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 印荔 王慧慧 李良俊
江淮四大名菱之邵伯菱
周蕾 印荔 王慧慧 李良俊
邵伯菱,產于江都邵伯,因獨特的氣候、水質及地方風味、消費習慣等因素,在長期生產演化中成為地方特色產品,種植歷史悠久,是江淮 “四大名菱”之一,與寶應蓮藕、高郵雙黃蛋齊名為“運河三寶”。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徑邵伯,品嘗邵伯菱后不禁吟詩“涉江采菱發(fā)陽阿”,流傳至今[1]。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曾來函,要邵伯寄些菱種到北京,將其種植于中南海里,供嘉賓們觀賞、品嘗[2]。數(shù)百年來,邵伯菱深受菱農與消費者的喜愛,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也十分迅速,江都地區(qū)種植面積已達1 200 hm2,年產菱6 500 t左右,年銷售收入達6 000余萬元,效益達2 000萬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享譽江淮大地。為更好地保護和開發(fā)利用邵伯菱產品,2011年揚州市江都市人民政府向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申報邵伯菱產品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2011年9月邵伯菱產品獲批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登記證書編號:AGI00606);2016 年揚州市江都區(qū)人民政府又向國家質檢總局申請邵伯菱為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獲受理。邵伯菱產品已先后注冊了 “邵伯湖”、“斗野亭”、“鐵?!?、“艾菱湖” 等商標,揚州市江都區(qū)邵伯鎮(zhèn)每年舉辦邵伯綠菱采摘節(jié),使得邵伯菱產業(yè)的發(fā)展更加規(guī)范、更加迅猛。
邵伯菱主要分布于揚州市江都區(qū)的邵伯、樊川、真武、武堅、丁伙、丁溝、小紀等鎮(zhèn),以邵伯鎮(zhèn)為核心區(qū),地理坐標為東經119°27′~119°54′, 北緯 32°18′~32°48′。 整個種植區(qū)域處于南北氣候過渡帶,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9℃,總積溫5 551℃,年降水量978.7mm,年日照時數(shù)1 848 h,無霜期較長,達220 d。邵伯菱種植區(qū)域位于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西北部,此區(qū)域為碟形洼地,由海退后的古黃河、古長江沖積物填平形成,區(qū)域內河網(wǎng)密布,相互貫通,河流最深處深度一般在2 m以上,水質潔凈,水底泥土松軟肥沃,多為黏土質淤泥,富含腐殖質,栽植水域主要有邵伯湖、鹽邵河、高水河、戚墅河、高橋河、荇絲河、星蕩河、小崗子河等河道,還有邵仙引河、鹽邵閘引河、十里長河、運糧河、馬蕩河、自流灌溉引渠等新開挖的農田灌溉河道。
邵伯菱屬四角菱,因其上下兩角稍長,尖而翹,左右兩角卷曲抱肋,形同羊角,故又稱“羊角青”。較早熟,當?shù)赜?月上中旬播種,8~10月采收。果較小,平均單果質量12 g,果實白綠色,肩角略上翹,腰角略斜向下伸,皮薄,肉細,品質較好。一般產量500~600 kg/667 m2,能耐最大水深1.8m。邵伯菱可分為嫩菱和老菱,嫩菱的特點是鮮、甜、脆、嫩,口感似水果,且可以祛寒去火,生津解渴;煮熟的老菱酥、粉、香、甜,味比良鄉(xiāng)板栗,風味獨特。
種植水域要求水面平穩(wěn),漲落平緩,平均深0.8~1.2 m(最深不超過1.8m),周邊無污染源,水質清潔,水下淤泥層達到20 cm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1.5%以上,含豐富的礦物元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利于邵伯菱的生長。
于3月底4月初氣溫回升后取出留種菱角,挑去爛菱和不符合品種特性果實,洗凈后浸于3~5 cm水深的水池中覆膜保溫催芽,待60%~70%種菱萌芽時及時播種。當種植水域水深且難以控制時,一般采用直播。直播前清除水中雜草,按每15~20 kg/667m2撒播或10~15 kg/667m2條播。
當栽培田塊為淺水田時,一般在3月中下旬進行育苗,然后移栽大田。育苗移栽應選避風向陽,水位10~20 cm、土壤肥沃的水田或池塘作為育苗池,先將菱種放入木桶中,加淺水蓋薄膜,白天曬暖,夜間加蓋草簾或被褥保溫,保持 15~28℃催芽,60%左右種菱萌芽時,即可小心取出播種于育苗池,播種量較直播增加5~6 倍,12~15 cm 播種菱 1 顆,定植可擴大面積10倍。定植約在播后50 d進行,細心起苗,保持濕潤,按1.5~2.0 m見方穴栽,理齊根系栽植,每穴3株,栽后保持水位20 cm左右。
淺水田塊菱栽后保持15~25 cm的水深,往后隨著菱苗的長大,逐漸加深水層,但每周不宜超過10 cm,最后宜將水位人工控制在60 cm左右;如不可能,最深不能超過2 m。秋季天氣轉涼,水位又宜逐漸回落到50~80 cm。
