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華和楊明昊一起上學、一起回家,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可是好朋友也有牙齒咬到舌頭的時候。
一天,兩個人因為一點兒小事,爭吵起來。陳康華火冒三丈,揮起“流星拳”,打在了楊明昊的胸口上。楊明昊也憤怒地踹出“無影腳”,踢在了陳康華的膝蓋上。兩個人就打了起來。
唉!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陳康華揉了揉發(fā)痛的膝蓋,憤怒使臉蛋兒都變紅了,使出“降龍十八掌”把楊明昊打倒在地。楊明昊氣喘吁吁地爬了起來,瞪著發(fā)紅的眼睛,一個“犀牛撞擊”,把陳康華撞倒在地。
楊明昊一腳踩在陳康華的身上,做了個勝利的姿勢,得意揚揚地說:“小樣,想打我?你還嫩點!我打敗天下無敵手!哈!哈!哈!哈!”陳康華趁機爬了起來,把楊明昊按在了地上……兩個人打得那叫一個“你死我活”。
友誼的小船真的已經(jīng)翻了。
在肅靜的校長辦公室里,兩人低著腦袋,聽著校長大人嚴厲的批評、諄諄的教誨,瞅著對方臟兮兮的衣裳、撕打的痕跡,想著平時兩個人的和和氣氣、嘻嘻哈哈,心里不禁都后悔起來,后悔自己太沖動了。
“虧你們還是一對好朋友,竟打成這樣!”校長指著兩個人,恨鐵不成鋼地批評道。
“我錯了……”陳康華羞愧得無地自容,聲音像蚊子嗡嗡。
“跟對方說,不是跟我。”校長的聲音也漸漸地溫和起來。
陳康華轉過身,扭捏了一下,微微抬起頭,慚愧地說:“我錯了。我不應該先動手打你……”
楊明昊也扭了扭身,微微抬起頭,輕輕呼出一口氣:“我也錯了。我不應該情急之下先罵你……”
友誼的小船撥正了,又開始了航行。
走出校長辦公室,看著藍藍的天,吹著微微的風,突然想到“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兩個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起跑回教室。
寫作方法總結:
1. 思路要清晰,是寫作的基本要求。一篇文章,或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瀏覽順序,總之,寫作思路一定要清晰,表達才能有順序。寫這篇作文,線索清晰,條理有序,值得大家學習。
2. 層次要分明,是篇章的基本要求。很多同學寫作文,不喜歡多分層次,多分段落,常常是三大段或四大段,增加讀者的理解難度。這篇短文,一意一段,層次分明細膩,閱讀輕松,能輕松看懂事情的前因后果。
3. 中心要鮮明,表達文章的正能量。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個中心。這個中心必須是正能量,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有時文章缺乏中心正能量,需要反復修改調整,才能找到中心正能量。如這篇修改文,有了中心正能量,文章立意就有了深度和高度。
4. 情節(jié)要完整,是結構的基本要求。結構的安排,有總——分——總,有前后照應,有前后對比,有前后遞進……情節(jié)缺了一環(huán),結構就不完整,中心就很難表達到位。修改文補充了校長辦公室的情節(jié),事情完整了,結構圓滿了,中心正能量也就出來了。
5. 重點要準確,是中心的定位依據(jù)。重點是為表達中心服務的,重點不同,表達的中心也不同。原文的重點是打架,這與作者的本意不符;修改文增加了情節(jié),把校長辦公室的內容作為重點描寫。重點把握準確,突出了“控制情緒,寬容忍讓”這個中心,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