔子?”有人問:“如果你真被提名甚至當選時怎么辦?”胡適答:“如果有人提名,我一定否認;如果當選,我宣布無效。我是個自由主義者,我當然有不當總統(tǒng)的自由?!?/p>
1958年,蔣介石邀請胡適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就職典禮上,蔣介石提出明確要求:“應擔負起復興民族文化之艱巨任務”,要配合當局“早日完成反共抗俄使命”。蔣介石講完后,胡適站起來,一開口就說:“總統(tǒng),你錯了?!比缓笾饤l駁斥蔣介石,說學術與政治無關。蔣介石怫然變色,氣得全身發(fā)抖。蔣介石原來是去“致訓”的,結果成了“聆訓”。
蔣在當天日記中憤慨記錄:“今天實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橫逆之來?!边@就是“不受左右”的胡適。“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趕時髦,也不回避危險?!睂W者王元化說:“我這輩子,最欣賞胡適這句話?!?/p>
1962年2月24日,一場慶祝酒會上。胡適發(fā)表即席演講,不料講到一半,突然心臟病猝發(fā),倒地而亡。整個天下,哭聲一片。梁實秋說:“但恨不見替人。”
如何言說胡適的一生,不由想起當年他在贈言北大哲學系畢業(yè)生文章里,曾引用禪宗的一位高僧的話來:“達摩東來,只要尋一個不受人惑的人。我這里千言萬語,也只是要教人一個不受人惑的方法。”
此刻再想他欲改寫的《西游記》結尾:“唐僧動手,把身上的肉割下來布施給他們吃。一切冤魂吃了唐僧的肉,都得超生極樂世界,唐僧的肉布施完了,他也成了正果?!?/p>
胡適,實實在在、的的確確就是這樣的一位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