追肥前期以氮為主,一般在主莖上菱盤已形成,并開始出現(xiàn)分枝菱盤時,667 m2追施尿素10 kg,可用10~20倍的河泥平鋪,均勻撒下尿素,混拌均勻溶入,做成肥泥團,分別塞入菱株周圍水下泥中,以防流失。開花結果期,以追磷、鉀肥為主,此時菱盤已蓋滿水面,多用葉面噴施,即選基本無風的傍晚,用0.2%磷酸二氫鉀液噴霧,每隔10 d 一次,共進行 2~3 次[3]。生長前期,菱塘易生雜草,常見有杏菜和槐葉萍,多人工拔除或撈除;另有野菱也常生長為害,也須及時拔除,以免其分盤后與栽培品種糾纏不清。野菱心葉尖細,菱盤葉色暗淡無光,易與栽培品種區(qū)分。
深水栽培時,當菱盤即將露出水面時,在外周圍用草繩或水花生制成護菱岸,以防浮萍、水面漂浮的雜物進入菱區(qū)。在5~6月若菱盤重疊,應適當疏苗。
菱主要有白絹病、褐斑病等病害和菱螢葉甲、菱紫葉蟬等害蟲。
①菱白絹病 屬真菌性病害,病菌孢子可隨流水和風雨傳播,多在夏、秋天氣悶熱,濕度大時發(fā)生和蔓延,水質污濁更易誘發(fā)。主要為害葉片,最初在葉片中部發(fā)生少數(shù)黃色小病斑,以后增多擴大,使葉全變黃白色而腐爛,同時蔓延到鄰近各葉,使整個菱盤爛光。嚴重時在2~3 d內即可造成成片菱壞死,甚至失收。防治方法:實行合理密植,防止夏、秋水面菱盤擁擠;保持水質清潔,防止污染;發(fā)生初期摘除病葉或病葉盤,攜出銷毀或深埋;同時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600倍液噴霧防治[4]。
②菱褐斑病 屬真菌性病害,在夏季或秋季空氣濕度大時易發(fā)生,病菌孢子可經風雨進行傳播,初在葉片邊緣產生不明顯的淡褐色小斑,隨后擴大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深褐色大斑,天氣潮濕時斑上出現(xiàn)多數(shù)黑色小霉點,引起葉片早枯,使菱株結果減少、果實變小,造成減產。防治方法:同白絹病,如同時發(fā)病可以兼治。
③菱螢葉甲 簡稱菱葉甲,為菱毀滅性蟲害。其幼蟲和成蟲均啃食葉肉,成群為害,輕則造成嚴重減產,重則全部失收,必須早防早治。成蟲為甲蟲,體長5 mm,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工”字形光滑區(qū);幼蟲圓筒形,體 12節(jié),3齡幼蟲長 6~9 mm。以成蟲在茭草、蘆葦?shù)葰埐缁蛲量p中過冬,春季菱盤和莼菜葉片一出水面,成蟲即從他處遷飛而來為害,并交配產卵于葉片正面,孵化為幼蟲后又啃食葉肉,世代重疊,夏、秋易大發(fā)生,食性單一。防治方法:秋后處理老菱盤,用作飼料或堆肥,并鏟除岸邊雜草,壓低越冬成蟲基數(shù);為害初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10%吡蟲啉懸浮劑4 000~6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 5~7 d 一次[5]。
④菱紫葉蟬 每年初冬,成蟲在河、湖岸邊雜草上產卵越冬,次春孵化后,即遷至剛出水面的菱盤上,刺吸菱葉汁液。成蟲體長4.5 mm,體紫色,頭頂有2個黃色小斑,若蟲也為紫色,腹部顏色較淺;若蟲羽化為成蟲后,產卵于柄的浮器內,孵化后加重為害,1 a發(fā)生5~6代,世代重疊,成群為害。防治方法:基本同菱葉甲,常同時發(fā)生和為害,可以兼治。
一般在7月中下旬果實飽滿成熟時采摘第一茬菱,采收要輕提菱盤,輕摘菱,輕放菱盤,以防損傷植株。初收期每隔3~4 d采一次,盛收期每隔2~3 d采一次,采收后期氣溫下降,每隔 6~8 d采一次,共采 7~10次。一般產量 500~600 kg/667m2,高產可達1 000 kg/667m2。
菱結果中期,選擇符合品種特性,充實飽滿、充分成熟、無明顯病蟲傷斑、無機械破損的菱角留種[6]。菱種果必須放水中貯藏,保證安全越冬。少量種果用吊藏,選擇活水深河,用粗毛竹或鐵管,插在水中支撐三叉架,將種果擦洗干凈,裝入塑料編織袋中,吊放支架交叉點上,使袋上離水面100 cm左右,下不著泥,保持5~14℃,始終不出水面。種果超過500 kg,即應搭建水中倉庫,選枯水期水位仍達2m左右的活水河灣,用粗毛竹或鍍鋅鋼管,按正方形或長方形打樁4~8根,并在各樁之間、距水底40~50 cm扎橫桿,使成框架,在架上平鋪鋼管,固定后,排放裝菱種的竹簍,上不出水,下不沾泥,并定期檢查,防凍,防熱,防水鼠為害,保護種果安全越冬[7]。
[1]張健.“運河三寶”邵伯菱[J].江蘇地方志,1999(1):54.
[2]邵伯鎮(zhèn)志編纂委員會.邵伯鎮(zhèn)志[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3]錢小華,仲子忠,林肖劍,等.大棚菱角—草莓水旱輪作高效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6(1):72-73.
[4]何曉嬋,周小軍,楊德毅,等.蓮藕、菱角主要病蟲害種類及其防治技術[J].長江蔬菜,2013(10):59-62.
[5]馬興華.江蘇菱角大棚長季淺水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2(17):26-27.
[6]彭靜,柯衛(wèi)東,劉義滿,等.菱角高產栽培技術[J].蔬菜,2009(1):32-33.
[7]黃國華.無公害菱角生產技術[J].上海農業(yè)科技,2006(3):77-78.
10.3865/j.issn.1001-3547.2017.18.012
周蕾,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農業(yè)委員會,225200,E-mail:yzjdsc@126.com
印荔,王慧慧,揚州市江都區(qū)農業(yè)委員會
李良俊,通訊作者,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E-mail:ljli@yzu.edu.cn
2017-08-15